水利建設為現代化水網打造“鋼筋鐵骨”,幸福河湖建設則為其豐滿“血肉身軀”。
過去一年,我市圍繞“高品質打造全域幸福河湖”不斷發力,全市幸福河湖建設質效明顯提升。據統計,去年全域建成幸福河湖120個,城水相依、人水和諧的港城水韻新風貌加速形成。
石梁河水庫作為我市幸福河湖建設的“金字招牌”,其生態修復二期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5億元,系列文旅活動貫穿全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經驗入選水利部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典型案例,相關經驗做法獲水利部淮委推介;鳳屏湖獲評水利部淮河流域幸福河湖;8個河湖河段創成省級幸福河湖……榮譽不斷加碼。除此之外,還有完成24項建成區幸福河湖建設任務,總投資8770萬元的磨山河—石安河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設項目全面開工。
以全面深化河長制為抓手,全力開展“水質達標”攻堅戰。完成燒香河、排淡河等重點河流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市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95.5%,同比提升4.6個百分點,達“十四五”期間最優水平。
水生態改善提供宜居水環境,而如何讓水的價值進一步擴大?市水利部門從水資源管理、水生態資源開發變現方面創新突破。
提升水資源管理能力,“節流”是關鍵,“開源”需并重。過去一年,我市堅持管水、用水、節水全鏈條發力,探索構建科學合理、高效節水的水資源管理體系,讓每一滴水發揮最大價值,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滿滿“水動力”,走出一條具有連云港市自身特色的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之路。
堅持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兩手發力”,有效拓寬了水利領域長期資金籌措渠道。深化用水權改革,全省首批行政區域間水權交易在我市落地,全市首批“水權貸”簽約3100萬元,全年用水權交易量3075萬立方米。“四水四定”試點成效顯著,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農田回歸水循環利用等項目投入運行,農業節水灌溉年可節約河道灌溉用水6000萬方,近30萬畝農田受益。加大再生水等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力度,徐圩新區已回用再生水約1810萬方。
科技賦能水資源管理,是發展水利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市節約用水管理信息系統、“水管家”、一體化智慧水務等平臺均已上線運行,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平均在線率居全省前列。
從大江大河到涓涓細流,從廣袤田野到千家萬戶,水利建設帶來的變化有目共睹——為老百姓生產生活引來“幸福水”,為鄉村全面振興和國家糧食安全引來“放心水”,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引來“生態水”,有力保障了國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
征程萬里遠,奮進正當時。前進路上,市水利局將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在改革創新、拼搏奮斗中推動水利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為“強富美高”新港城現代化建設提供高質量水利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