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模型賦能治理駕駛員“帶病”上路
“這是已判決的刑事犯罪記錄人員信息,這是目前從事出租車、網約車等駕駛員的信息,將二者放到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里面碰撞,就能立刻篩查出有犯罪記錄的駕駛員……”近日,市檢察院組織人大代表調研檢察工作,在市交通運輸局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交通運輸領域從業資格人員法律監督模型”使用情況。此前,檢察機關向大數據借智借力搭建該模型,目前已有118名“問題司機”從業資格被交通運輸部門依法撤銷。
這個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源于檢察機關辦理的一起案件。2023年9月,海州區檢察院對所辦案件開展“回頭看”,發現一起搶劫案的被告人孫某是名網約車司機,但案件判決后,他的網約車駕駛員從業資格并未被吊銷。這顯然不符合《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中從事網約車服務的駕駛員應當符合無暴力犯罪記錄的規定。
海州區檢察院經走訪市交通運輸局后獲悉,由于刑事處罰、行政處罰與行政許可之間的信息不暢,出租車營運公司、打車軟件公司、交通運輸部門均無法直接獲取交通運輸行業駕駛員的違法犯罪記錄,因此導致部分駕駛員“帶病”上路。
海州區內出租車、網約車駕駛員有1萬余人,而刑事案件的數據更是龐大,如何將“帶病”上路的駕駛員找出來?海州區檢察院決定向大數據借智借力,搭建了“交通運輸領域從業資格人員法律監督模型”。經運用該模型比對,篩查出全市疑似應當撤銷而未被撤銷的駕駛員67名。經市檢察院指定,海州區檢察院向市交通運輸局制發檢察建議。該局收到檢察建議后,經嚴格審核,撤銷了23名“問題司機”的從業資格。
2024年初,市檢察院和海州區檢察院分別與市交通運輸局會簽相關協作協議,將該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向交通運輸部門開放共享。模型共享后,市交通運輸局進一步擴大數據篩查范圍,將篩查信息擴大至道路旅客運輸、道路貨物運輸、道路危險品運輸等范圍,獲取信息16萬余條。截至目前,該局已依法撤銷118名“問題司機”從業資格,并嚴格規范新晉從業人員的資格審查工作,不同意從業資格申請27件。
“一個大數據模型,促使檢察與交通運輸兩部門深度融合,共同為春運增添了一份安全出行的保障。”在人大代表調研檢察工作現場,參加觀摩的全國人大代表、新浦汽車總站副站長于麗婕深有感觸地說。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