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先行為鄉村振興“鼓”與“呼”
“時間已過去半個多世紀,英雄的動人故事和他身上所蘊含的崇高品質影響一代又一代人,成為人們爭相學習的道德楷模……”近日,在莊嚴肅穆、整潔一新的呂祥璧烈士陵園,講解員劉華成在向師生們動情地講述著烈士的感人事跡。
近期,東海縣白塔埠鎮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過持續打造紅色研學、經典閱讀、民俗展演等特色活動品牌,為鄉村全面振興凝聚共識、集聚力量,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出現可喜變化,村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實境:紅色研學砥礪初心
為強化黨性修養,錘煉黨性品格,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充分依托境內呂祥璧烈士陵園、馮菊芬紀念廣場等紅色資源,在基層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勵初心紅色印記尋訪”“錘煉黨性重走英雄路”“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等紅色主題觀摩與研學活動,讓黨員干部在實境參觀與親身體驗中進一步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禮,重溫入黨誓詞,堅定初心使命。
“赴烈士陵園等場所實地參觀讓俺們深受教育,并深刻感受到革命烈士們的豐功偉績和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崇高品質,這種精神永遠不過時、永遠不落伍,永遠值得俺們每一個黨員學習下去、傳講下去。”該鎮新元村青年黨員伏瑞芳感慨。
品鑒:經典閱讀凝聚共識
提升百姓認識,凝聚思想共識。鎮村利用小鎮書房、農家書屋、農民閱讀角等陣地,精心策劃與周密組織了“讀紅色經典傳紅色血脈”“品經典美文展鄉村美景”“話家風傳家訓揚正氣”等主題閱讀與分享活動,群眾在讀經典、品美文、傳家風、立家訓中不斷激發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通過讀經典書籍、傳講家風家訓,俺們進一步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也增強對追求和諧美滿幸福生活的信心和決心。當下鄉村振興的號角已吹響,俺們作為新農人更要責無旁貸,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該鎮機場村新農人劉周平說。
說唱:民俗展演涵育新風
充分發揮文藝潛移默化功效,近年,全鎮先后組建“夕陽紅”“白塔美”等近十支民俗文藝演出隊,走村入戶編排展演除陋習、移風俗、樹新風等主題的小戲小品,用鄉音俚語話百姓事,說身邊人。近期,鎮村先后舉辦“革除陋習樹新風和美鄉村促振興”“風俗移民風淳人性美”“傳新風正氣開時代新局”等主題展示展演40余場次,吸引6500余人駐足觀看,接受宣傳教育,引領時代風尚。
“民俗節目里經常講新人新事、演好人好事,俺們看得多了,也自覺從中找差距、找不足,看自己有哪些是陋習?哪些是不文明的?新農村要有新氣象,俺們也要及時趕上時代,適應新的環境,做一個文明講禮的人。”該鎮前塘村村民王志學說。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