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區著力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
近日,走進連云區幼教中心,歡聲笑語撲面而來,5000多平方米的幼兒園,戶外活動空間占了一半。作為連云區第一所獨立建制的公辦幼兒園,連云區幼教中心近年來不僅提升硬件水平,更在教學理念上與時俱進,通過推行課程游戲化改革,讓學前教育回歸兒童、回歸生活、回歸本真。
連云區制定區域課程游戲化項目建設方案,全面實現園園有項目、園園做項目、園園研項目,科學保教水平整體提升。通過不斷加大財政投入,目前,連云區普惠園和優質園覆蓋率分別達89.98%和99.09%,每個街道至少有一所公辦省級優質幼兒園。
在義務教育階段,連云區在我市率先開展小班化探索,東港中學海棠校區每個班學生人數在30至35人。最近,東港中學新城校區也將竣工投用,以“小班化、寄宿制”為核心特色,首批招收的七年級每班不超過30人。
“連云區灘涂資源豐富,學校成立觀鳥社團,學生可以選擇喜歡的主題裝點教室。”連云港市墟溝小學校長周新霞說,學校把“新教室”建設做成了江蘇省2024年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不僅提升硬件水平,更從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等方面入手,打造“全息育人”場域,學生可以進行單學科深化學習、跨學科協同學習、基于項目探究學習。
“我們要讓校園充滿歌聲、笑聲、讀書聲。”連云區教育局基教科科長白文待說,截至目前,連云區中小學共有科技、體藝等社團433個,課后服務學生參與率達98.83%。
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偏遠地區的小規模學校需要重點關注。連云區拿出專項資金,支持小規模學校發展,優先保障小規模學校的師資配備,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條件較為艱苦的學校,教師每月可領取額外的生活補貼。
板橋中心小學距中心城區較遠,生源以周邊園區務工人員和當地村民子女為主。校園操場上的塑膠跑道、足球場、報告廳,教室里的空調、多媒體大屏、護眼燈……都讓人眼前一亮。“我們的圖書館藏書達2萬余冊,生均200冊,遠超省級的人均30冊標準。”校長章躍亮說,“區里把好資源優先向鄉村小學傾斜,再加上社會各界的支持,比如2014年學校與益海糧油開展校企共建,10多年來,企業為我們投入超過800萬元,學校連續4年獲得連云區教學目標考核一等獎。”
今年,國家級“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招牌花落連云區。一手提質量,一手促均衡,連云區把“優教連云”列入頭號工程,在成功創建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的基礎上,連云區又通過省教育廳認定,申報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努力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有質量的教育。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