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醫防融合試點交出亮眼成績單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推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深化傳染病醫防協同醫防融合的決策部署,市疾控中心召開了醫防協同醫防融合工作推進會,市疾控中心主任、分管領導、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體系化管理,推進醫防深度融合。著力破解傳染病防控“醫防分離”難題,整體謀劃,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勇于探索,大膽實踐,創新實施“自選動作”,形成了一批可圈可點的做法。
體系筑基 打造三位一體協同框架
制度保障,印發《連云港市傳染病醫防協同醫防融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建立“政策-執行-監督”閉環。首創“1+1+N”派駐機制(1名監督員對接1家或多家機構),覆蓋26家試點單位。
能力建設,聚焦實戰需求,構建省市級專題培訓體系,含省級進階培訓、鏡檢技能專項等模塊。組建25人專家庫支撐決策,4人入選省級專委會。
智慧監管,建立“檢查、反饋、整改、復核”全流程數字化追蹤系統,重點突破消毒產品管理、醫療廢物處置等薄弱環節。
智能防控 構建“多鏈條”驅動預警體系
數據鏈,完成全市34家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國家前置軟件部署,全市各級疾控機構開通省統籌平臺賬號,累計培訓流調人員100余名。
響應鏈,以哨點醫院為核心構建監測網絡,強化不明原因疾病、聚集性病例及醫療機構重點科室就診量動態監測,建立“哨點醫院-疾控機構”快速預警通道。創新“多問一句”旅居史篩查制度,開發HIS(醫院信息系統)“診邊提醒”功能,實現瘧疾輸入病例“雙零”(零傳播、零死亡)。
溝通鏈,構建月度風險評估和應急會商雙軌機制,實現疫情動態共享與公共衛生事件協同研判。組建多級專家智庫,通過實時信息交互制定分級防控策略。打通數據、技術、制度閉環,以聯席會議制度支撐預警、流調、處置全鏈條管理。
疾病攻堅 創新四維融合防治模式
結核病管理創新,遠程診療再升級,在“六見面”制度基礎上新增視頻見面機制,實現醫患防治管全周期覆蓋。整合市四院與市疾控資源,推行臨床與公衛醫師聯合坐診,為潛伏感染者提供篩查-干預-疏導-管理一站式服務,并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HIV全鏈條優化,打造連云港市MDT(多學科聯合診療)門診建設,4月10日成立全市首家HIV醫防融合MDT門診,以早期治療和健康管理為重點,形成醫療、預防、管理相結合的全鏈條服務模式。市縣疾控與臨床醫師組建艾防公衛醫師團隊,為新發病例提供全鏈條服務。雙坐診模式將抗病毒治療啟動時間明顯縮短,5天內治療率顯著提升。
肝炎管理提效,市疾控會同市四院積極探索并建立了醫防協同整合健康管理服務模式,丙肝患者追蹤率、治療率、隨訪率及臨床治愈率全面提升,該工作經驗入選丙肝經驗模式及案例匯編,正通過疾控監督員和市級醫院引領向縣區拓展。
接種服務優化,針對特殊兒童保障,指導市婦保院推行“三個一”模式(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咨詢、一條龍接種)。以3家單位為成人疫苗健康處方試點單位,探索建立“診療+接種”服務模式,實現疫苗健康處方系統化開具,提升接種服務便利性,將疫苗向全生命周期推廣。
傳播革新 創建全媒體健康生態
矩陣建設,2025年3月創建“連尚健康”微信公眾號,旨在打造內容精品化、服務智慧化的數字媒體健康傳播新模式,截至目前,矩陣發布原創作品170余部。
場景創新,將市疾控融媒體演播室作為“中央廚房”,與傳統線下義診相結合,整合醫療臨床經驗與疾控專業視角,“線上直播+線下義診”同頻共振,立體傳播。
能力轉化,舉辦全市健康科普技能競賽,推動健康教育融入日常診療,深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理念。編撰《健康促進醫院案例集》,收錄38項創新實踐。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