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醫生:守護生命的精準力量
在醫院的眾多科室中,介入科猶如一支精準的醫療特種部隊,憑借微創、高效的技術手段,在錯綜復雜的人體血管與腔道內穿梭作戰,為患者開辟一條條希望之路。近日,筆者來到連一醫高新區院區,走進這個神秘而又充滿希望的科室,感受介入科的獨特魅力與專業擔當。
微波消融5分鐘“熱死”瘤子
日前,一向對自己身體非常有信心的85歲徐老太,竟意外檢查出肺部長了一個腫塊。經過一系列檢查,縱隔鏡活檢及肺部腫塊穿刺活檢,明確了是肺腺癌。
在得知介入消融法因微創效果好,最適合年齡大患者,并且連一醫介入科早在2008年便開展了腫瘤的消融治療后,徐老太與家人反復商量后決定來連一醫介入科治療。
經過反復模擬定位,介入科主治醫生張根山當機立斷,采用上一肋間雙斜向途徑插入微波消融針,盡量避免徐老太疼痛。一針戳中要害,5分鐘結束手術。在第二天一大早查房時,徐老太便能正常下床了,傷口跟蚊子咬的一樣小。
“微波消融針大約圓珠筆芯粗細,我們把針插入到腫瘤位置,針尖就會像微波爐一樣發熱,用高溫引起腫瘤靶組織壞死。而周圍組織一般不會受到影響。介入消融治療如果到位,可以達到外科手術一樣的治療效果,加上有靶向、化療等輔助治療,效果更好。”介入科主任曹剛介紹。
精準出擊診療范圍全覆蓋
介入科的診療范圍橫跨多個醫學系統,猶如一張精密織就的大網,將各類疾病一一網羅其中。在腫瘤防治陣線,無論是肝癌、肺癌、胃癌這些常見“殺手”,還是胰腺癌、腎癌等棘手難題,介入科都能發揮關鍵作用。
通過血管介入技術,醫生能精準找到腫瘤的供血動脈,注入化療藥物“集中打擊”,同時切斷腫瘤“營養補給線”,讓腫瘤在“斷糧斷藥”中停止肆虐生長,這種“精準治療”極大減輕了全身化療的毒副作用,為中晚期腫瘤患者打開生命新通道。
“比如,血管病變領域,介入手術就有獨特的優勢。”曹剛說。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閉塞,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讓患者行走艱難、下肢發涼,介入醫生巧用球囊擴張、支架置入,撐開狹窄血管,恢復血流順暢;動脈瘤似血管壁上的“不定時炸彈”,介入栓塞術像在瘤體內部“筑巢”,加固薄弱血管壁,化解致命危機;靜脈血栓形成,腿腫如柱,介入溶栓、取栓操作,抽絲剝繭般清除血栓,保障靜脈血液“回路”暢通。
多科協作鑄就健康守護聯盟
介入科絕非“單打獨斗”,它與外科是手術臺上的“黃金搭檔”,術前介入栓塞縮瘤降期,為外科根治性切除創造條件;內科治療遇瓶頸,介入及時“補位”增效;放療、化療結合介入局部強化,“組合拳”出擊攻克頑疾。影像科為介入“導航指路”,憑借高清影像鎖定病灶;檢驗科助力評估療效、監測身體細微變化。
通過多科合作,介入科以小創傷撬動大健康,為萬千患者點亮生命希望?!拔覀兒蜄|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攜手合作,成功引進前沿醫療技術,為患者帶來更精準、高效的診療方案。更有權威專家定期坐診,以其精湛醫術和豐富經驗,悉心為每一位患者診斷病情,讓患者在本地即可享受頂級醫療資源,開啟健康新征程。”曹剛說。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