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園”見縫插綠 兜起市民“微幸福”
今年以來,贛榆區聚焦城市品質提升與民生需求滿足,持續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以“見縫插綠”的巧思大力打造“口袋公園”,讓綠色觸角延伸至城市每個角落,一幅“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宜居畫卷正徐徐展開。
走進青龍河公園,狹長的綠色空間里,蜿蜒的彩色路面、錯落有致的各類綠植令人心情愉悅,籃球架、滑梯、秋千等設施一應俱全。不遠處,老人在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孩童在沙池里嬉戲打鬧,幾位居民圍坐在一起閑話家常,歡聲笑語充盈著這片方寸天地。
“這公園建得非常好,以前帶孩子出門玩,要么去遠一點的大型游樂場,要么就在小區里轉轉。現在下樓就是公園,有專門的兒童游樂區,地面還是軟膠的,孩子跑跳我們家長也放心,我還能在旁邊的休息椅上休息,跟其他家長交流一下育兒經驗,感覺生活特別方便。”市民殷江玲告訴筆者。
而義塘路大橋東側“口袋公園”則是另一處人氣頗高的公園。除了健身器材和滑滑梯等設施,公園還在中心處修建了一張白色長桌,并配備座椅,方便附近老年人休憩娛樂。夕陽的余暉透過樹葉灑在新建好的長桌上,62歲的李明正和老伙計們圍坐在一起下象棋,楚河漢界間,棋子落得清脆有聲。“以前想找個地方下棋,要去很遠的地方,現在這公園就在家樓下,石桌石凳現成的,每天約上老哥幾個殺幾盤,非常開心。”李明開心地說。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居民對“家門口”休閑空間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城市核心區土地資源緊張,大型公園輻射范圍有限,“想遛彎沒處去”成為不少市民的困擾。在此背景下,“口袋公園”憑借“占地小、功能全、見效快”的優勢,成為破解城市公共空間不足的“金鑰匙”。
這些袖珍型的“口袋公園”雖面積多在數百平方米,卻功能齊全,既可以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又可以改善城市環境質量,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今年,贛榆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將“口袋公園”建設列為2025年城市更新和品質提升的重要舉措之一,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等,見縫插綠,計劃新、改建一批“口袋公園”和游園綠地,營造市民便捷可達的綠色公共活動空間。
贛榆區住建局市政管理科副科長萬蒙蒙告訴筆者:“對于學區周邊的‘口袋公園’,我們會重點增設兒童滑梯、涂鴉墻等設施,滿足孩子游玩和學習的需求;對于老年人較多的老城區公園,則會增配太極推手器、漫步機等適老化設施,還會設置遮陽廊架,方便老人聊天休息;而在商業區周邊的公園,則會增加簡約座椅和景觀小品,為上班族提供午休放松的空間。每個公園都有自己的特色,力求精準滿足周邊群眾的需求。”
據了解,2025年贛榆區計劃新改建“口袋公園”18個,目前已建成8個,在建8個。下一步,贛榆區住建局將全力推進建設進度,預計12月底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萬蒙蒙表示,住建局將繼續深挖城市閑置空間潛力,同時建立長效管護機制,按照綠化一級養護標準,做好“口袋公園”衛生保潔、綠化修剪等工作,定期對滑梯、座椅、廊道等設施養護。通過以上措施,既能維持“口袋公園”的景觀品質,又能延長使用壽命,讓這些“綠色明珠”保持活力,讓更多市民實現“出門見綠、移步入園”。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