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萬株蝴蝶蘭住進“空調房”
“‘滿天紅’放在A3區(qū),‘V3大白花’請移至B2區(qū)。”在云臺農場興墾科技的智能溫室內,工作人員仔細搬運著一盆盆蝴蝶蘭。他們要將這批3000余株涵蓋20多個品種的蝴蝶蘭種苗安全轉移至智能溫室中,并完成分類。
“這批苗木的到來,為我們催花生產線的品種更新和規(guī)模擴充注入了‘新鮮血液’。”云臺農場林業(yè)服務中心主任陸春浩端起一株健壯的蝴蝶蘭苗,仔細查看其根系狀況,“蝴蝶蘭需要催花,主要是為了模擬其自然生長環(huán)境中的溫度變化,從而誘導花芽分化。蝴蝶蘭的花芽分化對溫度非常敏感,只有在經歷18℃~25℃處理,并保持8℃~10℃晝夜溫差時才會產生花芽。目前我們整個園區(qū)蝴蝶蘭存量約70萬株,其中放置在溫室進行催花生產的有7萬余株160多個品種。眼前這批新引進的3000多株苗將直接進入催花流程,為年底花卉市場提前儲備優(yōu)質開花株。”
昨天,筆者在云臺農場看見,與室外的高溫不同,智能溫室內部的溫度始終保持在適宜溫度,智能溫控系統(tǒng)、濕簾風機、遮陽網與高壓噴霧裝置正協(xié)同運作,這一“空調房”為蝴蝶蘭株苗精準營造花芽分化所需的溫光水氣條件。
蝴蝶蘭作為高端觀賞花卉,不僅以其優(yōu)雅的姿態(tài)和絢麗的色彩備受市場青睞,還因其較高的市場價格可以帶來顯著經濟收益。近年來,云臺農場依托科技賦能蝴蝶蘭全產業(yè)鏈,從組培苗到商品花,從單一品種到百余品類,云臺農場正以科技為支撐,不斷提升蝴蝶蘭產業(yè)的技術含量與市場競爭力,并結合花卉培育發(fā)展休閑觀光、研學體驗等項目,吸引游客,創(chuàng)造多元收入。
“蝴蝶蘭催花是一項綜合環(huán)境調控技術,核心在于溫度周期處理、光照調度與水肥精準管控。”陸春浩說,“我們通過智能環(huán)控系統(tǒng),可實現晝夜溫差的精準管理,配合高磷鉀配方肥和‘見干見濕’的水分調控,有效誘導花芽分化,推動植株有序轉入生殖生長。”
據悉,預計第一批成品花將于11月底上市。與此同時,興墾科技組培研發(fā)中心也在持續(xù)開展蝴蝶蘭新品種選育工作,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進行自主研發(fā),培育更具觀賞性的優(yōu)良品種,在市場上叫好又叫座。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