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驅動 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鄉村旅游興盛發達、特色產業優勢盡顯、市場主體活力迸發……漫步港城大地,一幅因地制宜、緊抓特色、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壯大的時代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市發改委總工程師王成章表示,復工復產以來,我市縣域經濟快速復蘇,展現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推進產業復蘇 打造特色經濟
謀劃產業,才能推動縣域經濟謀定而快動,才能答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復工復產以來,我市各縣區堅持將產業復蘇作為重點,著力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讓特色產業帶動區域經濟騰飛。
在鷹游碳纖維成套裝備項目二期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各自工位上緊張工作。該項目主要是為了服務碳纖維成套裝備的研發生產和技術服務,其建設有助于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國碳纖維技術的封鎖和產品的壟斷。“目前,項目二期正在搶抓施工進度:4#廠房車間做地坪施工,5#廠房主體鋼結構框架、窗戶安裝完成,6#、7#廠房正進行鋼結構吊裝。”鷹游集團相關負責人張建國介紹,項目全部建成后,擁有年產600臺套碳纖維成套裝備、3000臺套染整系列設備的生產線。
與此同時,我市各地各部門積極引導各縣區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立足資源稟賦、聚焦特色優勢,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形成錯位發展格局。
鋼鐵產業是灌南的重要產業之一。如今,這個傳統產業已經走上綠色低碳智能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煤氣發電項目總投資4億元,占地80畝,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利用公司現有剩余一定量的富余煤氣(每小時28萬立方米煤氣),根據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建設100MW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實現年發電量10億度。建好以后將對廠區煤氣資源進行整合優化,最大限度實現二次能源再利用,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興鑫鋼鐵富余煤氣發電項目負責人王玉紅介紹。
抓好技改“關鍵招”,激活企業“加速器”正在成為縣域經濟加速發展的利器法寶。王成章表示,當前,我市各縣區積極立足實際,從各自優勢出發,走特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新,人新我轉”的新思維,努力推動縣域經濟穩定增長。
推進項目建設 招商蓄積后勁
經濟增長看項目,項目來源靠招商。招商引資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我市各縣區正在掀起新一輪的招商引資熱潮,不斷為區域經濟蓄積后勁。
4月26日,灌南縣召開了一場駐點招商出征動員會。灌南縣縣長蘇衛哲介紹:“駐點招商先鋒隊要精準把握招商重點和主導產業,確保成功招引一批投資規模大、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大企業、好項目,為灌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目前,灌南縣商務局牽頭開發了一款招商引資小程序,方便各單位拜訪客商、接待客商過程中做好記錄,確保精準招商責任落實到位。
好項目需要有好環境。一流的營商環境是發展的“強磁場”、地方的“金名片”。我市各縣區扎實推進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企業、群眾獲得感持續提升。
贛榆區暢通線上辦事渠道,發布“網上辦”路徑,倡導“指尖辦稅”“云上復工”,推廣人社業務“不見面、網上辦”和企業開辦全流程網上申報等服務。贛榆區政協副主席、發改委主任、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文岳介紹,他們主動服務重點項目,全面摸排省市區重點項目手續辦理情況,主動聯系、提前介入,促成項目落地,早見效。截至目前,贛榆在建的項目已經基本復工,一批新的項目即將開工建設。
優化營商環境是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高質量的營商環境做保障。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做好強優企業服務工作,助力縣域經濟發展,全力推動強優企業生產經營和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不誤”,全市成立了36家強優企業服務專班,為提振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支撐。
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提振發展信心
企業是縣域經濟的主體。為了進一步增強競爭優勢,各縣區廣大企業持續深耕細分市場,著眼高端“縫隙市場”、專注拳頭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在灌云經濟開發區連云港鷹游新立成紡織科技公司生產車間里,機聲隆隆,一派忙碌景象。作為一家致力于打造國際領先的綠色紡織印染企業,目前已建成4條全自動“閃染”免水洗連續生產線。該公司總經理張毅信心滿滿地表示:“雖然面臨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但是我們對今年的發展依舊充滿信心。預計今年有望實現8億元的銷售收入,為全市縣域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在企業堅定信心復工復產的同時,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更加清晰。
在贛榆,化工企業正在通過創新和技改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在東海,臺玻等企業耗能顯著下降,發展的高質量態勢逐步顯現;在灌云,以一二三產融合為特色的紫燕食品正在成為農民增收的新渠道;在灌南,信息技術正在逐步發展起來……如今的連云港,縣域經濟發展呈現出“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的新景象。
競相發展,步履鏗鏘。全市縣域經濟正加速滿產運行,在特色發展、錯位發展中實現振興騰飛,為連云港高質量發展貢獻縣域力量。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