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好水”激活可持續發展動能
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及1至9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我市石梁河水庫歡墩南斷面憑借顯著的水質改善成效,成功躋身1至9月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變化情況較好前十”榜單,位列全國第六名。這一亮眼成績,既是我市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注腳,更是石梁河水庫歷經6年生態蝶變的有力見證。
面對曾經嚴峻的生態形勢,我市水利部門堅決打響生態修復攻堅戰。通過取締非法采砂、清理違規養殖、整治“三無”漁船和治理“兩違三亂”等一系列舉措,累計取締采砂證425個,關閉砂場106座,拆解采砂船1805艘,恢復灘地360萬平方米,清理私布網箱10.5萬個,為后續系統治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系統治理成為水質持續改善的關鍵支撐。2020年起,水庫生態修復一、二期工程相繼推進,建成3000畝生態濕地公園,種植20余萬株水生植物,疏浚12.5公里河道,構建起“岸上截污、河口凈化、水中修復”的立體治理體系。一期工程聚焦源頭治理,完成周邊17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建設河口濕地與水源涵養林,并投放約3500萬尾鰱、鳙魚苗,以漁凈水;二期工程重點推進磨山引河疏浚及岸坡整治,進一步增強水體流動與自凈能力,推動水質從2021年的V類提升并穩定在III類,部分區域達II類,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
生態修復的成果也點燃了產業振興的綠色引擎。水質的持續改善孕育出石梁河有機大魚的卓越品質,2023年,石梁河鳙魚入選全國地標美食名錄;2025年1月,更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真正實現“好水養好魚,好魚富百姓”。與此同時,生態環境的改善也催生了文旅融合新活力,自2022年以來,水庫片區已成功舉辦馬拉松、自行車賽、龍舟賽等活動,成為區域文旅融合新亮點。
作為全市河湖治理的縮影,石梁河水庫的成功實踐帶動全域幸福河湖建設提質增效。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建成幸福河湖500個,石梁河水庫、鳳屏湖獲評淮河流域幸福河湖,薔薇湖等35個河湖獲省級幸福河湖獎補,國家級幸福河湖磨山河—石安河全面投用,優質河湖覆蓋面持續擴大,為全市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生態福祉。
下一步,市水利部門將以此次水質“國考”進位為契機,持續壓實責任、健全長效機制,深化“生態修復、產業轉型、文旅融合”協同發展路徑,讓更多河湖煥發生機,為區域高質量發展與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