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郵件“抄近道”精準直達幸福家
昨日上午8時,贛榆區郵政分揀中心內一派繁忙。傳送帶嗡嗡作響,包裹如流水般滑過,工作人員手腳麻利地將來自全國各地的快件按鄉鎮自提點分揀、集包、裝車。不到半小時,幾輛郵車已整裝待發,它們的目的地除了傳統的郵政支局網點,還新增了各鄉鎮的快遞自提點——這正是連云港郵政推行的“甩點”模式帶來的新變化。
長期以來,農村快遞一直面臨“壓力大、成本高、送得慢”的困境。快遞員往返奔波、重復跑路,一件包裹從縣城到村民手中,常常要輾轉多次,不僅耗時耗力,也推高了運營成本。面對這一痛點,今年起,市郵政分公司積極探索,創新推出鄉鎮快包投遞“甩點”模式,通過優化流程與整合資源,有效提升了農村快遞“最后一公里”的投遞效率,實現了降本增效的雙贏。
什么是“甩點”模式?簡單來說,就是讓大部分郵件“抄近道”——跳過支局網點中轉,從縣域處理中心直送村級自提點,形成“集中送到點、村民自己取”的集約化投遞方式。市郵政分公司篩選出業務量大、交通便利的鄉鎮自提點,將其納入直達投遞范圍。縣域處理中心提前按站點完成分揀集包,利用鄉鎮下行郵車直接將快件“甩”到站點,減少了中間環節,構建起從處理到投遞的閉環流程。
“以前郵件要先送到支局,我們再分揀、再投遞。現在很多郵件直接‘甩’到自提點了,不僅減輕了我們的投遞壓力,村民也能更快取到件。”贛榆區海頭鎮郵政支局工作人員王維軍說。
為確保新模式平穩落地,市郵政分公司采取了“階梯推進”策略,分三階段將日均超100件的農村自提點逐步納入直投范圍,并配套成立專項工作組,從人員培訓、路線優化到應急處置,全程跟蹤保障。截至目前,全市鄉鎮“甩點”直投快件占比已超過75%,相當于每4個包裹中有3個實現“直達”。模式穩定運行后,月均節約成本可達28萬元。
“更重要的是,農村地區的快遞速度也得到了明顯提升。”市郵政分公司終端管控中心副經理任兵介紹,“以往被列為‘D類’的農村偏遠地區,如今快遞時效已全面提速至‘C類’標準,村民們對此好評不斷。”不僅如此,投遞員也從繁重的投遞任務中解放出來,轉向“攬投并重”,有更多精力開發特快專遞等高效業務,實現“降本、提速、增收”的良性循環。
據統計,今年7至9月,港城郵政通過“甩點”模式節約成本31萬余元,預計四季度還可再降本84萬元。一場圍繞農村快遞的“小改革”,正悄然改變著廣大鄉鎮的寄遞服務生態,也為全國農村寄遞業務的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持續的新路徑。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