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 向“新”而行 連云以重大項目挺起高質量發展“脊梁”
田灣核電7、8號機組攻堅突進,200萬千瓦光伏儲能領跑示范,碳纖維、超高純石英材料疾馳起勢,抽水蓄能、循環產業蓄力賦能,海洋食品產業、上合物流平臺強勢推進……“十四五”以來,連云區穩步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強勁賦能區域發展。
重大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引擎”和“硬支撐”。當前,在中復神鷹年產3萬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據公司生產運行部部長林康介紹:“項目1至6號聚合、1號紡絲、1號碳化工序進展均已超過80%,主體設備基本安裝就位,配套的水電氣等公輔設施也完成了70%以上。”
作為省級重大項目的標志性工程,該項目不僅致力于實現全球頂尖的T1100級碳纖維規模化生產,更肩負著突破關鍵材料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的重任,對提升國家戰略材料自主保障能力具有深遠意義。截至目前,項目整體土建工程已完成80%,年內力爭2條聚合線、2條紡絲線和2條碳化線具備投產條件,有望推動我國碳纖維產業實現新一輪跨越式發展。
在重大項目“挑大梁”的同時,連云區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項目引領高質量發展,持續夯實區域經濟發展根基。“十四五”以來,全區累計實施省市重點項目130個,完成投資超800億元,其中85個項目已竣工投產,覆蓋工業、服務業、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生態環保等多領域,形成了“竣工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2025年,連云區共列入市級重點項目41個,年度計劃投資177.5億元;截至最新統計,已完成投資158.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89.3%,超序時6個百分點,展現出強勁的投資拉動效應。
如果說中復神鷹碳纖維項目代表了新材料產業的“攻堅先鋒”,那么江蘇連云港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則堪稱區域能源體系的“穩定基石”。該項目作為田灣核電站7、8號機組的配套工程,具備快速響應的“黑啟動”功能,能在兩三分鐘內達到滿負荷運行,有效為核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系統“削峰填谷”,提升電網安全穩定性。“項目預計于2031年建成,屆時將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提升林業生產與防火能力、優化云臺山景區生態品質等方面發揮綜合效益。”江蘇國信連云港抽水蓄能發電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主管李艾祥說。
重大項目接連落地、穩步推進,離不開全區上下持續優化的項目服務機制與產業布局能力。“當前連云區正加強項目謀劃與服務保障,全力推動核電7、8號機組、中復神鷹碳纖維等新能源新材料項目早日滿產達效,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進程,力爭190萬千瓦海上光伏項目早日開工。”連云區經發局黨組成員、區經濟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傅蕾介紹。在此基礎上,全區還依托華樂、豐益、三吉利等骨干企業,推動油化鹽化、金屬材料等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與數字化轉型,同步深化深藍漁業資源開發,加快現代服務業能級提升,不斷增強區域產業鏈韌性與綜合競爭力。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