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將店鋪轉為企業會很麻煩,沒想到窗口工作人員在得知情況后主動與我溝通,告訴我需要準備哪些材料,還提前給我預審,來了一次就順利辦好了企業營業執照,過程非常順利?!笔殖謲湫聢陶盏膭⑾壬?,道出了海州區政務服務改革帶來的“獲得感升級”。如今在海州,這樣的“絲滑辦事體驗”不再是偶然,而是政務服務從“被動供給”轉向“主動增值”的常態。
個體到企業的“絲滑”換證,離不開海州區優質的政務服務支持,有效實現了企業交易成本的最小化,促使政務服務模式從“有什么給什么”向“要什么給什么”的積極轉變,這是海州區推動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的生動縮影。改革中,海州區針對不同服務對象的差異化需求細化服務舉措,對初創市場主體整合注冊、稅務、社保等關聯服務,安排專人對接指導;對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在線下服務中心配備適配設施與專屬幫辦人員,確保服務覆蓋各類群體。
以往政務服務多聚焦“流程通順”,而海州區此次改革則錨定“價值提升”,以五大創新維度打破傳統模式。通過設立“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不僅承接國家、省、市41項“一件事”事項,更量身打造23個專屬窗口,讓改革直戳企業群眾痛點。以個體戶轉企業為例,辦理時限、材料、環節分別壓縮82%、79%、91%,這樣的“減法”背后,是對企業時間成本、人力成本的“加法”,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市場主體少跑腿”。“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還建立動態優化機制,通過收集企業群眾反饋意見,持續調整辦事流程與服務細節,進一步提升服務精準度與適配性。
在服務模式上,海州區構建起“線下幫辦+線上智辦”的雙輪驅動體系,讓政務服務既有“溫度”又有“速度”。線下政務服務中心劃分10個功能區,實現100%一窗綜合受理,更創新設立“辦不成事”窗口,專治各類“辦事疑難雜癥”,該窗口聚焦歷史遺留、跨部門協調等棘手問題,通過專項對接與多方聯動推動問題解決;線上依托江蘇政務服務網海州旗艦店與“蘇服辦”App,打造企業登記、老年人服務等專屬專區,優化線上服務功能,簡化企業登記操作流程、調整老年人服務界面設計,降低不同群體線上辦事門檻,從“進門辦”到“居家辦”,覆蓋全人群、全場景。依托這種“線上線下無死角”的服務網絡,政務服務不再局限于“完成審批”,而是延伸到“全程護航”。
如果說此前的改革是“優化流程”,海州區的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則是“創造價值”——通過數據共享打破部門壁壘,用“幫代辦”“智慧辦”解決實際難題,讓營商環境從“便捷”向“增值”跨越。下一步,海州區將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圍繞企業經營關鍵節點與政策適配需求,開發智能化服務功能,實現需求預判、信息提醒、政策匹配等服務的精準化供給。屆時,從“精準匹配需求”到“智能預判問題”,政務服務將實現從“滿足期待”到“超越期待”的新突破,讓政務服務更加高效、精準,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政務服務體驗,也為市場主體注入更持久的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