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連云港港主港區,碧海藍天之間,各式各樣的“綠色元素”映入眼簾:散貨碼頭露天堆場外長長的防風抑塵網、助力碼頭告別“柴油味”的岸電設施、海面上正在作業的純電動拖輪……黨的十八大以來,連云港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圍繞綠色低碳示范港建設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綠色,已成為連云港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連云港港是全國首個低碳港口建設試點港和科技示范港,在打造綠色港口方面擁有兩個“第一”——國內首艘純電動拖輪“云港電拖一號”輪的建造與應用、全球首套高壓變頻船用岸電技術的研發應用。
昨日上午,在連云港港集裝箱碼頭28號泊位,一艘來自中遠海運的集裝箱船正在純電動拖輪“云港電拖一號”的幫助下,緩緩駛離泊位。純電動拖輪“云港電拖一號”投產試運行已近2年,各項性能出眾,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兼備,是連云港港綠色港口建設的鮮活實例。據悉,繼“云港電拖一號”輪成功交付后,可滿足碼頭快充2小時、作業時間8小時的“云港電拖二號”有望本月交付。
而經過多年領跑發展,連云港港船用岸電技術已形成“一個接口、高壓上船、不間斷供電、操作簡便”等特點。操作中,遠離碼頭的變電所將50赫茲變頻為60赫茲的高壓電后送至碼頭高壓接線箱內。船舶靠岸后只需將船上一根專用的高壓電纜投放至碼頭,再由操作人員接入高壓接線箱,使船舶在岸電與船電不間斷情況下實現并網。該技術投入使用以來,大大減少了停靠船舶的油耗和碳排放。目前,連云港港已經建成碼頭高壓變頻岸電系統12套。在“一體兩翼”3個港區共有22個泊位具備提供岸電條件。
為加快推動星級綠色港口創建,近年來連云港港還專門制定了綠色港口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和污染防治專項行動計劃,加快構建立體文明生態保障網。碼頭生產設備也逐步應用了清潔能源,尤其是今年,全市首套電動重卡換電站在港口正式投用。該換電站采用全自動換電模式進行電池更換,確保更換全程在5分鐘左右完成,相較于充電模式效率提升20倍。
除了新能源、新設備、新工藝等節能減排措施的應用推廣,港區對粉塵、尾氣、污水、固廢危廢等各類污染物的防治工作也在加快推進,特別是環保在線監測系統、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等智能化設備的投入,大大推動連云港港在“十四五”時期的綠色低碳港打造進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港口還積極參與灣長制建設,在保證污水達標處置與排放的同時,認真落實建設海洋生態補償措施,近年來投入近億元在多個港區投放海洋生物苗種,并積極種植培育防護林、修復海岸灘涂濕地,有效提升生物多樣性維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