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連云港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GW高效組件首片下線,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量產階段。項目全部達產后,贛榆區光伏產能將達到10GW大關。
“該基地于今年4月正式開始建設,在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用4個月時間就實現了首件產品下線和正式量產。”橫店東磁在其微信公眾號上這樣評價贛榆區的營商環境。
“項目建設得這么快,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們項目對建設的速度要求比較高,政府配套的水電氣方面,變電站3個多月就建好了,正常一般需要半年的。用地和審批階段,贛榆經濟開發區和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都熱情地幫忙推薦土地和指導相關政策。”連云港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廠長介紹。
重大項目全力提速,強鏈補鏈展現新作為。當前,贛榆區的光伏產業鏈逐步延伸,在強鏈補鏈上攻堅突破,目前已有神舟新能源、榮發新能源、安安新能源等光伏產業鏈項目。神舟新能源是贛榆首家光伏產業鏈公司,從事光伏組件生產,產能為5GW。安安新能源總投資30億元的光伏邊框項目,將新上12條擠壓線和25條光伏邊框自動化生產線,光伏組件邊框可匹配25GW光伏組件。榮發新能源的光伏玻璃深加工產線達產后可滿足下游4GW的需求。贛榆區通過實施光伏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完善產業配套,正著力打造技術領先、上下游協同、聯動發展的光伏產業集群。
9月21日,國家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工程—江蘇華電贛榆LNG接收站項目碼頭工程護岸完成了最后一車石料拋填,順利實現合龍。“這是贛榆華電LNG項目的里程碑節點,標志著從海域施工向陸域施工轉變,為LNG早日投產奠定了基礎。”中交天航局華電贛榆LNG接收站碼頭工程項目負責人汪磊說。該項目是自然資源部成立以來我省首個獲得國務院批準的新增圍填海項目,也是我省抓好重大項目用海政策落地實施,充分發揮自然資源要素支撐保障作用的標志性成果。項目建設1座21.7萬立方米LNG卸船碼頭、3座22萬立方米LNG儲罐及配套設施,配套建設25公里外輸管道,在青寧輸氣管道柘汪分輸清管站接入國家干線管網,納入“全國一張網”運營調度,整體工程預計2027年建成投產。項目投產后,將極大增強江蘇省及周邊區域天然氣供應和應急調峰能力,對優化區域能源結構、改善區域空氣質量、防治大氣污染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今年以來,贛榆區集中力量攻堅重大項目,集聚資源推動轉型升級,集成政策支持科技創新,推動豐海石化丙烷綜合利用、中糧油脂、太平洋金沙、橫店東磁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
數據是最好的例證。
1—9月份,贛榆區3個省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8.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78.4%,高序時3.4個百分點。
從項目序時進度看:61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77.4%,高序時2.4個百分點。其中,49個重點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45.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77.2%,高序時2.2個百分點。25個新建產業項目全部開工。40個計劃本年度竣工產業項目已竣工23個,竣工率57.5%。
從項目建設情況看,總投資203億元的豐海高新材料丙烷綜合利用項目正在長周期設備訂購,附屬庫區建成運行;總投資100億元的中糧油脂項目附屬糧油碼頭工程開始圍填施工;總投資64億元的華電LNG接收站項目碼頭工程于9月21日圍堰合龍;總投資50億元的橫店東磁10GW光伏組件項目一期投產。總投資10.52億元的太平洋電子專用材料項目試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