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場”持續釋放“新動能”
高質量發展“后發先至”,連云港其勢漸成、其時將至。
乘勢而上,全市上下產業強市、工業立市的戰略更加聚焦,狠抓項目、強化投入的導向更加鮮明,主動服務、親商重企的氛圍更加濃厚,奮發有為、攻堅克難的力量進一步凝聚。
以項目建設強勁態勢激發實體經濟強大活力。今年以來,我市精準選定一批既利當前穩增長,又利長遠增后勁的項目,瞄準發展短板,聚焦群眾關切,立足現有基礎,促進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良性互動。市重大辦主任侍華林介紹,這些項目既是基于創造需求、托底經濟的現實考量,也是謀劃培育經濟新增長點、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的長遠布局。
高位謀劃推動 提升城市能級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我們大干快上、大抓落實,搶占先機、重塑優勢,實現彎道超車、跨越發展的重要一年。
正如市委黨校教育長盧山所說,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除了“硬”和“快”,“下半場”亦要注重“新”和“軟”。
在市開發區高效低碳燃機建設現場,一群來自天南地北的年輕人正在為連云港沖擊基礎研究高峰而忙碌。作為江蘇少有的國家大科學裝置,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各種試驗平臺廠房、配套設施主體施工,CTF#1燃燒室試驗平臺完成動態調試。市科技局機構處處長朱哲寶介紹,該平臺已經承接多項對外試驗服務,邁出“邊建設、邊運行”的第一步。預計2024年全面建成申請國家驗收。與此同時,我市也借助該平臺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加強對接,推動“先進輕型渦輪動力全國重點實驗室”在連掛牌建設分中心,為連云港厚植基礎研究的科技家底。
“新”項目謀劃的是未來產業布局,以能源、金融平臺、數字工程為代表的一批項目著力于城市“軟件”提升,有助于提升我市發展的整體運行效率,更好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
走進徐圩新區,映入眼簾的,是縱橫交錯的鋼鐵森林般的管廊。近年來,徐圩新區不斷完善安全管控體系,借助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以“數智化”手段賦能風險管控,切實提升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風險監管水平。徐圩新區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對新區危險化學品企業過程動態風險超前辨識,提升園區“細致精準”“數據驅動”的數字化治理能力,激活安全大數據的深層應用價值。這些技術上線后,減少40%至50%的報警處置量,平均報警處理時長由原先的1小時縮短至15分鐘,極大提高了關鍵報警處理效率。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靶隆焙汀败洝钡闹攸c項目打通地域發展脈絡,舒展區域發展筋骨,讓更多的發展要素高效流動,推動區域平衡發展,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升生產效率。
突出牽引帶動 充分發揮效益
今年,我市共安排市本級政府投資項目20個,包括續建項目13個,新開工項目7個,計劃總投資119.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4.85億元,計劃安排2022年市本級財政資金8.32億元。市發改委投資處處長孟鵬球介紹,市本級項目塑造了一批看得見、摸得著的“鋼筋水泥”,有效地補短板、強弱項、增后勁,城市基礎設施條件持續改善,承載產業發展的基礎更好。
以市開發區為例。為了進一步提升園區通達效率,市開發區對原有的園區道路進行了新一輪的升級改造。市開發區住建局負責人陳敬陽介紹,為改善全區道路交通體系,打通區內斷頭路,同時為新建學校、醫院提供便利的交通出行環境,市開發區積極推動猴嘴片區路網提升改造,完成通園路、臺東路、新航路、臺北路4條道路建設,在建臺西路、臺中路、臺北西路,人民醫院西側規劃路、龍橋路、昌圩路、鏡湖路新建、佟圩路、躍湖路9條道路,全方位提高居民出行舒適度。
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對穩增長、穩就業、調結構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以來,我市一批事關城市發展的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目前,連宿高速公路徐圩至灌云段、大浦污水處理廠三期、鳳凰河整治工程等12個市本級投資的重點基建項目完成投資超序時進度。
為精準高效推動基礎建設投資,我市不斷推動項目儲備壯大規模、提升層次,在各領域打造出更多的增長點、支撐點、引爆點,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夯實項目支撐、注入更強動能。
以徐圩新區為例。目前,徐圩港區2#、3#危險品船舶錨地已正式啟用。2#危險品船舶錨地位于現有連云港港危險品錨地東側,可滿足6艘5萬噸級危險品船舶同時錨泊要求;3#危險品船舶錨地位于現有連云港港五號錨地西側,可滿足6艘10萬噸級危險品船舶同時錨泊要求。徐圩港控集團工程技術部部長江嘯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增的10萬噸級、5萬噸級危險品船舶錨地將為徐圩港區提供功能更加完善的配套設施,結合現有的危險品船舶錨地,可滿足近30艘不同噸位的危險品船舶同時錨泊,為徐圩港區大型到港船舶錨泊安全提供重要保障,也將進一步提高港區生產效率,降低船舶滯港費用。
侍華林介紹:“基礎設施是我市項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適度與超前之間既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搶先布局、備好余量,又堅持規劃先行、系統考慮、整體協同,高效地促進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高效契合,促進全市經濟整體好轉?!?/p>
聚焦民生關切 促進品質生活
醫療、就業、教育、社保、環境……每一個詞都是濃縮的、沉甸甸的“民生”二字。其背后不僅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撐,也需要上馬一批重點項目,真正解決好百姓急迫需要解決的困難。
徐圩新區聚集了幾萬的產業工人,如何為他們尋找家門口的休閑生活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夏天,在徐圩新區云湖街區,陸續開業的幾家餐飲企業成為產業職工的生活聚集地。徐圩新區云湖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徐圩新區已經在園區布局了智匯灣商務中心、中央大廚房、云湖康養中心、鄰里薈、云湖美食街、香河生態園、拓展訓練基地等重點民生服務保障項目,覆蓋新區客群超2萬人,實現13類基本保障業態全覆蓋、品質提升類業態配置達到90%以上。
傾聽“真”意見、了解“最”需求,才能找到“最大公約數”。
為了滿足園區群眾看病需求和企業研發需求,市開發區投資興建了市第一人民醫院開發區院區。該院區總投資14.8億元,總占地面積99畝,規劃床位1000張。市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四級調研員劉麗杰介紹,該院區重點依托開發區生物醫藥技術產業群優勢和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戰略平臺,致力打造“研究型醫院+高端腫瘤和血液???小綜合”的優質品牌,建設成為腫瘤研究型醫院,形成區域高端醫學轉化中心、腫瘤治療中心、血液病診療中心、再生與康復醫學中心。
一項項惠民項目的建設、一筆筆民生投入到位、一件件民生實事辦好,讓老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也深切地感受到發展的脈搏和獲得感。
建好項目、繁榮產業、擴大就業、凝聚人心,連云港經濟發展基礎因此愈發牢固,這座城市的未來才更加值得期待。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