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長護險”護理服務正式啟動
“我母親癱瘓在床將近2年了,平時靠我和保姆一起照顧,現在有了‘長護險’,護理人員技術專業,又有政府補貼,既省心又省錢。”宋華祥為上門服務的專業護理人員點贊,她的母親是我市首批“長護險”服務受益者。
參保人員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原因導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長期照護,導致很多家庭“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長護險”政策的實施,有利于減輕失能人員家庭負擔,改善眾多家庭面臨的養老難題,增進人民福祉。今年下半年“長護險”政策實施以來,經過前期信息系統建設、承辦商保招標、定點機構確定等準備工作,昨日,我市首批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正式開始享受“長護險”待遇。
居家護理服務 每次不少于1.5小時
“避開肩胛骨,避開脊柱,避開腎區,由外向內,從下到上,每分鐘以120次到180次的頻率拍打。”昨日,在海州區路南街道延東社區馬莊巷宋華祥母親家里,護理員李玉玲一邊講解一邊示范,指導宋華祥在遇到老人咳不出痰時,該如何處理。
宋華祥母親今年83歲,多年來患有阿爾茲海默癥,從去年開始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全天候照料。針對老人常年臥床,手足部肌力不足、關節活動度受限的情況,李玉玲為老人進行了肢體按摩。
“此次我們還給老人進行了頭部面部清潔、便秘脹氣疏通,對家里的照護人員進行了褥瘡護理等指導。”李玉玲說,“宋女士選擇上門護理服務和親情照護相結合的護理模式,我們每月上門服務6次,上門前,會和宋女士溝通,了解失能人員護理需求,做好服務準備。”
據了解,享受“長護險”的失能人員,居家接受上門護理服務,由“長護險”基金按每次90元標準支付,每次護理服務不少于1.5小時,定點護理機構每月上門護理10次。如果選擇上門護理服務和親情照護相結合的模式,在享受每次90元補貼和每次不少于1.5小時護理服務外,定點護理機構每月上門服務6次,同時,“長護險”基金按每天10元標準支付親情照護補貼。
服務共三大類28項 可選擇居家或入住定點機構
昨日,在海州區浦南鎮九如城康養中心,潔凈敞亮的病房里,護理人員正在為腦癱患者梁大爺剪腳指甲。除了居家接受定點護理機構提供上門護理服務,享受“長護險”待遇條件的失能人員還可以選擇入住定點護理機構接受護理服務。
梁大爺住進養老院已經3年了,讓梁大爺一家感觸最深的是,原來梁大爺住在養老護理機構每個月需要4000多元,有了“長護險”,每天補貼50元,現在自己每個月只要承擔2000多元。
“目前,我市提供服務項目共三大類28項,其中,基本生活照料服務14項、非醫療機構護理服務6項、醫療機構護理服務8項。居家上門服務的享受14項基本生活照料服務。像梁大爺這樣入住定點養老機構的,可以享受到基本生活照料服務和非醫療機構護理服務,每天補貼為50元,入住定點醫療機構可享受28項護理服務,每天補貼為60元標準。”市醫保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此之外,在市外居住的失能人員,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后,因異地居住導致無法享受機構上門照護的參保人員,由“長護險”基金按每天20元的標準支付護理服務補助。
設置8個業務網點
受理申請和咨詢
“最近,來咨詢的人不少,大家對‘長護險’都十分關注。”人保財險連云港市分公司長護險業務相關負責人陸奇秀說。為更好地服務失能人群,人保財險連云港市分公司作為“長護險”主承辦服務機構,在市醫保經辦機構的指導和監督下,成立了連云港市長期護理保險服務中心,具體落實“長護險”各項經辦服務工作。
目前,人保財險連云港市分公司在海州區、連云區、市開發區、贛榆區、東海縣、灌云縣和灌南縣等地區設置8個業務受理網點,方便失能人員家屬申請并現場咨詢,同時對于上門不方便的參保人員,接受APP線上申請及電話服務。
目前,我市“長護險”從參保職工開始試點,重度失能人員先試行。未來,將逐步擴大保障人群至居民參保人員,保障范圍擴大至中度失能、失智和輔具租賃等。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