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連云港市民生實事項目出爐
1月19日上午,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與會的391名市人大代表票決出2024年連云港市民生實事項目。票決產生的市民生實事項目共十大項50件,涵蓋優化教育資源、醫療健康服務、扶持就業創業、保障百姓安居、改善交通出行、便利群眾生活、關愛一老一小、扶助困難群體、保障公共安全、環境治理改善,項目緊扣民生關切,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普惠性和公益性。
一、優化教育資源
1、新建學校4所、改擴建9所,新建幼兒園10所。
2、連云港市青少年體育發展中心新建工程(市體校遷建)。
3、發放各級各類資助資金8000萬元,生源地助學貸款1億元。發放技工院校各級學生資助1000萬元。
二、醫療健康服務
4、江蘇省中醫院連云港醫院一期項目。
5、建成5個社區醫院,完成16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建成五級中醫館6個,建設院前急救站(點)4個,新增建設4個基層慢病篩防中心。
6、開展適齡女生(HPV)疫苗免費接種項目、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項目和“健康寶貝工程”提升計劃。
7、為12.4萬名退休職工免費健康體檢。為1萬多名優撫對象提供免費體檢。
8、醫保基層經辦服務網點實現村社一級全覆蓋。
9、完成11萬名職工互助醫療保障計劃,發放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保障金500萬元。
10、全面推行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三、扶持就業創業
11、開展“百人千企”企業用工保障行動,安排300名人社專員,對接服務1000家企業,開展招聘活動500場次,提供崗位28萬個。
12、提升10個標準化“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支持返鄉人員等群體自主創業1.1萬人。
13、幫扶城鎮失業人員就業2.3萬人,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萬人,開發青年就業見習崗位7000個。
四、保障百姓安居
14、對全市范圍內30個城鎮老舊小區實施改造。
15、新開工并基本建成保障性租賃住房800套。通過租賃補貼、實物分配等方式,解決900戶住房困難家庭安居問題。
16、低收入困難家庭住房公積金貸款貼息全覆蓋。補助公租房、廉租房公積金資金5000萬元。發放商轉公貸款15億元。
17、對我市范圍內企事業全職引進的全日制本科畢業生、中級職稱(技師)及以上人才,給予5萬元—200萬元購房券,連續3年每月給予500-3000元生活補貼。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定向支持高層次人才公積金貸款1億元。
五、改善交通出行
18、新改建農村公路300公里,橋梁20座,安防工程600公里。
19、新辟及優化調整公交線路10條,購置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150臺。
20、實施花果山大道(港城大道—蒼梧路段)及周邊路口改造工程。實施瀛洲南路南延及互通工程(一期)。新建袖海路。實施豐泰巷、柳葉巷、楓葉巷、復興路、臨洪西路5條便民道路建設。
21、實施城市路燈照明節能智慧化改造和安全提升工程。
22、為31個鄉鎮(街道)、144個行政村改善農田生產通行條件,新建田間機械通行道路390公里,新改建農橋2100座。
23、開發應用城市道路交叉口精細治理綜合管理平臺,強化信號燈智能化控制,新增市區綠波路段5條。
24、實施“萬名職工安全行”行動,為市區快遞員、外賣騎手、環衛工、代駕等1萬余名職工免費發放安全頭盔、反光背心。
六、便利群眾生活
25、舉辦文化惠民、科普活動500場次以上,大中型文藝演出和展覽展示活動100場次以上,非遺文化活動100場次以上,開設非遺課堂50次。新增建設24個智慧廣電鄉鎮(街道),向2.9萬戶農村低保戶給予收視維護費補貼。
26、舉辦大型文旅活動,發放文旅消費券不少于200萬元、旅游通(年)票不少于20萬張,建設市級夜間文旅消費街區8家。
27、市體育中心提升改造工程。
28、實施市區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工程,新建一代健身路徑160套、籃球架100副、乒乓球臺280張、球場燈光系統20片。
29、建設12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30、連云港科技館建設工程。
七、關愛一老一小
31、建設150個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及20個助餐點。
32、實施2000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33、開展養老護理員免費培訓不少于2000人次。
34、新增市級普惠托育機構10家、省級普惠托育機構5家,新增托育綜合服務中心1家。
35、促進“智享銀齡”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和“銀齡科普”健康行動。
八、扶助困難群體
36、新改(擴)建6個示范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關愛之家),為全市農村留守兒童、散居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購買關愛保險。
37、建設120個“夢想小屋”,開設240個“愛心暑托班”。
38、為不少于5500名殘疾人開展托養服務。為不少于2600名0-14歲殘疾兒童實施基本康復救助。
39、為1萬名重度和困難殘疾人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為6萬余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
40、實施“海生草”關愛困境留守兒童公益項目,精準關愛300戶困境兒童家庭,年援助單親特困母親不少于500人次。
41、救助在檔困難職工家庭、低收入環衛職工和新業態勞動者10000人次。
九、保障公共安全
42、建設覆蓋全市的市、縣、鄉、村四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中心200個,組織實施和指導開展全市司法救助工作。新增建設100個法律援助聯絡點,辦理法律援助案件5000件。
43、開展食品陽光抽檢工程,通過“你送我檢”“你點我檢”活動,全年預計完成抽檢4000批次。開展海洋食品以及影響海洋食品質量安全風險因子的風險監測100批次。
44、開展藥品質量安全精準監測700批次,進一步提高藥品監督檢查和監測工作覆蓋面。
45、建成8萬噸市級政府儲備糧專庫項目。
46、市主城區“放心水”工程(茅口水廠三期)。
47、新擴建、改造提升綠色蔬菜保供基地5000畝。
十、環境治理改善
48、整村推進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所涉行政村除無人戶或其他特殊情況外,全面建成無害化衛生戶廁。
49、創建20個幸福河湖。開展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建設。
50、建設271公里農村生態河道,實施片區水系優化及水環境提升工程。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