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改”出新生活
上午9時許,當我們走進位于連云區連云街道廟嶺社區的蔣伯成和江祥堯家時,江大媽正在廚房里刨蘿卜絲,旁邊的不銹鋼盆里裝著已經攪拌好的肉餡兒。“今天把包子蒸好送到兒子家。”江大媽笑著告訴記者,最近都在忙年,前幾日陸續把餃子、肉圓、藕餅做好送到兒子家里,就等著除夕一家吃團圓飯了。
江祥堯的廚房很小卻收拾得干凈整潔,廚具、調料等物品擺放得井井有條。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們根本不敢想象這么小的廚房里可以制作出這樣多的美味。而更加令我們想象不到的是,這是江祥堯已經住了43年的家。
“我今年79歲,老伴蔣伯成82歲,我們在這里居住已經43年了。兒女成家后陸續搬出去后,這個三室一廳的房子里就只有我們老兩口啦。”江大媽邊說邊將我們邀請到客廳的沙發上一起坐著聊天。蔣伯成大爺打開了話匣子:“現在環境好了,配套也好,我們舍不得離開自己的家啊。”
近年來,連云區將老舊小區升級改造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切實改善居民居住環境、不斷豐富配套設施,以連云街道廟嶺社區為例,包括江大媽家所居住的這樣“年齡”的老舊住宅樓,除了統一粉刷翻新了外墻面外,對于居民反映的漏雨漏水問題也重新做了防水,樓道前后破損的石板路也變成了水泥路。
對于江大媽老兩口子而言,門外干凈整齊,環境好了,屋里的環境也要跟上。江大媽家里除了格局像20世紀80年代的,但房屋被主人精心呵護得那么干凈、舒適。看我們驚訝于這個43年房齡的家,江祥堯謙虛地解釋道:“老小區升級改造了,我們屋里也不能‘落后’啊。近幾年,家里陸續進行了改造翻新,除了保留原先的臥室外,一間連著陽臺的臥室被改造為客廳,而另一間朝北的臥室則被改造為餐廳。看著面積不大,但功能很全面,我們老兩口住著很舒服。”
臨走時,江大媽笑呵呵地塞給我們兩把花生糖,吃著糖,想著老兩口生活環境的改善,生活的滋味還真是甜甜的。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