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縣財政部門堅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
今年以來,東海縣財政部門堅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采取更多暖心舉措、創新更多惠民方案,全力描繪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生活圖景。上半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46.6億元,其中民生支出38.3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2.3%,確保了民生領域事業有序和諧發展。
拓展普惠性民生,提高幸福指數。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持續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支持教育優先戰略,保障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逐步縮小城鄉、校際差距,上半年,東海縣教育投入達10.7億元,其中工資支出7.5億元,社會保障支出1.5億元,公積金支出9274萬元,充分發揮了保基本、守底線、抓關鍵、補短板、促公平、提質量的功能。均衡發展衛生事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上半年,全縣21家鄉鎮衛生院和346個行政村衛生室全部配備和使用了基本藥物,2024年東海縣財政共安排補助資金2089萬元。上半年共籌集公共衛生專項資金5366萬元。支持城鄉適齡婦女“兩癌”篩查、適齡女生實施HVP疫苗免費接種、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愿篩盡篩等民生實事,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改善基礎性民生,提高滿意指數。堅持財力向民生、向基層傾斜,推動基本保障更可靠更充分。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富民增收精神,及時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原來每人每月208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28元,實現基礎養老金“十三連調”,惠及全縣19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群眾。進一步完善困難群眾臨時救助機制。對生活困難對象、低保邊緣戶及因病困難的家庭按不同人群、困難程度、分層次給予救助,每戶給予672元至10080元的臨時救助。今年上半年共發放臨時救助金93萬元,惠及272戶困難家庭,切實解決了困難群眾的燃眉之急。
突出兜底性民生,提高保障指數。實施更加精準社會救助。托底困難群體。做好困難群眾發現和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主動察實情、送政策、解難題。健全城鄉居民低保、農村“五保”和孤兒供養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堅決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完善救助體系。建立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逐步發展完善成為維系貧困群眾基本生活保障、針對所有貧困人員的、具有普遍取向的救助制度。今年上半年共發放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3415萬元,惠及城鄉最低生活對象7761戶共12708人。繼續實施尊老金發放制度。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繼續對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尊老金。今年上半年按時足額發放80至99周歲老人尊老金995萬元,發放100周歲以上老年高齡補貼10萬元。建立健全困境孤兒保障制度切實保障困境孤兒合法權益。今年上半年共發放困境兒童補助資金631萬元,惠及全縣困境孤兒1380人。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