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海州工業園合誠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剛竣工投產的玻璃纖維生產車間里,雖只是試運營階段,但4條生產線高效運轉,大批量纖細的玻璃纖維通過編織、裁切、包裝入庫,廣泛用于郵輪市場、軌道交通、風電市場等領域。據悉,該項目預計年產3萬噸玻璃纖維,年銷售收入2.6億元。近年來,海州工業園健全產業鏈黨建工作機制,以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鏈、高端裝備產業鏈、電子信息產業鏈等為主流產業鏈,共有鏈上企業190余家,先后建立49家非公企業黨組織,賦能產業鏈各環節,不斷推動產業項目的引進和落地,實現基層黨建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特別感謝園區,企業落戶園區后,園區立即安排專人對接,不僅盤活現有資源,還快速協調解決項目規劃設計、手續辦理、施工用水用電等一系列問題,從項目開工到投產,僅用了2個月時間,讓我們見證了海州速度!”提起營商環境,連云港合誠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范文不由自主豎起大拇指,對園區全鏈條、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務嘖嘖稱贊。作為海州區經濟建設主陣地、主戰場,近年來,海州工業園創新園區黨建工作法,促進黨組織與產業鏈發展、管理、經營、服務等方面深度融合,同時依托黨建+產業招商、駐點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全力挖掘投資潛力,對園區主導產業及“智改數轉”等潛力產業進行“建鏈”“補鏈”“延鏈”和“強鏈”,打造產業發展共同體。
振奮人心的消息接踵而來:年產1000噸毛毯生產線節能降本數字化提升改造項目、恒科發新能源年產12.6億對電池極耳項目也于近期先后竣工投產,標志著海州工業園智能裝備產業集聚進入新階段。如今,經過產業集聚,園區共擁有工業企業19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5家,形成了以正大天晴等為核心的12家億元企業集團軍,引進培育了鷹游紡機、天明機械、遠洋流體和正大天晴等一批國內“行業單打冠軍”。
“我們以‘黨建+營商環境、黨建+企業服務’為立足點,深入打造‘全鏈辦’服務,同時,找準黨建聚合點,從企業簽約到投產全流程服務、從原材料到終端產品全產業鏈服務,所有企業實現黨員掛鉤全覆蓋服務,為項目建設、企業發展、招商引資等提供更加有力的動能。”海州工業園黨建負責人張瑞介紹。此外,園區還定期開展鏈上支部活動,通過創建“黨員示范崗”“黨員紅旗手示范基地”等,以“小活動”撬動“大合作”,促進鏈上企業人才、技術、經驗共享,實現黨組織政治引領優勢向產業發展優勢轉化。
同時,海州工業園還通過建立健全“一條產業鏈、一個牽頭部門、一支招商隊伍、一個招商制度、一個推進計劃”的“五個一”招商工作機制,一抓到底,高效推進產業鏈招商。今年以來,園區開展走出去招商53次,請進來洽談107次,對接洽談企業103家,與68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截至目前,新引進簽約產業項目47個,總投資101.8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