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市開發區朝陽街道,街區蓬勃發展的新面貌、蔥郁的綠意與村民舒展的笑顏,共同繪就了一幅生動的鄉村新畫卷。市開發區“一更新兩整治三提升”行動開展以來,該街道聚焦人居環境提優、公共配套提檔、鄉村管理提質,累計投入4800余萬元實施122個提升項目,通過村莊整治、土地利用、產業發展“三位一體”協同推進,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村莊的變化,村民感受最深切。“雜物堆變小游園,晚飯后散步特別舒心,連器材種類、路燈位置都聽了我們的意見。”西莊村王大爺指著新落成的場地,笑意盈盈。據了解,朝陽街道以“拆違建、清垃圾、治河道、鋪管網、改道路”五大工程為抓手,累計拆除違建120處,清理亂堆放370余處、垃圾2300余噸。新建污水管網5.6公里,完成1.9萬平方米道路“白改黑”,疏浚河道溝渠6.1公里。沙集村將亂堆亂放區變身為集黨建、健身、童趣于一體的口袋公園;西莊村則將2200平方米的垃圾堆放地,改造為擁有60個停車位、450平方米健身廣場和970平方米綠化帶的復合空間。這些公共空間整治舉措不僅重塑了鄉村肌理,更通過“共謀、共建、共管”激發了村民參與熱情。
朝陽街道產業發展同樣勢頭強勁。韓李村盤活廢棄的3000平方米紅磚校舍,打造“六月花”團建基地。街道整合韓李黃桃、朝東凍梨、尹宋葡萄、張莊櫻桃等特色資源,串聯太白澗景區、村史館、自在苑民宿,推出“吃住游玩”一體的特色研學路線。“桃花游覽季”、傳統廟會、“四季村晚”、村BA籃球賽等活動輪番登場,形成“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亮點”的文旅矩陣,旺季日均吸引游客超2000人次。“旅游火了,小生意跟著旺!”游覽季期間售賣冷飲的李大爺樂呵呵地說,生意好時一兩天就能賺上千元。核心區“朝陽城市生活廣場”主體已建成,未來將打造一站式社區商業中心。
強基礎、促就業成效實實在在。沙集村整合廢舊廠房,引入社會資本建設小微工業園,一期投入600萬元升級8000平方米廠房及配套,二期計劃新建1.2萬平方米廠房,目標直指“集體增收、企業增效、群眾致富”。馬山村依托生態資源,建成1200平方米設施完善的房車露營基地。“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差,還能照顧家里。”在沙集村新建蔬菜加工廠找到穩定崗位的小陳滿意地說。
當前,朝陽街道朝陽大道正加速建設,未來將成為連接景區主要入口的通道,集成旅游交通、生活出行與形象展示功能。同步規劃的50畝花卉基地與低密住宅項目,將進一步打通區域交通脈絡,激活文旅與商住價值,為區域發展注入新動能。同步,朝陽街道加快推進尹宋黨群文化服務中心、新縣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項目,將集成多功能活動空間。“功能齊全,以后活動更豐富,鄰里關系更熱乎。”新縣社區的趙阿姨充滿期待。黨建陣地與民生工程的同步推進,讓基層服務更貼心、治理更有效,筑牢了黨群同心、幸福共享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