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公路學會旅游交通工作委員會公布“2025年度美麗公路項目”名單,我市申報項目“石梁河水庫環湖路”憑借獨特的旅游價值與通行體驗入選,這也是我市第二條“國字號”美麗農村公路。
近年來,市公路部門始終圍繞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總目標,積極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全市基本形成了密度合適、技術等級結構合理,覆蓋較為完善的農村公路網絡布局。
■科學規劃引領
筑牢農村公路建設根基
為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我市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加強“四好農村路”建設、養護的文件,全市“三縣一區”全部完成省政府“四好農村路”示范(達標)縣創建。2021年—2024年,全市共完成農村公路投資34.8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564公里,改造橋梁139座,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3508公里,實現農村公路路況水平和通行環境根本性好轉。
目前,我市農村公路總里程11044公里,縣道2123公里,鄉道4443公里,村道4478公里,整體占全省的7.8%。全市通行政村雙車道四級路覆蓋率達到100%,規劃發展村莊四級路覆蓋率達到100%,通自然村硬化路覆蓋率達到100%,鄉鎮和建制村通鎮村公交覆蓋率均達到100%,有力支撐了連云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村住房條件改善。
■規范管理提效
構建農村公路治理新格局
市公路部門按照“縣道縣管、鄉村道鄉村管”的原則,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制,建立“精干高效、專兼結合、以專為主”的管理體系。同時,積極探索農村公路“路長制”組織體系建設,成立市農村公路“路長制”領導小組,制定并印發《連云港市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實施農村公路“路長制”;印發連云港市農村公路“路長制”會議制度等4項制度,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制,大力推行縣、鄉、村三級路長制,配齊鄉村道專管員;強化一線調研,選取東海縣、贛榆區、灌云縣、灌南縣鄉村路長案例,配合省級開展“路長談路”活動。在地方政府主導和各部門“齊抓共管”下,實現了農村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高,和治理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精細養護賦能
織密農村公路安全暢通網
目前,全市1萬多公里的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縣道、鄉村道年均養護工程比例不低于6%、5%,中等及以上農村公路占比不低于85%,實現了“有路必養、養必到位”的要求。依托智能化傳感設備,全市完成農村公路自動化檢測10427公里,具備檢測條件路段的自動化檢測率達100%。經檢測農村公路PQI值達81,縣道優良路率達83%,鄉村道優良路率達78%,整體實現了服務“鄉村振興”發展要求。
同時,市公路部門結合日常養護巡查,持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及時完善農村公路安防設施,保障農村公路安全暢行;以“公路醫生進鄉村”等專項行動為載體,針對臨水臨崖、急彎陡坡等關鍵路段,整治路段200公里;加強橋梁安全運營管理,出臺市級農村公路橋梁整治工作方案,對農村公路橋梁進行全覆蓋排查整治;深入實施農村公路橋梁“消危”行動,實施農村公路危橋視頻巡檢制度,現存危橋完成高清攝像頭、數據傳輸設備安裝。目前,全市農村公路的存量危橋處置率達100%,通車運行中的三類及以上橋梁占比實現100%。
■智慧運營增效
鋪就農村惠民致富路
當前,正值贛榆區的藍莓大量上市,在贛榆區班莊鎮藍莓種植基地,當地果農依托石梁河水庫環湖路,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優化果品,打造脫貧攻堅大產業,并打響“藍莓之鄉”名片。同時,歡墩埠村當地負責人介紹:“全村油蟠桃種植約160畝,畝產值達4000斤以上;藍莓種植約100畝,畝產值達2500斤。”多虧政府修建了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大大縮短了枝頭水果到市區餐桌的距離,極大改善了果農的生活條件。
隨著我市農村地區交通條件不斷完善,市公路部門不斷創新探索“公路+產業+生態+旅游”融合發展新路子,借助農村公路高效的集散運輸網,贛榆區城頭鎮大力發展稻蝦養殖3000畝,石梁河勝泉村種植葡萄3000余畝,栽植品種30余個,打響“蘇北吐魯番”品牌。這些道路在改善農村出行條件、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的同時也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致富樣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