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代表共提出議案建議190件。這些議案建議集中反映了社會關切和群眾期待,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也體現了人大代表飽滿的政治熱情、強烈的使命擔當和深厚的為民情懷。經各方共同努力,2023年政府系統承辦的建議按時辦結率100%,網上答復率100%。
市政府及各承辦單位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工作創新,落實有效舉措,優質高效做好辦理答復。通過建議辦理,一大批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有力促進了年度重點任務落實,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綜合經濟方面,代表們圍繞企業培育、產業發展、配套服務等提出相關建議42件,如陳普寬代表提出《關于推進我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融資的建議》等,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制定出臺《連云港市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連云港市專精特新企業融資促進方案》,設立規模30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實施優質企業精準培育。強化金融信貸支持,金融機構對40家擬上市掛牌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累計授信32.5億元,放款27.3億元。召開全市“智改數轉網聯”工作推進會,市縣聯動舉辦10余場專題活動,中遠海運特種裝備成功獲批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出臺促進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20條舉措,全市新增市場主體13.25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4.1%。
城建交通方面,代表們圍繞停車管理、擁堵治理和公交體系完善等提出相關建議48件,如曹家凱代表提出《關于解決洪門路交通擁堵問題的建議》等。我市強化系統思維,深化專題研究,統籌推進實施。持續推進市區交通擁堵治理,全面完成徐新路與丹霞路等17個交叉口改造。完成高鐵站站前廣場改造、設置網約上客區、合并公交發車區等18項措施,為群眾創造安全、便捷、舒心的出行環境。停車管理方面,有效盤活資源,堅持數字賦能,持續推進智慧停車。去年新建12個經營性停車場(2350個停車泊位),新增路內停車泊位1800個、夜間停車泊位150個、限時停車區域5處。已完成市區37條道路約1萬個臨時停車泊位的標準化改造和智能化建設,搭建智慧停車運營中心,投資5000萬元打造城市級智慧停車綜合管理平臺,有效緩解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
生態環保方面,代表們提出相關建議7件,如趙坤代表提出《關于加快企業環評審批流程、合理優化環保VOC配額的建議》等。對此,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生態環境持續向好。2023年PM2.5濃度32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6,22個國考斷面20個達Ⅲ類,優Ⅲ比90.9%,同比改善4.5個百分比;45個省考斷面42個達Ⅲ類,優Ⅲ比93.3%,達省定考核目標。印發實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工作程序規定》,大幅壓縮并統一審批時限,重大項目基本做到公示期滿當日出批文。全市完成建設項目環評審批427個,546個重點項目完成環評手續492個,完成率90.1%。
民生事業方面,代表們圍繞教育、醫療、養老服務、就業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議76件,如李春陽代表提出《關于加快教師交流推動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建議》等。市級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優化資源配置,與年度民生實事項目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各相關部門結合實際協同推動落實。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新改擴建中小學校、新教師招聘等有序推進,義務教育學校骨干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力度加大,接續努力建設家門口的好學校。有序提升醫療衛生設施水平,市一院開發區院區建成投用,市中醫院中醫綜合能力提升工程檢驗綜合樓已投入使用,市疾控中心異地新建項目完工。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17個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和6個基層衛生人員實訓基地,實施鄉、村醫生進修項目。扎實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編制《市區“十四五”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改造提升4個標準化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城市街道全覆蓋。全年完成困難老人居家(家庭)適老化改造2258戶,改造提升110個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26個社區助餐點項目,為18萬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門服務。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