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第44084號提案的答復
張洲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提升城區供氣水平的提案收悉,經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位于江蘇省東北部,緊鄰秦嶺—淮河線(北緯32°–34°)北側,但因歷史及政策限制等因素我市不在國家強制集中供暖范圍,沒有強制集中供熱相關法規依據,城市集中供熱以工業供熱為主,居民集中供熱規模較小,全市只有主城區發展了小規模的居民集中供熱,存在市場狹小、投資不足、業務盈利難等問題,多數群眾取暖主要采取電空調、分戶燃氣爐等采暖設施來滿足需求。專業條線方面市發改部門牽頭負責工業供熱管理,住建部門牽頭負責民用集中供熱事項。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引導國資整合優化管網資源。主城區現有7家集中供熱企業(包含熱網運營),近年來,市區供熱企業持續做好冬季集中供熱工作,居民集中供熱總體平穩,但存在市場小、投資少、盈利難等問題。當前國企深化改革明確提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國企增加民生領域公共服務有效供給,加強國企在城建、港口、水電氣熱等公用、民生領域的布局”,逐步整合優化供熱管網,如田申、新城熱電先后因資金虧損等退出供熱市場,市政府、市住建部門牽頭市政公用有限公司接手東部城區集中供熱業務;市發改、國資部門推動交控集團積極布局LNG新能源產業,在灌云縣臨港產業園建設4萬立方LNG儲配站項目及LNG輸送管網的建設等。逐步加大供熱管網建設規劃、用地、環評等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國資整合優化供熱管網資源,加快推進長距離主干供熱管網建設和互聯互通,積極提升集中供熱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是降本增效積極拓展用氣資源。對照《全市工業企業降本增效若干措施》《關于印發2025年連云港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任務清單的通知》等工作要求,積極做好基礎要素保障,持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積極配合發改部門定期監測對比全省水氣等主要生產要素成本,適時公布價格數據,引導企業嚴格甄別核減不合理成本支出,激發提升并強化內部管理、深挖降本潛力,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指導、引導管道氣企業多渠道采購,尤其協同下游合理規劃用氣計劃更多爭取合同內管輸氣指標,通過儲備設施、遠期合同等方式增加儲備氣源,多渠道壓低工期成本,如牽頭協調連云港新奧燃氣聯合灌云昆侖、連云港昆侖、中海油、中石油10年期長協、陜西煤層氣等資源方實現多渠道采購,降低采購成本0.3-0.5元不等;同時督導管道燃氣企業加大中高壓管網投資,做好管網優化建設,為用氣資源拓展做好基礎性工作。
三是強化布局推進煤熱聯動機制。強化市內煤炭資源布局和供應,持續優化用熱產業空間布局,在居民用暖較為穩定情況下,鼓勵引導工商業用戶向熱源點集聚,逐步形成規模效應,加快推進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指導督促城建集團、交控集團等國企加大與源頭煤礦及海外煤礦合作力度,提高煤炭供應量,強化煤炭等能源供應。加大各類政策扶持力度。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供熱企業新增產能和技術改造資金支持力度,支持煤熱價格聯動政策,2025年2月和4月,發改部門先后發布了《市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市區工商業供熱蒸汽銷售價格的通知》,根據煤炭價格及時調整工商業供熱價格;不斷優化熱源點布局,擴大集中供熱覆蓋區域,支持新海發電等熱源點擴大供熱能力和跨區域供熱,為符合條件的供熱管網項目協調用地、用能等指標,不斷滿足工商業及居民用熱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局將聯合市發改、國資等部門,構建常態化會商協同機制,立足自身職能,指導、監督好市屬國有企業及行業部門,不斷優化供用氣資源高效配置,持續推進供熱片區熱源點科學合理布局,著力提升區域供熱基礎設施配套能力,進一步擴大產業集聚優勢,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共贏,不斷推動我市城區供氣水平高質量發展。
連云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5年7月14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