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第5086號建議的答復
徐德強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央地聯合推動連云港建筑業發展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建筑業是我市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具有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但最近幾年,受疫情及宏觀政策變化、房地產市場下行等因素影響,全市建筑業出現增長后勁不足、本地企業市場占有率下滑、高質量發展基礎不牢固等問題。為此,我局先后提請市政府印發《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連政規發〔2024〕5號)、《關于加快推進連云港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連政規發〔2023〕2號)等文件,從多個方面推動本地建筑業發展:一是引導改變我市建筑業企業以房建為主的單一結構模式,推動本地企業向“高精尖”方面、大型基礎設施領域發展,攻堅公路、橋梁、港口航道等高端市場;二是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與本地信用良好的建筑業企業融合發展,為企業提供“綠色通道”優質服務;三是通過搭建合作平臺,支持鼓勵本地建筑業企業與央企、市外大型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鼓勵支持聯合體方式投標。特別是針對聯合體投標,明確“各縣區、部門在年度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計劃中明確5000萬元及以上的項目中一定比例的項目或標段,支持建筑業企業在滿足相關資質要求基礎上,采用聯合體方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投標,且聯合體成員單位工作量要達到一定比例”,期望本地建筑業企業可以通過與大型國央企的聯動,學習先進經驗,加快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助力本地企業發展壯大。
通過一系列扎實舉措,我市央地聯合取得一定成效。在工程建設領域,2022年9月,省住建廳、灌南縣委縣政府、省委駐灌南縣鄉村振興工作隊共同舉辦了江蘇優勢建筑企業與灌南縣建筑企業結對幫促簽約儀式,10家江蘇優勢建筑企業與灌南縣10家建筑企業現場簽訂了結對幫促協議、建立了“3+N”推進機制。目前已開展聯合投標2對,分包合作4對,技術更新與技術交流合作2對,人才交流4對。在交通建設領域,目前也已在本地大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領域,推進支持投標人采用聯合體方式進行投標。如:總投資5.7億元的徐圩港區疏港航道整治工程徐圩船閘工程經有關部門研究同意,允許投標人以聯合體方式進行投標。
雖然部分縣區和行業在推進聯合體投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從市場占有率看,聯合體占比較低。目前江蘇省建筑工人管理信息服務平臺中共有在建項目165個,其中EPC項目共24個,本地僅1個。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市場規模萎縮,項目數量減少,導致聯合體機會降低;二是國央企對聯合體投標熱情不高,建筑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兩個以上不同資質等級的單位實行聯合共同承包的,應當按照資質等級低的單位的業務許可范圍承攬工程”,加之各縣區又未明確具體的聯合體投標鼓勵政策,導致國央企對聯合體投標的意愿并不強烈;三是文件中明確5000萬元及以上的項目中一定比例的項目或標段要通過聯合體方式,但是各縣區、城建控股等企業在招標環節,并未落實相關要求。您提的建議對于扭轉當前全市建筑業形勢、推動本地企業走出行業低谷具有極重要的參考意義。
下一步,我局將以此次建議為契機,積極推進以下工作:
一是總結推廣灌南模式。系統總結灌南在建筑業幫扶合作方面的先進經驗,進一步拓展其示范效應和實踐成果。同時,加強對省住建廳匯報爭取,依托并發揮省、市兩級建筑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與行業組織優勢,搭建高層次、常態化的建筑企業交流合作平臺,常態化推動我市企業與國內、省內優勢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簽訂實質性聯合發展協議,全面提升我市建筑業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二是協同推進聯合體投標。組織發動城建、交控、農發等國有招標企業,在招標環節明確要求聯合體投標。組織相關人員赴蘇州、揚州、宿遷等地調研學習,鼓勵縣區政府出臺建筑業發展扶持、聯合體招標等方面相關政策,出臺實施細則。
三是擴展提升企業競爭力。發掘本地企業優勢,扶持一批專攻勞務市場的勞務企業,引導一批“專精特新”的專業承包企業,強化人才培養和儲備,提升本地建筑業企業競爭力,變被動為主動,將原有的依托國央企的聯合體模式,逐步轉變為讓國央企必須依托我市企業才能進入連云港市場。
連云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5年7月16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