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府文件> 失效文件
            索 引 號 k12498411/2009-00175
            發布機構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 2009-08-19
            標 題 市政府關于印發連云港市新材料產業振興規劃綱要的通知
            文 號 連政發〔2009〕113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連云港市新材料產業振興規劃綱要》已經市十二屆政府第十五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印發,請認真遵照執行。
            時 效 有效 文件下載

            市政府關于印發連云港市新材料產業振興規劃綱要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連云港市新材料產業振興規劃綱要》已經市十二屆政府第十五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印發,請認真遵照執行。


                         二○○九年八月十九日

            連云港市新材料產業振興規劃綱要

            新材料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的基礎和先導,具有技術高度密集、研發投入高、產品附加值高、應用范圍廣等特點。振興新材料產業,有利于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引導我市新材料產業更好更快發展,特制定本規劃綱要。

            一、發展現狀

            (一)產業概況。

            1.產業集群初步形成。2008年底,全市擁有規模以上新材料企業107家,實現銷售收入72億元。已形成以硅資源深加工為主,復合材料、電子封裝材料等相關配套產業共同發展的特色產業。我市是國內最大的環氧模塑料生產基地,環氧模塑料系列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國內第一;中復神鷹公司立足自主創新,建設國內最大碳纖維生產基地;東海縣擁有硅材料加工企業近400家,產品有石英玻璃管、硅微粉、晶體切片、碳化硅等十幾個系列百余個品種,其中硅微粉、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原料產量已占到全國的80%以上,壓電石英晶體產量占全國的60%以上,硅資源深加工產品市場覆蓋全國,出口德、韓、日、美、巴西、荷蘭、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2.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全市新材料產業現有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6家,占全市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總數的40%;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的檢測中心1家;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6家;同時擁有省集成電路封裝用環氧模塑料、省新型復合包裝材料、省新型藥用包裝材料、省石英材料、省樹脂基復合材料等一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近年來,爭取重大成果轉化項目5項,占全市重大成果轉化項目總數的31%

            (二)存在問題。

            1.產業層次有待提升。硅資源加工材料多為初級產品,高附加值產品比重較低,受技術、設備等因素的限制,我市多數企業不具備深加工產品的能力,導致高端產品需要大量進口。從產業鏈來看,應用于信息產業的硅材料仍處于產業鏈低端,有待進一步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延伸產業鏈。

            2.組織結構有待優化。盡管目前已經擁有一批骨干企業,但多數企業規模較小,缺乏技術創新和深加工能力,產業層次相對較低,多數產品為低端產品且同構現象嚴重,企業之間存在無序競爭。眾多企業沒有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企業管理和經營模式不能適應現代產業發展的要求,影響了產業的整體效益和競爭力。

            3.研發投入有待加大。新材料產業屬于高新技術行業,需要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藝和生產裝備,但我市除了少數行業領頭兵由于每年研發投入較大、掌握核心技術、步入良性循環外,多數企業的研發投入則較少,部分企業甚至是零投入,產品處于初級加工或跟蹤仿制階段,缺少核心技術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拳頭產品,既浪費了資源、擾亂了市場秩序,又制約了行業發展。

            二、發展思路和主要目標

            (一)發展思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爭取產業核心領域實現突破,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實現骨干企業快速發展。促進產業園區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產業集聚優勢,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國內一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重點發展復合材料、電子信息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新能源材料以及化工新材料等。

            (二)主要目標。2012年,全市新材料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年均增長42%。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達到150家,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7家,培育年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的企業1家,20-50億元的企業1-2家,10-20億元的企業5-6家。

            三、重點任務

            (一)重點發展五大產業。

            復合材料。加快開發玻璃鋼成套設備、大口徑高壓環氧玻璃鋼管道,大力發展CFRP(碳纖維復合增強材料)等高性能復合材料。發展芳綸與聚砜、高強高模聚乙烯、聚苯硫醚等特種纖維。提高PAN基原絲質量,加快高強高模、大絲束碳纖維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發展碳纖維預浸料及下游產品,拓寬碳纖維在建筑、交通運輸、重大裝備等領域的應用。

            電子信息材料。大力開發大規模應用于集成電路和板材的多晶硅材料、單晶硅材料、電子封裝材料、電子芯片和太陽能電池硅片切割用材料、半導體照明材料、綠色電池用材料以及光纖預制棒等。發展高純結晶硅微粉、熔融硅微粉、活性硅微粉、超細硅微粉、微米球形硅微粉、超純碳化硅微粉等產品。延伸高純壓電晶體加工產業鏈,開發高純度高Q值壓電晶體、人造晶體純Z區棒材、高純水晶方片和圓片、SMD表面貼裝器件,以及高頻、高穩定度、微型、綠色節能石英晶體諧振器頻率片等產品。

            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發展高純超細石英玻璃原料、濾紫外線透明石英玻璃管、金鹵燈用石英玻璃管、UHP燈用石英玻璃管、激光器用透明石英玻璃管、彩色石英玻璃管、無臭氧石英玻璃管、大口徑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坩堝和器皿等產品。鼓勵發展超高純石英玻璃原料、半導體用超大口徑石英玻璃管、大口徑及超大口徑石英玻璃坩堝等高端硅材料及制品。發展高端硅微粉、高純碳化硅微粉、高親水性6H碳化硅微粉等,拓展硅微粉與碳化硅微粉的應用領域。

            新能源材料。重點發展太陽能級硅材料,鼓勵發展燃料電池新型催化劑和電解質膜、儲氫材料、發電設備專用材料等產品。

            化工新材料。開發硅橡膠、硅樹脂等有機硅材料,氟橡膠、氟樹脂等有機氟材料,特種工程塑料、聚氨酯、聚烯烴材料、膜材料等產品。重點發展對(鄰)苯二酚、山梨醇等系列產品及衍生品。

            (二)建設兩大產業基地。

            連云港新材料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推動連云港新材料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按照“一體兩核三軸多園”進行產業布局。“一體”就是將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及空間布局全部納入新材料基地整體規劃,統籌安排、有機銜接。“兩核”,一是以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主體的新材料基地東部核心區。重點發展新能源材料、電子信息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等;二是以東海縣為中心的西部核心區。重點發展高純硅微粉、高純壓電晶體、碳化硅、高純晶體硅、新型電光源及石英制品等。“三軸”,重點圍繞三個中心軸線進行產業布局,一是東海縣硅產業發展軸,二是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部發展軸,三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部發展軸。“多園”,根據不同產業特性,本著產業集聚、集約發展的原則將基地分為多個園區進行建設。推動新材料產業基地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建設。建設新材料產品檢測中心、中試基地等,發展創業投資機構、咨詢服務機構等,建設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研發實驗室、石英玻璃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機構,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國家火炬計劃東海硅材料產業基地。根據不同園區的產業特色,錯位建設多個產業園區。以東海縣城為中心,整合牛山鎮、開發區、石榴鎮工業園、駝峰工業園,建設包括東海硅產業公共服務中心、技術研發中心、會展中心及物流中心的硅產業綜合加工服務園區;以平明鎮太平洋工業園為中心,整合平明太平洋工業園、平明鎮工業園,建設以生產加工優勢產品、高精尖產品、高附加值產品為主的硅產業精深加工生產園區,并作為國家硅材料產業示范基地的核心組成部分。建設以硅微粉和碳化硅微粉產品為主的浦南硅產業園;以石英晶體產品為主的曲陽硅產業園;以石英玻璃制品和新型電光源為主的安峰硅產業園;以石英玻璃原料為主建設房山硅產業園;以新型電光源為主的白塔埠硅產業園;以生產熔融石英、硅砂、石英粉等石英玻璃原料為主的洪莊產業園等不同類型的硅產業園(硅園)。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項目招引。利用資源優勢,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實施大項目引進戰略,主動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圍繞產業鏈進行招商,在產業鏈的關鍵環節率先突破,從而帶動產業發展。加強與下游產業制造商的合作,吸引資金、項目、技術和人才,延伸產業鏈。對于關鍵環節的投資者,從戰略高度予以扶持,促進其率先發展,搶占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二)促進產業集聚。以國家火炬計劃東海硅材料產業基地和連云港新材料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為基礎,吸引新建企業特別是高科技新材料企業入園發展,引導現有企業向園區集中,在此基礎上,以重點骨干企業為龍頭,招引相關配套企業,促進產業鏈的形成,打造具有專業化、特色化的產業集群。

            (三)加大扶持力度。積極爭取國家、省層面的各項政策和資金扶持,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新材料產業領域。市設立的專項引導資金,對重大工程、重點支柱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優先扶持,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鼓勵骨干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及產品結構調整,通過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引導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加大技改投入,促進產業升級。

            (四)增強創新能力。發揮產業優勢,采取多種方式,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的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大力推進產業創新平臺建設,鼓勵企業建設各級技術中心,支持相關企業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依托企業技術中心,建設行業共性技術創新平臺,為相關企業發展服務。加強科研資源的合理配置,鼓勵建立科研設備、科技資源、科技數據等共享機制。組織各種形式的聯合開發隊伍,解決單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大力培育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為新材料企業發展提供服務和配套支撐。

            (五)培育龍頭企業。在現有企業中,選擇主業突出、擁有核心技術、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企業作為行業重點企業,采取財政扶持、稅收減免、人才培育、推動上市等措施,進行重點扶持,逐漸培育成為行業龍頭企業。同時,突出扶優扶強,鼓勵企業通過資金注入、品牌運作、技術輸入、管理參與等方式,進行跨地區、跨行業的兼并重組,實現強強聯合,集聚優勢資產,實現低成本擴張,提高產業的組織化程度和集約化經營水平。

            (六)實施品牌戰略。引導市場占有率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競爭優勢明顯的重點企業,推動自主品牌建設,提升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建立和完善品牌評價體系,加強品牌保護和宣傳,通過會展、網絡、公共平臺等多種形式和渠道,擴大我市新材料品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培育國家、省名牌產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鼓勵企業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的制定,支持和鼓勵企業采用國際先進標準。

            五、規劃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市新材料產業振興聯席會議制度,由市政府領導牽頭,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按照責任分工,加大產業組織協調力度,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確保振興目標的實現。各地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體制。

            (二)注重規劃引導。在本規劃的基礎上,加強與國家、省、市其他產業規劃綱要的銜接,各地可結合本地實際編制相關產業規劃,通過規劃引導產業布局,培育特色產業。

            (三)強化人才支撐。支持企業引進高端人才,培養高技能人才,構建多層次人才體系,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營造人才脫穎而出的發展環境。

            (四)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發揮相關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行業服務,引導企業進行管理創新,逐步形成制度、技術、管理同步創新的內生機制,加強行業自律和內部協調,制止同行企業無序競爭。

            附件:1. 關鍵技術

                  2.重點項目

                  3.工作分工


            附件1

            關鍵技術

            1.PAN原絲及高性能碳纖維生產技術

            2.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系統集成設備生產技術

            3.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系統生產技術

            4.6微米及以下超細硅微粉生產技術

            5.納米硅微粉生產技術

            6.碳纖維的預浸料強迫預浸及在線檢測技術

            7.高純碳化硅微粉體材料生產技術

            8.單晶硅、多晶硅生產技術

            9.硅產品廢品提純再利用技術

            10.硅產品節能改造技術

            11.環氧模塑料產業化技術

            12.綠色環氧模塑料生產技術

            13.風力發電葉片及其他關鍵零部件生產技術

            14.高純石英玻璃原料生產技術

            15.高性能氨綸絲生產技術


            附件2

            重點項目

            1.多晶硅、單晶硅系列項目:陽光晶源公司年產2600T多晶硅錠及1000T單晶硅棒生產項目、晶能硅業公司年產銷3000噸太陽能多晶硅錠項目(一期)、維德硅材料公司年產200噸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鼎宸光電科技公司單晶硅片項目(一期年產3000萬片)、中彩科技公司年產1000噸多晶硅項目(一期)

            2.佳宇電子公司年產3000萬片太陽能硅片切割項目(二期)

            3.中能硅材料公司年產1500噸高檔石英砂項目

            4.神特新材料公司年產1000噸高強高模聚乙烯項目

            5.宏業太陽能鍍膜材料公司年產2000噸高純二氧化硅光學鍍膜材料石英管項目

            6.中復神鷹公司年產1萬噸碳纖維項目

            7.吉必盛硅材料公司年產1.2萬噸白炭黑生產項目

            8.迎雁新材料公司年產1000萬平方米碳纖維預浸料項目

            9.樂園新材料集團太陽能光伏電池切割用碳化硅微粉生產項目


            附件3

            工作分工

            序號

            工作任務

            牽頭單位

            參與單位

            1

            組織實施技術改造專項,實施技術攻關,推動企業技術進步

            市經貿委

            市發改委、市財政局

            2

            加大財稅扶持

            市財政局

            市經貿委、市發改委、市國稅局、市地稅局

            3

            建立產業技術聯盟,加強產學研合作,建立技術平臺

            市科技局

            市發改委、市經貿委

            4

            加強節能減排

            市經貿委

            市環保局

            5

            構建多層次的融資體系,拓展融資渠道

            市經貿委、人行連云港中心支行、市金融辦

            市財政局

            6

            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

            市經貿委、市國稅局、市地稅局


            7

            引進高端人才,支持企業引進科技人才

            市人事局

            市發改委、市經貿委、市科技局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成在线人AV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 |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а√天堂中文官网8|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 性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午夜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中字| 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