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08-00164 | ||
發布機構 |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2008-01-22 |
標 題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認真貫徹實施突發事件應對法的通知 | ||
文 號 | 連政辦發〔2008〕11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應對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突發事件應對法的公布實施,對于規范突發事件應對活動,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控制、減輕和消除突發事件引起的嚴重危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
時 效 | 根據《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18年市政府規范性文件清理結果的通知》(連政辦發〔2018〕167號),此文件已宣布廢止。 | 文件下載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認真貫徹實施突發事件應對法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應對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突發事件應對法的公布實施,對于規范突發事件應對活動,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控制、減輕和消除突發事件引起的嚴重危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縣區、各部門要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切實加強對突發事件應對法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加強協調配合,確保突發事件應對法各項規定得到貫徹實施。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認真貫徹實施突發事件應對法的通知》(國辦發[2007]62號)精神,經市政府批準,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突發事件應對法的學習培訓。各縣區(開發區)、各部門負責同志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認真學習突發事件應對法,并通過專題講座、報告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組織好本地區、本系統、本單位的學習活動。市人事部門要將突發事件應對法納入公務員培訓范圍;市司法行政部門要將突發事件應對法列入“五五”普法工作要點,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市、縣(區)行政學院(校)舉辦有關領導干部培訓班、研討班時,要將突發事件應對法納入學習內容;市教育局要把應急知識納入各級各類學校安全教育內容,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年內,各縣區、各條線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培訓工作力度,確保從事應急管理工作的人員至少輪訓一遍,重要部門和單位的人員,要實現全員培訓。
二、推進應急管理機構建設。今年上半年,各縣、區(開發區)要建立健全應急管理辦公室,配備專門人員,保證經費開支,確保有機構負責、有人員辦事、有經費保障。市各部門和單位,要按照便于協調配合、便于開展工作的原則,成立應急管理辦公室或明確相關職能處室履行應急管理職責,明確分管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黨政辦公室要加掛應急辦牌子,明確分管領導,確定責任人員,確保職能到位。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要落實應急管理工作責任人。6月底前,各級、各條線要層層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工作網絡,并將分管領導、責任處室、責任人完備的聯系方式逐級上報,健全全市應急管理機構。
三、完善應急預案體系。一是進一步完善細化重點部門和重點行業的應急預案。切實加強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機構,供水、供電、供氣等生命線工程,化工、能源、運輸等重點企業或部門,旅游、節慶等重大活動應急預案制定工作。已經制訂應急預案的要根據情況變化及時修訂完善,進一步明確責任,明確措施,做到具體實用。二是提高預案質量。根據應急管理工作實際,對照突發事件應對法要求,各預案牽頭部門6月底前要做好現有預案補充、修訂和完善工作。應急預案要職責清晰、簡明扼要、便于操作,突出做什么、怎么做、誰負責,明確各類突發事件的防范措施和處置程序,增強針對性、操作性和實用性。三是擴大預案覆蓋面。按照條塊結合、屬地管理要求,圍繞應急預案“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網格化、全覆蓋”目標,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基層單位”,確保到2008年底,所有街道、社區、鄉村和各類企事業單位基本完成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實現應急預案全覆蓋。
四、加強預案演練工作。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第29條規定和連政傳發[2007]97號通知要求,各縣區、市各有關單位要認真組織實戰性強、群眾廣泛參與的綜合演練和專項演練。市專項預案和部門預案原則上每兩年演練一次,各預案牽頭單位要于3月10日前制定本年度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并針對本系統、本單位應急工作實際,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應急演練。各縣、區政府要認真組織本轄區內應急預案演練工作。通過應急演練,達到檢驗和完善預案、培訓隊伍、明確職責、熟悉程序、進一步提高應急處置水平的目的。市應急辦負責指導協調、督查推進工作。
五、抓好隱患排查與整改工作。各縣區、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置的要求,對各類突發事件風險隱患定期進行細致排查,全面準確掌握風險隱患的種類、數量和分布狀況,分門別類建立風險隱患數據庫。對危險源、危險區域、安全隱患要落實防范措施,加強動態監管,及時進行整改,確保事故隱患整改率達到98%以上,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市、縣重大危險源監管平臺建設。
六、加強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和預測預警工作。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和連政辦發[2007]97號通知要求,突發事件發生后,縣、區政府要立即采取措施,開展救援和處置工作,并向上級政府報告。縣、區政府和市有關部門、單位要建立健全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制度,規范信息報送內容和方式,落實責任,拓寬渠道,明確專人負責突發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報送,做到經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市公安、安監、衛生、水利、氣象、海洋與漁業等部門要建立監測預警系統,完善部門聯動的信息共享機制,為妥善應對和有效處置突發事件提供信息支撐。
七、積極推進應急平臺建設。認真落實市應急平臺建設三年規劃,年內建成市應急平臺視頻會議系統,各縣、區政府完成應急平臺建設方案編制工作,2009年上半年實現市、縣(區)應急平臺互聯互通。計劃與市應急平臺聯網的公安、消防、氣象、安監、海事、水利、衛生、林業等首批8個單位,要加強各自系統應急平臺建設,重點整合視頻監控資源,建立預案庫、專家庫、案例庫等數據庫,整合各類基礎信息資源,并于年內與市應急平臺實現互聯互通,顯著提高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
八、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相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加強抗洪搶險、抗震救災、森林防火、海上搜救等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今年上半年,市防汛防旱、海上搜救、護林防火、抗震救災、核應急等專項指揮機構都要進一步完善專業或半專業應急隊伍建設。各縣區及重點鄉鎮要組建具有一定人數、配備必要器材的應急救援組織,基層企事業單位要組建本單位的應急搶險隊伍。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在動員群眾、宣傳教育等方面作用,加強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建設,逐步建立社會化應急救援機制。年內要成立市應急管理專家組,充分發揮應急管理專家的咨詢與輔助決策作用,提高突發事件的科學處置水平。
九、落實應急管理經費保障。各級財政要按照現行事權、財權劃分原則,分級負擔公共安全以及預防與處置突發事件中需要由財政負擔的經費,并納入本級財政年度預算。縣區財政自2008年起要安排突發事件應急專項資金,對本級應急規劃編制、預案演練、科普宣傳、專家評估、培訓教育等項工作經費予以保障。研究建立政府、企業、社會投入相結合的多元化應急保障資金投入機制,適應應急隊伍、裝備、交通、通信、物資儲備等方面建設與更新維護的資金要求。
十、加強監督檢查。各縣區、各部門要加強對現行有關文件的清理完善工作,凡與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不一致的,及時修改或廢止。市應急辦要依法加強對有關單位貫徹實施突發事件應對法情況的監督檢查。市政府將于今年上半年組織市監察局、司法局、安監局、法制辦、應急辦等部門對各縣區、各部門、各重點單位貫徹實施突發事件應對法情況進行專項檢查。
各縣區、各部門要按照本通知精神,結合各自實際,制訂工作方案,落實關鍵措施,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認真做好突發事件應對法貫徹實施工作。對實施中的有關重要情況和問題,要及時報告市政府。
二○○八年一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