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府文件> 失效文件
            索 引 號 k12498411/2004-00217
            發布機構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 2004-07-30
            標 題 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工作的意見
            文 號 連政發〔2004〕165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為貫徹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大力推進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促進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的應用,推動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促進全市經濟快速崛起,根據國家、省有關文件精神,現提出如下意見:
            時 效 根據《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宣布廢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決定》(連政發〔2018〕11號),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文件下載

            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工作的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大力推進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促進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的應用,推動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促進全市經濟快速崛起,根據國家、省有關文件精神,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把信息化建設擺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信息化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對世界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社會等領域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產生重大而深刻的影響。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決策,培育和發展我市戰略優勢產業,搶占經濟社會發展制高點的必然選擇,是加強城市管理、社會管理,提高社會生產力和城市管理水平,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步驟。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信息化工作,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基本建成了以光纖傳輸方式為主的骨干綜合通信網和有線電視網;市場競爭機制逐步完善;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家庭上網全面推進,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率進一步提高;經濟、科技、教育、金融、稅務、物流、社會保障、口岸管理、行政審批等各領域信息化應用水平明顯提高。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取得進展,信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信息服務業快速增長。但是,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信息化建設中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因此,要充分認識信息化建設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中的主導地位、重要作用和歷史意義,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我市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和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二、明確我市信息化建設的原則

            我市信息化工作要根據“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適度超前、務實推進。要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形成政府主導、市場主體、企業主動的良性發展機制;堅持統籌規劃與分步推進相結合,在總體發展規劃指導下,確定分階段的推進目標;堅持體現水平和注重實效相結合,在體現信息技術先進性的同時,從我市發展的實際出發,注重信息技術應用的有效性。積極推進一批重點信息化應用工程,加強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各個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加快推進社區、公共服務和政府公務的信息化,加強信息化知識宣傳普及,營造良好的信息化發展環境,加快數字連云港建設步伐。

            三、突出抓好政務信息化建設,推進政府行政管理創新

            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明確,把電子政務建設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信息化工作的重點,政府先行,帶動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我們要以加快電子政務建設作為切入點,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的管理手段,提高政府的監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

            (一)加快電子政務內網建設。以新行政中心辦公大樓建設為契機,高標準構筑全市黨政機關系統內網平臺,完善已建設的市級機關公文傳輸網,盡快實現市與各縣(區)之間、市直機關之間辦公網絡互聯,建成連接市、縣(區)各級領導機關和各部門、各單位的專網。同時,加快部門內部局域網建設,內部網絡的建設要與辦公業務流程改造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公文處理電子化、業務管理智能化、信息管理網絡化。

            (二)進一步提高市政府公眾信息網水平。市政府公眾信息網是我市政府機關面向公眾的電子政務服務平臺,是政府聯系公眾的統一、規范的網上“窗口”,它既向世人展示連云港市的網絡形象,又為廣大市民、企業和投資者提供便捷的辦事通道。要繼續加大網站基礎平臺建設力度,整合政府現有網絡資源,建立全市政務信息公開制度,積極推進行政審批、政府采購、登記注冊、年度審檢、社會保障、市民辦事等項目上網運行,確保2005年底前實現外網受理、內網辦理、外網反饋的辦事機制。

            (三)建設和完善重點業務信息系統。為提高決策、監管和服務水平,逐步規范政府業務流程,維護社會穩定,嚴格按照國家、省統一進度要求建設完善辦公業務資源系統、宏觀經濟管理信息系統、社會保障系統和金關、金稅、金財、金盾、金審、金農、金質、金水、交通、工商、外經貿、教育、科技以及口岸、旅游等重要信息業務系統。

            (四)加大信息資源開發力度。盡快設計規范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加快建設人口、法人單位、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宏觀經濟四個基礎數據庫。推進各部門、各地區信息資源上網步伐。

            (五)加快建設電子政務CA認證中心連云港市分中心、市電子政務網絡數據服務中心和門戶網站運營管理中心。

            四、加大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力度,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一)大力推進工業企業信息化。在工業企業中積極推廣成熟的信息技術,如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企業資源計劃(ERP)等,將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及現代管理技術相結合,應用于企業的產品開發、生產、銷售、服務和管理的全過程,促進傳統工業流程及產品的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加快產品的升級換代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同時,通過確定一批試點企業,逐步加大引導力度,將信息化工作由重點企業向中小企業推進。

            (二)大力推進農業信息化。應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大力推進農業信息上網工程,進一步提高和完善信息資源建設、提升網站信息的發布和服務功能,積極引導農業企業、種養大戶和農村經紀人上網,引導他們運用現代化手段,獲得信息,取得效益。建立、健全農業信息網絡體系,加強農業各專業信息庫建設,為農戶提供農業新品種、農業生產技術、農產品和農資市場行情、農村經濟信息,發布分析預測性信息,推進信息進村入戶,促進農產品網上銷售,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五、大力推進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提高社會信息化水平

            (一)加快城市建設和管理信息化。有計劃有重點地建立以城市空間地理信息系統為基礎的國土資源、生態環境、交通客貨運輸、城市規劃、市政建設、人民防空、防災減災、文件檔案等信息管理系統,為城市的科學規劃建設、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加快建設城市的運行監控、災害報警、應急指揮領導決策服務系統。

            (二)推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旅游等社會公共服務領域信息化,提高城市的服務功能和文明程度。逐步建立完善的科教資源體系和數據庫、電子圖書館、電子檔案館、教育城域網和衛星電視教育網,積極推動遠程教育;推進“校校通”工程,加快普及校園網絡建設;加強氣象、環境保護、工商、財稅以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勞動力市場、人才資源和管理、文件檔案、新聞宣傳、旅游、文化娛樂等領域的信息化建設。

            (三)加快區域性國際商務中心信息平臺建設,大力推進電子商務。加快建設數碼港、數碼區,實施智能化工程,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快速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重點建設電子口岸信息系統,加快建設連云港口岸EDI電子數據交換中心,積極整合海關、國檢、口岸代理中介企業的網絡資源,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快速提升口岸信息化服務水平,加快網上“一站式”辦理步伐。結合金融、旅游、物流、房地產等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建立網上交易平臺,用數字化、網絡化的手段加快大流通、大市場格局的形成,推進我市“發展大物流”戰略的實施。

            (四)大力推進社區信息化。信息化是優化社區服務的有效手段,要以信息化示范小區為抓手,努力建成一批規范化的信息化小區,不斷推進社區信息化建設,應用信息技術提高社區勞動就業、幫困扶貧、助殘育幼、敬老養老、便民利民、法律援助等服務的水平,使信息化更加貼近群眾,讓市民真正感受到信息化帶來的各種便利和實惠。

            六、加快發展信息產業,提高產業競爭力

            (一)明確我市信息產業的發展重點。我市信息產業將重點發展特色信息產品制造業,專用計算機制造業、先進電子元器件行業、軟件和系統集成、電子信息服務業、信息咨詢服務業等,促進信息產業盡快成為我市的支柱產業之一。

            (二)鼓勵信息產業的集約化發展。集中力量扶持建設硅(信息)產業園,抓住省重點扶持蘇北的契機,充分利用市高新技術園區的優惠政策,招引信息產業項目進駐園區,逐步形成信息產業的集約化發展。

            (三)信息產品制造業。充分依托現有條件,積極開展硅資源高新化、產業化研究,發揮硅資源優勢,以硅微粉為中間產品,以發展集成電路封裝用環氧模塑料為重點,大力開發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向下延伸,拉長產業鏈。加大新型電子元器件產品結構調整力度,重點發展片式元件、功能模塊、傳感器等電子產品。發展專用型計算機、信息網絡接口儀器、網絡安全產品和GPS全球定位跟蹤系統,逐步將我市建成高水平的硅信息材料產業基地、新型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

            (四)軟件產業。重點發展嵌入式軟件、機關企事業單位辦公自動化、醫院管理信息系統、軍工企業ERP等應用軟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在國內市場占有一定份額的軟件產品。做好企業“雙軟”認證工作。積極建設軟件產業園。鼓勵引導民間資本投入軟件產業。

            (五)信息服務業。做好傳統信息服務業和現代信息服務業的同步發展。電信、移動、聯通、網通、鐵通、衛通、廣電信息服務的重點是為各種信息資源網的互聯及商用提供網絡平臺、多媒體信息服務。信息咨詢業,逐步由專業數據庫開發過渡到公用數據庫開發,形成數據庫群體;建成開放式數據庫網絡、中心數據庫及相應的計算機網絡系統。計算機應用服務業,在提高和改善計算機應用水平,擴大應用領域的同時,逐步向網絡開發、系統集成方向發展,創造條件建設市級開放式重點實驗室和計算機應用技術服務機構,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各類服務。

            七、加快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信息化發展進程

            (一)結合城市規劃調整和城市建設,搞好網絡規劃,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穩步建設電話網,加快發展無線網絡,適度超前發展寬帶接入網,加強網絡運營管理,促進互聯互通,提高資源利用率,構建面向寬帶化、智能化、多業務、可持續發展的通信網絡及系統支撐平臺,為信息化發展提供一個技術先進、安全可靠、功能強大、性能完善的高速公用互聯傳輸網。重點實施固話交換機擴容、無線市話擴容、ADSL和LAN端口擴建工程;完成G網、C網擴容和網絡優化工程;建設800M數字集群移動電話業務和“全球星”衛星通訊業務。

            (二)大力發展電視網絡。建設有線數字電視服務平臺,開展數字電視試播實驗,逐步把有線電視網絡由模擬向數字過渡。加快縣鄉村有線電視光纖聯網步伐,大力提高有線電視入戶比例。

            (三)加快臨港工業區、新行政中心區信息通信設施配套項目建設。配合道路改擴建工程,同步做好沿途管線的升級改造。鼓勵各通信運營企業、互聯網運營機構參與我市信息通信市場競爭,加大在我市的投資力度,保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每年都有較大投資規模。

            八、加強法制建設,創建良好的信息化建設環境和安全保障體系

            貫徹執行國家有關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有關法規,同時,結合我市實際,加快制定信息市場規范、信息統計體系、信息技術應用、信息安全保密、知識產權保護、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等有關規定和標準。加大行政執法力度,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堅決查處和制裁各種違法行為。制定信息安全保密措施,建立和健全安全保密責任制,依法打擊危害社會安全的犯罪活動。加強網絡道德建設,規范網絡行為,嚴格網吧管理,為青少年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進一步規范信息化小區的建設,并逐步提高信息化小區的管理水平。

            九、加強對外交流,加快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

            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注意發揮開發區、高等院校的作用,加強信息化領域的對外交流。大力引進、培養信息技術人才,努力造就高水平的信息科技人才和專業管理人才隊伍;對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在外資、民營企業的信息化人才進行有機組合,形成聚合優勢,充分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普及和增強全民的信息化意識及信息化科學知識,加強信息化建設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做好專業技術人員信息化素質培訓認證。采取靈活政策和多種方式,積極吸引外地人才來連參與信息化建設。

            十、切實加強對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工作的領導

            (一)實施“一把手”工程。信息化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它的特殊重要性。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信息化工作,及時定目標、提要求、作決策。各部門、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對本部門、本單位和本企業信息化工作負總責,對信息化建設中出現的突出問題,要深入生產和工作一線,現場調研,主動協調,切實解決。

            (二)完善領導體制。市信息化領導小組負責全市信息化工作的領導、決策和協調。市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信息產業局,具體負責市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管理和把關作用,加強全市信息化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標準、統一管理,搞好資源整合,發揮整體優勢。各部門、各單位都要明確分管領導,主動配合做好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系統維護工作,要配備必要的工作人員,改善工作條件,建設高素質的信息化專業人才隊伍。

            (三)加強統一規劃。要堅持“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的原則,把信息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建設之中,加強統籌規劃,搞好宏觀協調,確保建設質量。

            (四)加大資金投入。各級黨委、政府要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的實際需要,將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系統維護所需各項經費列入同級政府財政預算。建立信息化推進引導專項資金,推進政府信息化、公共事務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和社區信息化的發展。要加大投融資力度,引導社會資本投入信息化建設。要科學論證信息化投資項目,堅決執行政府集中招標采購制度,提高資金使用效果。

            (五)加大對信息化工作的考核力度。在全市各行各業廣泛開展信息化達標工作并納入市目標管理體系。市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根據我市信息化工作重點,制訂信息化工作考核意見和量化標準,提出具體的信息化建設任務,并組織實施考核驗收。

             

             

             

            二○○四年七月三十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www无码乱伦|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视频不卡乱码 | 无码av高潮喷水无码专区线|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无码网页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 亚欧无码精品无码有性视频 |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 婷婷中文娱乐网开心|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亚洲中文字幕日本无线码|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我的小后妈中文翻译|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