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15-00727 | ||
發布機構 |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2015-11-10 |
標 題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連云港供電公司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 ||
文 號 | 連政辦發〔2015〕163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為貫徹落實《中共連云港市委連云港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推進2015年“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連發〔2015〕13號)精神,經充分調研,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 ||
時 效 | 有效 | 文件下載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連云港供電公司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
《連云港供電公司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積極主動配合實施。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11月10日
連云港供電公司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連云港市委連云港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推進2015年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連發〔2015〕13號)精神,經充分調研,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建設定位
在連云港一帶一路交匯點新的功能定位和發展要求下,連云港供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提供安全和優質能源供應服務是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也是對接“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保障和優先建設工程之一。為此,公司確立對接“一帶一路”倡議的定位是建設成為連云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先進標桿單位。
二、建設目標
圍繞建設定位,公司將從電網發展、公司管理和客戶服務三個方面制定相應的建設目標。
(一)綠色電網的實踐者。統籌電網規劃,提升電網發展建設和系統安全穩定運行能力,為陸橋運輸無阻礙運行提供電力保障;積極推進新能源發電及電動汽車等發展,推廣港口岸電等節能減排措施,助推連云港綠色崛起。
(二)科學管理的領先者。立足公司扁平化的組織架構,貫徹三集五大管理思路,推行精益化管理,為江蘇省電力公司排頭兵戰略貢獻連云港智力,為“一帶一路”倡議輸出社會價值。
(三)卓越服務的追尋者。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持續提升服務能力,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為客戶提供智能化增值服務,探索建立類自貿區的專屬服務模式,樹立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建成一帶一路交匯點的窗口企業。
三、建設要求
結合能源發展趨勢,以公司對接戰略定位為指導,圍繞發展目標,明確公司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五點工作要求:一是以能源清潔化為導向,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二是實施電網網格化,促進電網發展方式轉變;三是推進業務集約化,促進企業經營模式轉變;四是實現管理精益化,促進企業管理效能提升;五是完善服務一體化,促進客戶服務模式創新。
四、重點舉措
(一)構建堅強智能電網,助推港產城融合和保障連云港陸橋運輸無障礙運行
1. 對接國家特高壓戰略,主動融入 能源互聯網建設。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連云港十三五時期將迎來電網負荷增長高峰期。對應未來連云港遠景1300萬千瓦的負荷水平和田灣核電8臺100萬千瓦機組、新海電廠2臺100萬千瓦機組等送出,連云港電網必須主動融入特高壓電網,為未來發展提供更為充足的能源支撐。特高壓連云港站位于國網公司1000kV特高壓交流 五橫五縱規劃主干網架的重要匯聚點,同時作為江蘇特高壓北環節點,也是支撐未來連云港能源需求的重要來源,±800kV特高壓直流工程錫盟至泰州過境連云港,需重點研究承接特高壓的電網布局,爭取國家和省一帶一路基金支持,支持南京-徐州-連云港-泰州、臨沂-連云港等特高壓建設。
2. 加快布局區域主干電網,高效推進世界一流電網建設。在江蘇省電力公司 兩個一流排頭兵戰略指引下,公司樹立了2015年基本建成堅強智能電網、2017年全面建成堅強智能電網、202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電網的三步走戰略目標。按照世界一流電網、不限電、少停電、用好電三大維度構建包括16項KPI指標和40項過程指標的指標體系。近期將結合500千伏核電送出等工程加快構建500kV骨干網架,同時加快500千伏變電站布點,2016年建成500千伏徐圩(南翼)輸變電工程,2020年建成500千伏花果山輸變電工程。通過開展500千伏電網強化、220千伏電網分區優化、沿海百萬千瓦風電接納等行動,提升主干電網供電能力和可靠性,確立了一特七星五環的電網總體格局,即以1000千伏連云港站為核心,以伊蘆、艾塘、徐圩、花果山、東海、連云港北、連云港南等七座500千伏變電站為節點,構建海連城區、贛榆、東海、兩灌東、兩灌西220千伏五環環網結構。
3. 推動智能配網建設,提升一流配電網裝備水平。按照一流配電網、 省心電、省錢電、綠色電三大維度構建包含8項KPI指標和48項過程指標的指標體系。開展一流配電網6+2專項行動,推進配網自動化建設,力爭實現配網自動化覆蓋率100%,推進電力電纜及通道數字化采集,強化城市地下電力管網資源管理。到2018年底全面建成具備網架堅強、安全可靠、綠色友好、經濟高效,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為連云港智能物流園區建設提供電網保障。至十三五末,公司將建成110kV變電站114座,總變電容量7746MVA,全面解決110千伏單線單變低可靠性問題,推動35千伏電網升級,加強地區110、35千伏電網的負荷轉供能力,增加中壓配電網聯絡水平,提高中低壓配網的N-1通過率。
4.跟蹤一帶一路熱點區域,實時調整電網發展布局。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新需求,深入分析地方經濟發展形勢,掌握電源開發進度,結合城市規劃調整和建設時序變化,適時調整電網布局;開展重點區域及重點項目的規劃選址及線路走廊預留工作,即黑線規劃,將110千伏及以上新建布點(走廊)全部納入市縣地方總規和各專項規劃中;建立政企合作機制,強化城市地下電力管網資源管理,建立與社會、用戶聯動發展的規劃模式;開展電網迎峰度夏診斷對項目的適應性研究,開展地區典型區域的負荷特性研究,為地區電網負荷預測提供依據,超前謀劃,將用戶需求納入電網規劃和項目計劃,滿足各類客戶的用電需求;緊盯重點區域和重要客戶,編制大用戶項目進度表,定期溝通,滾動修訂大用戶項目進度表,重點對接連鹽鐵路、連鎮鐵路、新機場、徐圩港區、煉化一體化等重點項目,以及徐圩、柘汪、燕尾、堆溝港等重點區域,及時開展大客戶接入系統等相關工作;提前對接江蘇國信云臺山抽水蓄能、華能灌云海上風電項目、中電投青口光伏等大型新能源項目的接入消納方案。
(二)完善內部管理,積極支持連云港深化國際合作和創新體制機制
5. 加快兩化融合,改善管理手段。加快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高標準建設公司生產經營、企業管理和客戶服務等各方面的信息化平臺,改善管理手段,提升企業管理服務水平和質量。 一是促進電力生產信息化和智能化。采用發、輸、變、配、用、調一體化設計,建立覆蓋發、輸、變、配、用、調各個環節的信息系統。建立在線監測信息系統及傳感網技術的應用,實現設備運行數據、狀態參數的全面采集和實時共享;開展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提高用電末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建設應用電力營銷管理系統,提升業務受理、抄表計費、客戶繳費等各項服務能力。二是實現企業管理全業務信息化和智能化。以實施人財物集約化、電網企業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為出發點,通過系統設計實現業務融合和信息互通,依托柔性一體化平臺集成ERP與生產管理、營銷管理、國網管控系統,形成SG-ERP管理信息系統,促進公司管理能力整體提升。三是構建運營監測平臺,適時挖掘大數據信息價值。深度挖掘電網數據信息價值,與港產城人口、資源、交通等各種社會信息有機融合,推動智能電網支撐智慧型城市發展。
6. 導入卓越管理,強化管理過程。公司成立參與一帶一路工作領導小組和管理提升辦公室,牽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工作,加強與東南大學、江蘇省社科院等合作,對“一帶一路”倡議、電力體制改革、自貿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和改革進行前瞻性課題研究。在三集五大體系基礎上,導入卓越管理模式,實現對關鍵資源、核心業務的全過程管控,強化管理過程,進而提升管理質量。從領導、戰略、客戶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以及結果等方面進行評價要求,充分應用業績考核、同業對標等成熟指標,探索構建具有電網企業特色的卓越績效評價體系,形成公司測量-評價-改進-提升的卓越管理模式。爭創市質量獎,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密切關注和參與岸電技術、波浪能、軟地基處理等連云港特色、優勢領域技術推進,積極開展同行異業間多渠道交流,吸收先進適用的創新理念。大力開展新技術研究,推動實施科技成果應用,大幅提升公司領銜研究、示范應用重點關鍵技術的深度與廣度。
7. 深化五位一體,提升管理效能。為解決公司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職責交叉、流程不順等問題,公司著力于構建五位一體管理體系,實現分散式多職能管理體系向基于流程的統一管理體系整合提升,推動公司管理由職能驅動型向流程驅動型轉變,適應一帶一路建設提出的快速響應新要求。深化五位一體應用,梳理出公司主要流程、職責、制度標準、風控、考核等五個方面的清單,逐步總結出公司管理及對外服務的負面清單。 公司編制《 五位一體運行與深化應用實施方案》,開展五位一體宣貫培訓,建立宣傳和信息發布機制和每周例會制度,設計培育五位一體深化應用項目,建立項目跟進監管和完成考核機制,制定《專業管理流程優化工作導則》等文件及實施細則。
8. 實施三大工程,推進管理創新。堅持問題、責任、創新、爭先四個導向,以抓住機遇、主動擔責、內部挖潛、換檔提速、創新突破、跨越升級為工作思路,全面實施基礎固企、規則治企、人才強企三大工程,持續改善員工行為和心智模式,推動基礎固企向精準延伸、規則治企向末端延伸、人才強企向系統延伸,構建公司和諧共贏、共同發展的良好氛圍。一是基礎固企。開展卡片式崗位職責梳理、對標指標網格化責任分解和重點流程找差行動,促進流程的持續改進。開發公司運營管理看板、應用運監平臺開展指標、流程的監測和預警,完善風險控制管理體系,支撐法律風險防范體系建設。二是規則治企。強化全員規則治企意識,推動規則治企向末端延伸,通過依法治企排查,整治突出問題,找出問題和梗阻,重點治理操作繁瑣、職責不清、與實際不符、層級過多等問題,推進過程診斷糾偏,提升風險預警能力。三是人才強企。緊緊圍繞公司中心工作,科學制定公司《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強化卓越課堂培訓品牌建設,實施崗位勝任能力人人過關培訓考核和外語能力提升項目,強化職工技能和溝通協作能力。組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專門團隊,服務重要產業項目、園區建設和國際物流博覽會等。
(三)提升服務品質,積極支持連云港類自貿區建設和營造對外開放新優勢
9. 借鑒自貿區典型經驗,創新服務模式。一是合理布設服務窗口。嘗試開展營銷業務在區域內實現一體化受理,在類自貿區范圍內布設服務分中心。縮短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區、國家東中西合作示范區等服務半徑,提高服務響應速度。客戶服務分中心從地點設置到功能服務,基本與類自貿區的各功能區域實現對接和匹配,發揮區位服務優勢。借鑒自貿區企業準入單一窗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形式,強化供電服務一口對外的工作力度,探索用電服務負面清單管理,加強事中事后管控。二是打造重點項目業擴自貿區。按照差異服務原則,為重點、民生項目設立自貿區式報裝機制,建立重點工程領導督辦制,由公司領導牽頭協調解決重點項目業擴過程中存在的跨部門問題;推行契約式服務,根據客戶合理用電需求,書面明確服務質量、工作標準,倒排服務時限;推行一站式服務,建設業擴報裝集約服務大廳,實施多部門聯合辦公;建立電網工程動態儲備庫,確保電網工程與客戶工程同步竣工。三是開展業擴工程直通車。簡化客戶申請用電手續,推出居民1+1(一次受理、一天接電)、低壓非居民1+7(當日受理、7個工作日接電);中壓用戶設立供電方案免審批通道,優化業務流程,縮短用戶接入電網時間50%以上;高壓用戶實施四個一(一名金牌客戶經理、一套服務方案、一份服務備忘錄、一份工作簡報)專屬供電服務。
10. 推進清潔能源供應,增加服務內涵。一是推動電能替代,為客戶提供綠色電。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充分整合內部資源,打造電能替代綠色通道;因地制宜推廣電能替代技術,推動客戶實施節能項目,對小型燃煤鍋爐逐戶開展現場服務,推介電鍋爐替代;推廣能效分析APP,加快城際互聯快充網絡布局,在沈海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10座電動汽車快充站。二是大力推廣港口岸電系統,助推連云港綠色崛起。利用連云港岸電系統技術國內領先、運行安全可靠的優勢,深入參與岸電系統的推廣應用;加強與港口企業深入交流,在岸電應用領域開展科技項目研究,解決岸電系統普及應用中的技術難點,推動岸電系統的信息自動化升級;開展港口碼頭調研,通過推動實施效果較好的泊位進行接用岸電改造,實現重點突破、以點帶面。三是加快發展新能源,促進港城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新能源發展規劃,以規劃引領新能源接入工程實現無縫銜接,加快新能源項目布局;發揮專業優勢,為分布式新能源等制定接入方案等前期服務;強化電網側參與,超前謀劃新能源項目開發,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11. 拓展智能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一是提升營配調一體化工程。深化用采系統應用與運維,實現計量管理、采集運維、自動抄表一體化;積極拓展營配調一體化提升工程的應用功能,強化營銷數據中心管控,深化營銷一體化管控平臺、業務質量管控知識共享平臺應用;實現營銷與生產系統的全面貫通,完成35千伏以上客戶和電網數據全面貫通;實現營銷GIS沿布全覆蓋,積極開展營配調一體化提升應用的高級應用功能;推進營銷移動作業終端全業務應用,實現全業務辦理和工單實時流轉。二是積極推廣智能服務手段。大力推廣應用95598電話、網站、微信、電力APP、第三方平臺、短彩六位一體電力互動服務平臺,實現微信客戶綁定數超10萬戶;積極拓展互聯網、自助終端等多元化業務辦理渠道,提高業務離柜辦理率;拓展多元化交費渠道,優化營業廳、銀行卡扣、手機支付、第三方平臺等交費手段,強化交費渠道的監督,滿足客戶繳費需求。三是試點建設供電智能服務區。依托配網自動化,加強客戶基礎資料收集整治,推動公司信息向客戶點對點推送,實現中低壓用戶、電網全監測、主動電網、客戶信息全覆蓋互動的優質服務區;推廣應用智能插座和家庭智能用電終端,加快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提高居民用電互動服務水平,滿足客戶互動化、個性化的用電需求;根據互惠、互利、互盈的原則,統籌推進電、水、氣表一體化采集工作,探索電、水、氣公用事業集中收費方式,服務公用事業發展。
12. 實踐連心電特色服務,樹立服務品牌。一是深化供電服務責任制。加強95598數據應用,深度剖析95598工單,建立動態95598焦點問題庫,制定措施并督促落實整改,確保全年客戶投訴率低于萬分之一;固化一口對外服務體系,堅持首問負責、限時辦結;編制營業廳規范化服務口袋書,開展營業窗口雙屏改造,對居民業擴提供一證辦理、免填單、電子化業務,全面開通居民峰谷分時電價業務受理。二是加強服務過程管理。以為民、務實、清廉為出發點,強化供電服務督導員制度,變單兵服務為全員服務;完善優質服務短板的發現機制、糾錯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適時調整服務管理要求和實施措施,實現城鄉服務零差錯、零距離、零超時;對重大工程、重點項目開展三定三包服務,落實三全服務舉措(全過程監控、全流程跟進、全業務回訪),試點實行預約服務,無縫對接地區經濟發展。三是加強需求側管理。加強有序用電精益化管理,提升有序用電在緊急狀態下的應急處置能力,開展基于用戶價值體系的有序用電技術標準研究;優化有序用電全過程信息化管控,實現有序用電方案編制、計劃執行、過程監控、效果評估一站式管控,一鍵式操作;提升與客戶的互動化水平,全面實現客戶側有序用電快速響應、用電信息實時監控、能耗數據動態分析等功能;精心編制有序用電方案,結合客戶生產特點,合理安排避峰方案,積極爭取區外來電,力爭做到不限電,讓客戶用上省心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服務連云港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工作專項領導小組,負責統籌組織公司工作方案編制、部署實施、督導檢查、總結評估、成效考核等各項工作,協調各相關部門開展專項工作。
(二)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定期例會、定期檢查機制,研究連云港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工作涉及的重大事項,按計劃有序推進各項工作進展,按階段向主管單位報送工作總結。公司將定期召開專題推進會議,總結部署階段性工作。
(三)強化向上爭取。圍繞連云港一帶一路交匯點的戰略定位,積極爭取省電力公司各項重要資源向連云港傾斜,重點圍繞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區電網建設,在重大基礎設施、產業布局、改革試點、開放平臺等方面爭取更多支持,推動省公司與連云港市政府簽訂《推進連云港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合作協議》。
(四)注重工作實效。充分認識推進連云港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將其納入公司年度重點工作,統籌規劃,周密部署,確保取得實效。按照《中共連云港市委連云港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推進2015年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連發〔2015〕13號)、《市政府關于加快連云港市電網規劃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連政發〔2015〕89號)要求,對推進連云港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工作情況進行跟蹤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