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04-00384 | ||
發布機構 |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2004-12-01 |
標 題 | 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城管局市財政局關于解決市區環衛運行經費問題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 ||
文 號 | 連政辦發〔2004〕156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市城管局、市財政局《關于解決市區環衛運行經費問題的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
時 效 | 有效 | 文件下載 |
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城管局市財政局關于解決市區環衛運行經費問題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市城管局、市財政局《關于解決市區環衛運行經費問題的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四年十二月一日
關于解決市區環衛運行經費問題的實施意見
(市城管局 市財政局 2004年11月)
為了進一步完善市區環衛基礎設施,提高環境衛生質量,保持環衛隊伍穩定,根據市政府《批轉市城管委市財政局關于我市環衛行業改革的意見的通知》(連政發[2001]24號)精神,結合環衛行業實際運行情況,制定如下意見。
一、市區兩級配套,解決環衛資金缺口
(一)從2005年起將環衛運行成本增加費用列入財政預算
按照“老人老辦法”和“新人新辦法”,將2000年12月31日前環衛在編職工、臨時工所承擔工作量增加的運行成本和2001年以后新增工作量運行成本共計1658.8萬元,納入2005年財政預算,市、區財政分別承擔60%和40%。此項中市財政應增加財政預算1063.4萬元,剔除市財政已安排的383.6萬元,凈增679.96萬元,其中安排給新浦區409.64萬元、連云區160.92萬元、海州區109.2萬元;區財政應負責承擔剩余經費595.4萬元及臨時工社會保障經費,其中新浦區財政負擔368.96萬元、連云區財政負擔124.48萬元、海州區財政負擔102萬元。
(二)分步解決遺留問題
1.2001年至2004年度在編職工和臨時工累計凈增資額采取按實撥付的方式解決,合計1233.8萬元。
2.2001年以后新增工作量部分在原單位成本基礎上提高30%,共計511.6萬元(剔除市財政已安排環衛新增工作量經費383.6萬元)。
以上費用合計1745.4萬元,分三年予以解決。市財政補助合計855.8萬元,剩余889.6萬元由各區財政安排補助(臨時工社保由各區統籌解決)。2004年市財政補助455.8萬元,其中補助給新浦區259.9萬元、連云區117.7萬元、海州區78.2萬元;區財政補助489.6萬元,其中新浦區財政補助297.8萬元、連云區財政補助102.8萬元、海州區財政補助89萬元。2005年市財政補助200萬元,其中補助給新浦區150萬元、連云區26萬元、海州區24萬元;區財政補助200萬元,其中新浦區財政補助150萬元,連云區財政補助26萬元,海州區財政補助24萬元。2006年市、區財政資金補助額與2005年相同。
二、集中財力重點投入,加快環衛設施設備配套建設
(一)加大環衛機械化清掃車輛的投入。根據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城管創優要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應不低于40 %。目前我市多數主干道已具備機械化清掃條件。2005年增加市財政環衛專項資金260萬元,其中用于購置中型道路清掃車5輛計200萬元,道路沖洗車2輛計60萬元,確保我市2005年城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標。
(二)建設東區大型垃圾中轉站。我市將在大浦工業區開工建設日處理生活垃圾800噸焚燒熱電廠,為保證垃圾集中處理,減少垃圾運輸過程中的二次污染,降低運輸成本,擬于2005年度利用現西墅垃圾處理場場址建設日轉運200噸的大型垃圾壓縮中轉站,設施、設備概算投資310萬元,根據2005年財力情況確定。
(三)增加環衛專項資金投入。市、區兩級自2006年起每年從新增地方可用財力中增加安排150萬元,專項用于環衛設備購置和更新。市財政負責增加投入的70%計105萬元;區財政負責增加投入的30%計45萬元,其中新浦區財政安排20萬元、連云區財政安排15萬元、海州區財政安排10萬元。
市財政安排的環衛專項經費由市城管局、財政局統一安排,集中使用。
三、建立環衛正常運行保障機制,促進環衛行業可持續發展
(一)建立環衛經費穩定增長機制。環衛行業在今后三年內其職工調資、新增工作量經費均按照本實施意見的口徑和撥付比例執行。
(二)建立財政資金執行到位的約束機制。本《實施意見》中確定的解決環衛行業2004年以前遺留問題及2005年納入財政預算的市、區財政配套資金市、區財政要共同執行到位,各區財政承擔的部分必須及時足額到位,否則市財政配套資金不予撥付。其資金到位執行情況由市財政局、城管局共同督查落實。
(三)建立“以獎代補”的投入機制。在環衛設施設備建設方面,對納入2005年財政預算的購置車輛經費260萬元和每年增加的專項投入105萬元作為專項投入獎勵資金,根據各區對環衛專項投入的大小,確定分配比例;在日常工作方面,今后增加市級財政對各區環衛的投入要與環衛完成的目標、取得的成果以及各區對環衛配套資金的到位程度進行績效掛鉤,對成績突出的區要增加市級財政獎勵性補助,以形成獎優罰劣的激勵投入機制。
(四)完善環衛政策性收費保障機制。目前我市環衛年度政策性收費實際到位率僅為48%。為提高環衛收費到位率,用好、用足環衛收費政策,要認真研究建立收費保障機制。一是財政、地稅代收費部門要加強征收力度,確保代收費足額到位。二是強化收費手段,區政府要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對拒不繳納生活垃圾處置費的,根據《江蘇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的規定,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五)深化環衛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改革
1.積極穩妥的推進環衛單位內部改革。以提高環境衛生的社會經濟效益和服務運行效率為目的,逐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和符合環衛事業發展規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通過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推進機構、用人、分配、保障等制度改革相配套。
2.搞“活”環衛行業。一是環衛單位要在經營機制上搞“活”,變福利型為經營型,用盤活環衛存量資本置換國有資產等市場化新機制來解決環衛資金不足問題。同時鼓勵民間資本和外來資金投入環衛設施建設,逐步放開環衛作業市場,允許有條件、有資質的社會團體和個人組建環衛作業公司承包經營環衛經營項目。二是環衛單位要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利用自身行業優勢開展家政服務、車輛和樓體保潔、機械維修等服務,減輕財政負擔。
3.設立環衛獎懲基金,建立健全環衛督查考核機制。為了提高環衛工作質量,加強環衛責任制的督查考核,從市財政核撥各區環衛經費中提取3%預留市財政作為獎懲基金,市城管局采取每月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法,按照《連云港市環境衛生檢查考核標準》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當月兌現,獎優罰劣,確保環衛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