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1年第四季度暨全年全市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的通報
各縣區政府,各功能板塊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為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充分發揮污水處理設施減排效益,我局及時調度和督察相關工作進展情況,現將2021年度全市第四季度暨全年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通報如下:
一、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現狀情況
全市共建成62座(不含工業兼生活和分散處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總處理規模約61.165萬噸/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網約1775公里。詳見附件1。
(一)城市污水處理廠情況
縣城及以上城市污水處理廠10座,總處理規模54萬噸/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網約1375公里,均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城市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100%。
(二)鄉鎮污水處理設施情況
鄉鎮污水處理設施52座,總處理規模7.165萬噸/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網約400公里,50座污水處理設施達到一級A提標改造,2座一級B處理設施計劃關停并轉,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100%。
二、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
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廠全年基本保持正常運行,處理效能、處理量、運行管理水平總體提升。城市污水處理廠平均負荷率較高,僅灌南城西污水處理廠因檢修停產一周,其他均連續運行。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基本保持穩定運行,進水負荷和進水濃度仍不高,灌云縣小伊鄉后場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關停并轉,灌云縣圖河鎮、贛榆區墩尚鎮均出現較長時間停產。詳見附表2。
(一)城市污水處理廠
1.處理負荷
全市10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部運行正常,全年累計處理污水約15868.8萬噸,同比去年提升17%。全市城市污水處理廠平均負荷率為92.9%(因大浦工業區、東海西湖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均為12月底才投運,本年度計算負荷率暫不考慮),大浦、大浦工業區、墟溝、南城、東海城東、東海西湖污水處理廠負荷率超過90%,其他城市污水處理廠負荷率在90%以下。詳見附件4。
2.處理效能
全市城市污水處理廠年度平均進水BOD濃度約為61.36mg/L,對比2020年進水BOD平均濃度58.38mg/L增長5.1%,處理效能總體提升。市區城南污水處理廠處理效能略有降低,贛榆創聯污水處理廠處理效能降低了接近50%,其他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效能均提升,但灌南縣2個污水處理廠仍處于較低水平。詳見附件4。
(二)鄉鎮污水處理廠
1.處理負荷
全市52座鄉鎮污水處理廠有50座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改造后運行水平和處理水量總體提升。2021年度,全市52座污水處理設施共處理污水約858.99萬噸,較去年提升16.1%;全市平均負荷率約為41.54%,較去年增長16.1%,其中,海州區為82.86%、贛榆區為43.95%、連云區為41.66%、灌南縣38.92%、東海縣為37.23%、灌云縣31.51%;負荷率低于20%的污水處理廠有6座,其中連云區連島7.56%、東海青湖17.64%、贛榆厲莊18.21%、贛榆班莊12.33%、贛榆墩尚17.24%、贛榆城頭6.21%;海州區錦屏污水處理廠、灌云縣四隊鎮和圩豐鎮存在超負荷運行情況。詳見附件5。
2.處理效能
全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效能總體提升,截至12月末,全市鄉鎮污水處理廠COD平均進水濃度約為99.73mg/L,同比去年提升7.4%。其中,連云區平均進水濃度為144.78mg/L、海州區平均進水濃度為141.54mg/L、灌云縣平均進水濃度為110.03mg/L、東海縣平均進水濃度為109.65mg/L、贛榆區平均進水濃度為96.97mg/L、灌南縣平均進水濃度為38.91mg/L。
3.全運行情況
根據各縣區污水處理企業報送日、周、月、季數據,負荷率低于20%的均評定為未全運行。經查看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信息系統填報數據,綜合評價,全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運行率88.51%,其中,海州區100%、灌云縣100%、灌南縣100%、東海縣94.1%、連云區66.7%、贛榆區60%。詳見附件5。
三、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情況
2021年度對市區、贛榆區、東海縣、灌云縣、灌南縣生活污水收集率進行統計核算,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較2020年總體提升,其中贛榆區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升反降,灌南縣全省最低。
四、城鎮污水處理工程進展情況
2021年度,城鎮污水處理工程全面推進,持續推進污水管網全覆蓋、混接排查改造、雨污分流、污水處理能力提升、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等重點工作。
(一)綜合處理能力持續提高。2021年度擴建多座污水處理廠,新增8.7萬噸/日生活污水處理能力。浦南污水廠1.5萬噸/日擴建工程、大浦工業區污水廠5.2萬噸/日擴建工程、西湖污水廠2萬噸/日擴建工程均通水運行;墟溝污水處理廠4萬噸/日擴建工程總體工程進度過半。詳見附表3
(二)城鎮污水管網不斷完善。全市2021年計劃完成200公里排水管網排查和100公里污水管網新建任務,基本完成污水管網全覆蓋和市政雨污混接。截至12月末,我市已完成污水管網排查340公里,新增GIS長度520公里;新建管網245公里(含鄉鎮管網70公里),改建50公里(含鄉鎮管網15公里),控源截污90公里;共計消除城市建成區污水管網空白區18平方公里。市區中心城區基本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贛榆、灌云、東海、灌南需進一步加快污水管網空白區建設。
五、工作亮點
(一)連云區率先完成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連云區根據年度工作任務安排,完成2021年度2個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并自加壓力超額完成1個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建成區52%完成了達標區建設。
(二)贛榆區對鄉鎮生活污水治理情況開展全面排查。贛榆區結合鄉鎮污水處理全運行大排查工作,對鄉鎮污水管網運行、生活污水直排口、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開展評估,統籌部署鄉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
(三)海州區、灌云縣大力推進城區污水管網全覆蓋。海州區持續推進城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和城郊涉農鄉鎮污水管網全覆蓋,大浦污水處理廠收集濃度明顯提升,同時為后續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及雨污分流奠定了基礎。灌云縣結合黑臭水體整治,大力推進城區污水管網建設,2021年度污水管網全覆蓋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南風污水處理廠處理水量和收集濃度明顯提升。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污水收集效率不高。城鎮生活污水收集水量及集中收集率雖較去年有所提升,但收集濃度和集中收集率較江蘇省平均水平差距仍較大。墟溝污水處理廠進水BOD濃度增長不明顯,連云區和開發區雨污分流排外水急需加快推進;南城污水處理廠進水BOD濃度同比下降,南城街道片區和西門澗溝污水COD濃度長期低于50mg/L,海州區需加快實施雨污分流排外水工程;贛榆區創聯污水處理廠處理負荷雖然實現較快增長,但進水BOD收集濃度降幅高達44.67%,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同比去年降低47.24%,應盡快排查截流管網,查明原因;灌南縣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和處理負荷均較低,但城市截流管網持續高水位,部分河流水質狀況不佳,城市生活污水收集連續兩年增長不明顯,至今仍未達到10%以上。
(二)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不均衡。海州區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總體運行負荷為82.86%,但錦屏污水處理廠自11月份以來一直超負荷運行,需加快實施污水處理廠擴建;連云區連島、東海青湖、贛榆厲莊、贛榆班莊、贛榆墩尚、贛榆城頭等6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率不足20%,鎮區污水收集滯后,部分鄉鎮存在污水直排情況,水環境較差,應進一步完善收集管網,實現污水應收盡收。
(三)鄉鎮污水治理仍有明顯短板。一是統一管理機制仍需完善,各縣區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四統一”管理模式初步建立,但縣區本級監管機制未能有效建立,部分縣區未能有效履行縣區行業主體監管責任,鄉鎮政府主體意識薄弱,治污力度不夠,建而不管問題普遍存在。二是鄉鎮污水管網仍需加快完善,全市仍有6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負荷率不足20%,應加快實施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實現污水應收盡收。三是廠網一體化的應急管理機制仍未建立,全年中先后有3座污水處理設施因配套管網破損而出現較長時間停運,期間污水應急處理和應急維修未得到有效落實。四是鄉鎮污水排放監管缺位,部分縣區“十必接”完成后,對垃圾中轉站滲漏液、工業廢水、養殖廢水等重點排水戶排污情況缺少監管,其違規排放對鄉鎮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造成極大影響,目前東海縣、灌云縣、灌南縣均出現進水超標停產的情況。五是鄉鎮污水處理費征收仍需加強。灌南縣、東海縣、灌云縣出臺了鄉鎮污水處理費征收政策,但征繳率仍不足,需進一步加強;贛榆區未出臺鄉鎮污水處理費征收政策,鄉鎮污水處理費征收滯后,費用保障機制仍需加快完善。
(四)不重視信息系統數據填報。各縣區主管部門對運營單位監管力度不夠,未能指定專人統籌負責,縣區主管部門對數據校核把關不嚴,灌南縣、灌云縣頻繁出現遲報、誤報、漏報情況。特別是污泥填報,根據信息系統數據顯示,贛榆區、東海縣、灌云縣、灌南縣大部分污水處理設施污泥產生未填報、周月化驗數據未報送,影響全市信息填報完整率。詳見附件6。
七、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政府是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的責任主體,應按照《連云港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實施方案》和《連云港市鄉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實施方案》的要求,做好統籌部署,把建設任務和運行管理責任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夯實責任,重點推進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二)加強監督考核。縣區主管部門要履行監管職責,定期組織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檢查與考核,制定相關考核細則,強化對考核結果使用,及時通報建設運行情況,并將通報情況報我局備案。各縣區會同本級環保部門要求,建立完善的審批和報備流程,切實做好城鎮污水處理廠停產和減產監管。
(三)切實做好鄉鎮污水處理現狀排查。各縣區要進一步開展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運行大排查,厘清底數,客觀分析短板和問題,結合《連云港市鄉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實施方案》的要求,針對生活污水直排、污水外溢、河道污染等問題切實制定整改計劃,并盡快實施。同時,要以縣區為單元,立即對工業企業、垃圾中轉站、養殖廢水、食品加工、大型餐飲等排水戶的污水預處理和接管情況進行排查,接管廢水已對鄉鎮污水處理廠造成影響的應立即限制排入或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確保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穩定運行。
(四)加強信息統計報送。各縣區指定專人負責信息統計,層層把關,確保相關數據真實準確,及時維護全國、全省城鎮污水處理信息管理系統,尤其要重視全省污水處理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填報,注重報送數據的完整性和及時性。污泥產生和處置及時按時填報,未產生填報為零;化驗日報應補報BOD、SS、大腸菌群等數據,尤其是各城市污水處理廠必須完成補報,鄉鎮廠未按規定開展檢測的項目,務必按現有的周期進行補報,但數據周期最長不得超過2周;城市污水處理廠必須完整報送化驗周報和季報,鄉鎮污水處理企業如開展檢測的,應及時錄入數據;水量中再生水、進水水溫必須進行報送,沒有再生水的也要填報為零。月度報表次月8日前完成審核報送,季度報表于季后次月15日前完成報送。
(五)加強技術指導。各級城鎮污水處理行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強化鄉鎮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培訓,整合城市污水處理企業的技術力量或聘請第三方技術咨詢團隊,指導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提高鄉鎮生活污水處理運行管理水平。
附件: 1.全市已建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情況一覽表
2.停運城鎮污水處理廠一覽表
3.新增投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一覽表
4.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一覽表
5.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一覽表
6.省污水處理信息管理系統報送情況一覽表
連云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2年1月26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