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3年第一季度度全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的通報
各縣區政府,各功能板塊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為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充分發揮污水處理設施減排效益,根據各縣區在全國及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信息管理系統報送的相關數據、各縣區實際運行情況,現將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通報如下:
一、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現狀情況
全市共建成61座(不含工業兼生活和分散處理設施)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總處理規模約65.115萬噸/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網約1960公里。詳見附表1。
(一)城市污水處理廠情況
縣城及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10座,總處理規模58萬噸/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網約1455公里,均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城市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100%。
(二)鄉鎮污水處理設施情況
鄉鎮污水處理設施51座,基本正常運行,總處理規模7.115萬噸/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網約505公里,除東海縣青湖鎮污水處理廠其他均執行一級A標準,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100%。
二、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
(一)城市污水處理廠
1.處理情況
一季度10座城市污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污水約4243萬噸,同比去年4034萬噸提升5.2%;全市城市污水處理廠平均負荷率為81.28%,同比上一年度90.4%下降約10.1%。其中:市區南城污水處理廠負荷率超過100%,市區大浦、贛榆創聯、灌云南風污水處理廠負荷率超過90%。詳見附表3。
2.處理效能
一季度全市城市污水處理廠平均進水COD、BOD濃度分別約為153.77 mg/L、70.08mg/L,同比2022年145 mg/L、65.49mg/L分別提升5.5%、7%。城市污水處理廠效能總體提升。其中,大浦工業區、贛榆創聯、灌云南風、灌南城西進水BOD、COD濃度增長超過30%,大浦、墟溝、南城、東海城東、灌南城東效能降低,特別是墟溝和灌南城東污水處理廠進水BOD濃度同比降幅達到30%。詳見附表3。
3.管理情況
全市10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部運行正常,墟溝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投入正式運行。本季度各縣區對縣級以上污水處理廠開展了自查評估工作,并配合省住建廳對灌南城東和城西污水處理廠、東海西湖和城東污水處理廠、市區墟溝污水處理廠和臨港污水處理廠開展了考核評估,我市被考核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均通過省住建廳考核。
(二)鄉鎮污水處理廠
1.處理負荷
全市51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除東海青湖鎮尚未提標改造外均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共處理污水約240.82萬噸,負荷率約為38.5%,較去年同期191.91萬噸提升25.5%。全市鄉鎮污水處理廠負荷率低于20%的有10座,連云區1座負荷率低于10%,贛榆區1座負荷率低于10%,東海縣7座中有1座負荷率低于10%,灌云縣1座負荷率低于10%。詳見附表4。
2.處理效能
全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進水濃度相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鄉鎮污水處理廠COD平均進水濃度約為101.81mg/L,比去年一季度末106.15mg/L降低4.1%。海州區、連云區、東海縣、灌云縣高于全市平均進水濃度,灌南、贛榆低于全市平均進水濃度,全市9座鄉鎮污水處理廠COD平均進水濃度低于50mg/L,其中灌南縣6座、贛榆區2座、東海縣1座。詳見附表4。
3. 管理情況
全市共有30座鄉鎮污水處理廠未產生污泥、18座鄉鎮污水處理廠出現停產或減產情況,嚴重影響我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運行考核成績。其中,贛榆區有8座鄉鎮污水處理廠因檢修頻繁出現停產情況、東海縣有7座鄉鎮污水處理廠因進水長期超標出現減產情況、灌南縣有3座鄉鎮污水處理廠因外圍管網維修出現停產減產情況、灌云縣有2座鄉鎮污水因設備維修、進水超標沖擊、重新馴養污泥等原因出現長期停產情況。詳見附表2。
綜合處理負荷、污泥產生量、能耗等因素,鄉鎮污水處理廠全運行比例為連云港市78.4%。其中,海州區100%、連云區66.7%、贛榆區90%、東海縣52.9%、灌云縣88.9%、灌南縣100%。詳見附表4。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墟溝污水處理廠效能降低問題較為突出。根據現場調查,連云區存在山上分流山下截流,市開發區芙蓉溝片區和江寧工業園片區污水合流問題突出,支流或溝塘大量攔蓄污水進入污水管網系統,造成墟溝污水處理廠進水BOD和COD濃度降低超過30%。
(二)鄉鎮污水治理問題仍比較突出。各縣區鄉鎮污水處理廠仍存在污水直排、污水管網設施建設滯后、管網缺乏日常維護、泵站運行不正常、工業及養殖廢水超標排放、河水倒灌、進水污染物濃度波動較大、廠網一體化協調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部分鄉鎮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舉步維艱。
(三)城鎮污水處理廠精細化管理不高。通過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考核發現,我市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相對較為粗放,在技術研發、工藝分析、安全管理、應急體系、成本控制等方面仍存在明顯短板,精細化管理水平仍需加快提升。
(四)不重視信息報送工作。贛榆區、灌云縣、灌南縣截至目前仍未報送省系統一季度污水產生量季報,灌云縣對全國系統企業填報的數據審核不及時,縣區主管部門不重視信息報送工作,信息反饋不及時,季度報表信息報送不全。詳見附件5。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政府是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的責任主體,應按照《連云港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實施方案》和《連云港市鄉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實施方案》的要求,加強區域工作統籌,重點加快鄉鎮污水管網建設、規范污水管網泵站運行、加強對重點排水戶監管力度,把建設任務和運行管理責任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夯實責任,重點推進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二)加強監督考核。縣區主管部門要履行監管職責,在不定期抽查的基礎行每季度組織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檢查與考核,強化對考核結果使用,并將通報情況報我局備案。各縣區會同本級環保部門要求,建立完善的審批和報備流程,切實做好城鎮污水處理廠停產和減產監管。
(三)加強信息統計報送。各縣區指定專人負責信息統計,層層把關,確保相關數據真實準確,及時維護與審核全國、全省城鎮污水處理信息管理系統,注重報送數據的完整性和及時性,特別要注意污泥產生量、新增污水管網、新增排水戶數量等數據的填報,日報最遲滯后3日、月(季)度數據于上一周期結束后5日內前完成填報與審核工作。
連云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3年7月4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