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3年度全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的通報
各縣區政府,各功能板塊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為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充分發揮污水處理設施減排效益,根據各縣區在全國及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信息管理系統報送的相關數據、各縣區實際運行情況,現將2023年度全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通報如下:
一、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現狀情況
全市共建成62座(不含工業兼生活和分散處理設施)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總處理規模約72.115萬噸/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網約2060公里。詳見附表1。
(一)城市污水處理設施
縣城及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11座,總處理規模65萬噸/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網約1490公里,均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城市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100%。其中,2023年度我市完成規模為5萬噸/日的大浦污水處理廠三廠和規模為2萬噸/日的城南污水處理廠二期二級段擴建工程,全市累計新增7萬噸/日城市污水處理規模,規模增長幅度為12%。
(二)鄉鎮污水處理設施
鄉鎮污水處理設施51座,總處理規模7.115萬噸/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網約570公里,除東海縣青湖鎮污水處理廠執行一級B標準,其他均執行一級A標準,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100%。本年度灌南縣實施了鄉鎮污水處理廠提檔升級,東海縣未完成青湖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和溫泉鎮污水處理廠提檔升級,贛榆區有6個鄉鎮因使用一體化設施其永久性污水處理設施暫時閑置。
二、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
(一)城市污水處理廠
1.處理情況
2023年度11座城市污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污水約18141.63萬噸,同比去年16864.8萬噸上升7.57%;全市城市污水處理廠平均負荷率為78.76%,同比上一年度79.66%下降約1.1%。詳見附表3。
2.處理效能
2023年度全市城市污水處理廠平均進水BOD濃度約為63.85mg/L,同比2022年57.87mg/L提升10.34%,城市污水處理廠效能總體提升。2023年度東海縣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最高,灌云縣提升較為明顯,市區墟溝和大浦污水處理行明顯降低。詳見附表3。
3.管理情況
全市11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部運行正常,全部通過省級和市級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考核,市區城南污水處理廠獲評全省優秀,大浦、墟溝、大浦二廠、西湖等污水處理廠達到市級優秀標準,贛榆創聯、灌云縣南風等縣區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水平明顯提升。通過分析運行管理考核與各污水處理廠實際運行數據來看,我市城市污水處理廠能耗、藥耗、工藝和設備、安全等精細化管理水平仍有不足。
(二)鄉鎮污水處理廠
1.處理負荷
全市51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共處理污水約1061.71萬噸,負荷率約為40.88%,較去年同期963.49萬噸提升10.19%。2024年度全市鄉鎮污水廠負荷率低于20%的有7座,分別為連云區1座、贛榆區2座、東海縣3座、灌南縣2座。第四季度全市鄉鎮污水廠負荷率低于20%的有9座,分別為連云區1座、東海縣3座、灌云縣2座、灌南縣3座(其中灌南縣堆溝鎮污水處理廠負荷率僅為5.15%)。詳見附表4、5。
2.處理效能
全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進水濃度相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2023年度鄉鎮污水處理廠COD平均進水濃度約為97.98mg/L,同比去年74.66mg/L提升31.23%,但仍低于2021年度99.73mg/L平均進水濃度。海州區、連云區、東海縣、灌云縣高于全市平均進水濃度,灌南、贛榆低于全市平均進水濃度。2024年度全市有4座鄉鎮污水處理廠COD平均進水濃度低于50mg/L,其中贛榆區2座、東海縣2座。第四季度有8座鄉鎮污水處理廠COD平均進水濃度低,其中贛榆區3座、東海縣1座、灌云縣4座。詳見附表4、5。
3. 管理情況
第四季度省污水處理信息管理系統中有19座鄉鎮污水處理廠未填報污泥產生量,有10座鄉鎮污水處理廠出現停產或減產情況,影響我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運行考核成績。本季度灌南縣因技改導致停產的情況較多,五座技改鄉鎮廠平均停產時間達到20天以上;贛榆區城頭鎮污水廠因管網漏水維修停產時間較長;東海縣駝峰鄉污水廠因進水濃度超標從12月下半持續停產。連云區連島污水處理廠、連云老街污水處理廠和灌云縣東王集污水處理廠、灌南縣堆溝鎮污水處理廠四季度噸水電耗過高。詳見附表2。
第四季度我局委托第三方技術單位對各縣區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進行了現場檢查評估,評估結果顯示各鄉鎮廠在運維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詳見附表6。
綜合鄉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低于50mg/L或處理負荷低于20%等因素,全年鄉鎮污水處理廠全運行比例為78.43%,第四度為68.63%。其中,海州區全年和第四季度均為100%,連云區全年和第四季度均為66.7%,贛榆區全年、第四季度分別為80%、70%,東海縣全年和第四季度分別為70%、76.47%,灌云縣全年、第四季度分別為88.9%、44.44%,灌南縣全年、第四季度分別為77.8%、66.67%。詳見附表4、5。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市區污水收集效能明顯下降。市開發區、連云區、海州區外水入侵系統明顯,污水收集濃度同比明顯降低。市開發區、連云區由于重點區域雨污滯后和攔溝截污,污水收集濃度連續三年持下降趨勢,2023年較2022年污水收集濃度降低達到24%,區域污水COD濃度僅為82.52mg/L;海州區2020-2022污水收集濃度連續3年保持10%以上增長,2023年度由于合流制排口閘門改造和攔蓄截污的大量實施污水區域收集濃度首次出現異常降低,濃度指標最高降低超過30%。
(二)鄉鎮污水治理問題仍比較突出。連云區部分鄉鎮污水處理廠現場污泥外溢、設備故障、消毒設施未啟用,污水廠整體正常運行受到較大影響,部分水質監測記錄嚴重失真;贛榆區部分鄉鎮廠缺乏污泥轉運臺賬,使用FMBR工藝的污水處理設施維護期間停產時間偏長,贛榆區城頭鎮由于管理和統籌不夠導致污水廠因管網漏水維修出現較長時間停產;東海縣主管部門和鄉鎮對于工業或養殖廢水侵入應對不足,進水波動較大,一季度因進水濃度超標導致大部分鄉鎮廠大規模停產減產,四季度小規模停產減產;灌云縣三季度因水務集團更換鄉鎮廠在線服務公司時交接失當導致出水在線監測做樣藥劑未及時更換造成數據未按規定上傳;灌南縣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進水濃度及運行負荷普遍偏低,前三季度因鋪設鄉鎮廠外圍管網及管網檢修存在部分鄉鎮廠小規模停產(其中三口鎮污水處理廠因鋪設管網7月到9月停產2月有余)、四季度因鄉鎮廠技改導致停產較多,部分鄉鎮技改期間出現污水外溢情況。
(三)信息報送未做到及時準確。各縣區對全國系統企業填報的污水、污泥數據審核不及時,對省城鎮污水處理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填報工作不夠重視,未能做到數據及時、準確填報。省系統第四季度日常運行數據填報工作中存在連云區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現場數采儀數據與上報省系統數據不匹配、灌南縣填報省系統平臺數據遠高于現場進水在線數據的問題。省系統建制鎮季報中連云區、海州區全年未報送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管網建設信息等數據,東海縣溫泉鎮全年未填報用電量與產泥量,灌云縣、灌南縣全年未報送管網建設信息。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加快重點工程建設。各縣、區要求以問題與目標為導向,優先推進污水收集低效區域的雨污分流改造,結合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管網排查修復與混接改造等工作系統落實“一廠一策”。
(二)加強監督考核。縣、區行業主管部門要強化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運營監管,每季度組織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檢查、評估與考核,重點做好城鎮污水處理廠停產減產監管和運行調度管理。
(三)加強信息統計報送。縣、區主管部門要重視系統信息維護和報送工作,及時進行督促與審核把關,確保數據的真實、可靠。要注意全省城鎮污水處理信息管理平臺中污泥產生量、新增污水管網、新增排水戶數量等數據的填報。
附件:1.全市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現狀情況表
2. 2023年第四季度停產減產城鎮污水廠情況表
3. 2023年度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表
4. 2023年度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
5. 2023年四季度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表
6. 2023年四季度鄉鎮污水處理設施考察問題表
7. 省系統第四季度建制鎮季報報送情況表
連云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4年3月20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