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k12498411/2004-00007
            發布機構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 2004-07-20
            標 題 連云港市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
            文 號 連政發〔2004〕161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時 效 有效 文件下載

            連政發〔2004〕161號

            連云港市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

              為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發布的《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和《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的通知》(蘇政辦發[1999]123號)的有關規定,保證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本預案根據不同的地震事件、災害的嚴重程度、所需抗震救災規模及領導層次,分為一般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嚴重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和臨震應急反應。破壞性地震發生后或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發布后,在市政府領導下,市各有關部門和災區有關縣(區)政府應當立即按照應急預案自動采取應急措施。 
              一、一般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一般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數量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指標低于嚴重破壞性地震)的地震。 
              (一)本市范圍內或鄰近地區發生一般破壞性地震時,其應急反應主要包括:各縣(區)人民政府要迅速了解震情、災情,確定應急工作規模,報告市人民政府并抄送有關部門;設立抗震救災指揮部,部署本行政區域內的地震應急工作。 
              (二)市地震局要及時將震情、災情上報市政府,并根據震情進展情況及時向市政府提出建議。 
              (三)市政府宣布災區進入震后應急期,指導災區的應急工作,及時將震情和災情上報省政府并抄送市政府有關部門。 
              (四)市政府防震減災主管部門組織進行地震現場的監測預報、地震考察和災害評估等工作,必要時請求省地震局協助。 
              二、嚴重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嚴重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員死亡20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達到我省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1%以上的地震。在我市范圍內或鄰近地區陸地發生6.0級以上(含6.0級)的地震,可視為嚴重破壞性地震。其應急反應主要包括: 
              (一)災區所在縣(區)人民政府的應急反應 
            嚴重破壞性地震發生后,災區所在縣(區)人民政府應立即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組織、指揮災區地震應急工作,及時將震情、災情和應急工作情況報告市政府并抄送市有關部門。 
              (二)市人民政府的應急反應 
              1、迅速了解震情、災情,根據地震趨勢發展,確定應急工作規模,報告省政府并抄送省有關部門,宣布災區進入震后應急期;設立抗震救災指揮部,部署本行政區域內的地震應急工作;必要時,可以依照有關行政程序決定實行特別管制措施;視情向災區發出慰問電,并派工作組赴災區慰問,指導災區認真做好地震應急工作。 
              2、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迅速組織進行搶險救災工作。召集駐連陸、海、空部隊和武警、公安等有關部門通報震情、災情,迅速調集部隊參加搶險救災,并組織有關部門對災區進行緊急支援。必要時,請求省人民政府給予援助。 
              3、市人民政府根據災情和災區所在縣(區)人民政府的請求,確定對災區進行緊急支援的部門和單位。執行任務的部門和單位應立即按市政府的部署對災區進行緊急支援。

               (1)人員搶險與工程搶險。警備區負責迅速調集部隊、組織民兵趕赴災區搶救被壓埋人員,并協助有關部門進行工程搶險。 
              (2)醫療救護與衛生防疫。衛生部門負責迅速組織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隊伍,利用各種醫療設施或建立臨時救治點,搶救并組織運送傷員,幫助災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醫藥管理部門負責迅速向災區提供所需藥品、醫療器械。視災情,申請國家兩級儲備支援。 
              (3)交通運輸保障。交通、鐵路、民航等部門負責盡快恢復被毀壞的公路、鐵路、港口、機場和有關設施,優先保證搶險救援人員、物資的運輸和災民的疏散。其它部門有交通運輸工具的,應當無條件服從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調用;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參加地震應急活動的義務。 
              (4)通信保障。電信部門負責組織、協調電信運營企業盡快恢復被破壞的通信設施,建立無線應急通訊系統,保證抗震救災通信暢通;經批準可調用其它有關部門的通信系統。其它有關部門盡快恢復本部門被破壞的通信設施,協助保障抗震救災通信暢通。 
              (5)電力保障。電力部門負責指導、協調、監督災區所在縣、區電力主管部門盡快恢復被破壞的發、送、變、配電設施和電力調度通信系統功能等,確保災區用電供應。 
              (6)糧食食品物資供應。計劃、商業、物資、石油、貿易、糧食、供銷等部門負責調運糧油鹽、食品、燃料、飲水、毛毯、被褥以及救災工具和建筑物搶險搶修材料等物資,保證災區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7)災民安置。民政部門負責調配救濟物品,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災民的轉移和安置工作。 
              (8)城市基礎設施搶險與應急恢復。建設部門負責組織力量對城市被破壞的供排水、燃氣熱力、公共客貨交通、市政設施進行搶險,盡快恢復城市基礎設施功能。 
              (9)維護社會治安。公安部門、武警支隊負責協助災區加強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維護道路交通秩序,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10)重要目標警衛。武警支隊負責增強兵力,加強對首腦機關、要害部門、金融單位、廣播電臺、電視臺、儲備倉庫、國家糧庫、救濟物品集散點、監獄等重要目標警戒。 
              (11)消防。消防支隊負責協助災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災發生和火災的擴大蔓延。 
              (12)次生災害防御。水利、電力、石油、化工、煤炭、建設、國土、電子、信息產業、民航、環保等有關部門負責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對本系統處在災區的易于發生次生災害(指因地震而可能引發的水災、火災、爆炸、煤氣和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和放射物擴散等)的地區和設施采取緊急處置措施并加強監視、控制,防止災害擴展,減輕或消除污染危害。 
              (13)地震監測。地震部門負責向震區派出工作組,加強地震監測工作,協調震區與鄰省、市、縣的監測工作。 
              (14)災害損失評估。地震部門負責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災害損失評估并及時上報市政府和省地震局。 
              (15)應急資金。財政部門負責做好地方應急資金以及應急撥款的準備。民政部門負責做好應急救濟款的發放工作。 
              (16)接受外援。民政部門負責接受、安排國內和國際社會提供的緊急援助。市紅十字會負責接受和安排境內外紅十字會提供的緊急救援。 
              (17)宣傳報道。新聞部門負責按照規定及時向公眾發布震情、災情等有關信息,審慎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地震信息由市地震部門提供,新聞稿件須經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審核。 
              (18)涉外事務。外辦、外經貿、海關、旅游、新聞等部門:除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和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確定的特殊區域外,一般地區可以允許外國專家和外國救災人員到現場考察和救災;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允許外國新聞記者到現場采訪。市外辦負責抗震救災有關重大涉外事務的歸口管理和對外聯絡。在連外籍人員的管理按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由各對口單位負責,其中,市外辦負責管理駐連外籍人員;市外經貿局負責管理三資企業外方人員、駐連商社外方人員;市教育局負責管理在連的外國文教專家、留學生;市旅游局負責管理在連觀光的外國旅游者。 
              三、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及辦公室職責 
              嚴重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市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自動轉為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負責統一領導、指揮、協調災區地震應急的全面工作。市地震局為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辦事機構。市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為地震應急機構,負責本部門的地震應急工作并派出聯絡員參加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工作。市其它有關部門也應當設立地震應急機構,做好本部門的地震應急工作。 
              (一)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總指揮,連云港警備區分管領導、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以及市發展計劃委、經貿委、民政局、衛生局、建設局、地震局的負責同志任副總指揮,市委宣傳部等35家單位的負責同志任成員。 
              (二)指揮部主要職責。負責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本市地震應急與救災工作;分析、判斷地震趨勢和確定應急工作方案;部署和組織市有關部門和受災地區,按照《連云港市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對受災地區進行緊急援救;及時向省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和市政府匯報本市地震震情、災情,傳達落實上級有關抗震救災指示;其它有關地震應急和救災的重大事項。 
              (三)指揮部辦公室組成。由市地震局負責同志兼任主任,市政府各有關部門、駐連部省屬有關單位和連云港警備區、武警支隊派出的聯絡員任成員。辦公室設在市地震局,并下設綜合聯絡組、震情監視組、災情信息組、外事聯絡組和條件保障組。 
              (四)指揮部辦公室主要職責。負責迅速了解、收集和匯總震情、災情,及時向指揮部報告;隨時與現場抗震救災指揮部和市政府各有關部門應急機構保持聯系;組織現場強余震監視和震情分析會商;組織震害損失調查和快速評估,了解、匯總應急工作情況;負責審查地震新聞宣傳報道,組織抗震救災新聞發布會;負責處理指揮部日常事務,辦理抗震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它事項。 
              四、臨震應急反應 
              省政府發布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后,經市政府批準,或者在特殊情況下由市政府發布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后,即可宣布我市轄區內預報區進入臨震應急期。 
            預報區的市、縣(區)政府的臨震應急反應主要包括:地震部門加強震情監視、隨時報告震情變化;根據震情發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圍工程設施情況,發布避震通知,必要時組織避震疏散;要求有關部門對生命線工程和次生災害源采取緊急防護措施;督促檢查搶險救災的準備工作;平息地震謠傳或誤傳,保持社會穩定;市政府有關部門要指導、幫助預報區政府做好臨震應急反應工作。 
              五、其它事項 
              市政府有關部門和縣(區)政府以及要害部門、生命線系統(指對社會生活、生產有重大影響的通信、供水、排水、供電、供氣、輸油等工程系統)應參照本預案,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或修訂本地區、本部門的應急預案,并報市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市地震局)備案。 
              本預案適用于發布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后或發生破壞性地震后的應急階段。對沒有破壞而強烈有感的地震事件,除不需要布置搶險救災外,應等同于一般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本預案自通知下達之日起實施。1997年市政府印發的《連云港市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連政發[1997]225號)同時廢止。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精品一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日日摸日日踫夜夜爽无码|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中文字幕本一道先锋影音|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 2024最新热播日韩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中文|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