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06-00751 | ||
發布機構 |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2006-07-19 |
標 題 | 市政府批轉市人事局關于加強我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 ||
文 號 | 連政發〔2006〕131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為推進我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以下簡稱繼續教育)事業發展,加快建設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根據《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意見。 | ||
時 效 | 有效 | 文件下載 |
市政府批轉市人事局關于加強我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市人事局《關于加強我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六年七月十九日
關于加強我市專業技術人員
繼續教育工作的意見
(市人事局 2006年7月)
為推進我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以下簡稱繼續教育)事業發展,加快建設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根據《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繼續教育工作,以服務于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科技進步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為宗旨,認真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堅持以人為本和以能力建設為核心,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大力加強繼續教育工作體系、服務體系、制度體系建設,積極推進繼續教育的社會化、法制化、多樣化和國際化,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全面提高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為建設學習型城市、創新型城市和實現跨越式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基本原則:繼續教育要適應科技、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需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按需施教、注重質量、講求實效的原則。
二、基本要求
(一)適用范圍和對象:本市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的人員要按照《條例》及相關規定,參加繼續教育,同時依法履行相應的義務。
(二)主要內容:繼續教育內容包括公共知識與專業知識兩部分。以科學性、實用性和前瞻性為導向開展繼續教育公共科目培訓,重點培養和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學習能力、研究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從行業發展趨勢、崗位業務水平、知識更新要求出發開展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技能、新知識和新信息為主的專項繼續教育,重點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進行補充、更新、拓展、提高,從而提升能力。
(三)主要方式:繼續教育要遵循以市場為導向,政府調控、社會服務、行業指導、單位自主、個人自覺參與的方針,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要在統一規劃、分級管理、分類實施的基礎上,大力整合各種繼續教育資源,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各種現代繼續教育手段,以對口培訓、跟班學習、專項培訓、出國(境)培訓、專家指導、學術交流、網絡遠程教育等多種方式開展繼續教育,提高繼續教育的效率與質量。
(四)時間要求:專業技術人員平均每年脫產或者半脫產接受繼續教育的累計時間,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72學時,初級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40學時。單位實行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聘任制的,繼續教育的實施周期與職務聘任周期一致。一周期內學習時間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繼續教育工作體系。
在現有工作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和完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以政府人事部門主管,各業務主管部門實施業務指導,各用人單位有相應機構和專職人員負責,以繼續教育基地等各類施教機構為依托的工作體系。建立統一規劃、分級管理、分類實施的管理機制,實現政府主導與行業自律良性互動,形成合力,推動繼續教育工作的開展。
市人事局是全市繼續教育工作主管部門,負責對全市繼續教育工作的統一規劃、政策協調、業務指導、組織實施和管理監督。各縣區人事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繼續教育的規劃、組織、協調和實施,并加強質量評估和監督檢查。
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和各行業組織在同級政府人事部門的指導下,負責本部門、本行業繼續教育的計劃、管理和組織實施。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是繼續教育的主體,要根據《條例》結合實際確定繼續教育的計劃和內容;保證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時間、經費和其他條件;檢查、考核本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的情況。
(二)健全和完善繼續教育制度體系
1.建立和完善繼續教育申報和備案制度。繼續教育公共科目由市人事局確定并組織各縣區、各行業以及各基地實施。專業知識培訓(專項繼續教育)以行業主管部門和各基地為主,共同負責組織實施。各繼續教育基地在實施培訓前,應及時將培訓計劃報同級政府人事部門備案。每期培訓班結束后,應及時將學員名冊、學習成績和學時完成情況等內容報同級政府人事部門備案,以便核查和驗證。
2.完善規范繼續教育證書登記簽證、驗證制度。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后,負責施教的繼續教育基地、主辦部門應及時審核其培訓情況、考核結果,并在《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上登記、簽證。一個繼續教育周期或年度結束時,由同級政府人事部門對登記、簽證情況進行審核驗證。未經政府人事部門認可,任何部門舉辦的專業培訓和公共科目培訓,均不能在繼續教育證書上登記、簽證。
3.建立繼續教育的約束與考核制度。專業技術人員完成繼續教育任務情況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和專業技術資格認定、職務晉升、崗位聘任的重要依據。凡在任期內未完成繼續教育任務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得晉升專業技術職務。凡申報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聘任周期內公共科目培訓的累計學時不得少于總學時的三分之一。
4.建立繼續教育質量評估制度。研究制定繼續教育質量評估標準,確定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運用現代化評估方法和手段,促進繼續教育培訓質量的提高。完善繼續教育基地管理辦法,加強質量監督和評估,實行動態管理、優勝劣汰。凡達不到質量要求的,由評估認定機構依法取消繼續教育基地資格。市級繼續教育基地由市人事局評估認定;縣(區)級的繼續教育基地,由縣(區)政府人事部門評估認定,并報市人事局備案。凡經評估認定的由評估認定機構頒發證書并掛牌。
5.建立繼續教育工作統計制度。對繼續教育人數、時間、內容、辦班種類、形式和經費等基本情況實行年報制度,并根據需要,進行隨機統計和抽樣統計。
6.建立繼續教育工作獎勵制度。對認真貫徹實施《條例》、在繼續教育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在實際工作中運用繼續教育獲取的知識、技能做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表彰和獎勵。
7.建立繼續教育收費管理制度。各縣區、各行業應保證繼續教育正常的工作經費,未經批準,不得擅自收取費用,也不得攤派或轉嫁負擔。凡需要收費的各類培訓,必須按有關規定到物價部門辦理收費許可,并在規定的標準范圍收取費用。
(三)健全和完善繼續教育服務體系。
1.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各部門要從實施人才強市戰略高度,把繼續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切實加大投入,解決存在問題,抓好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各用人單位要把繼續教育作為提升本單位人才競爭力的關鍵切實抓緊抓好,樹立繼續教育是最具效益生產性投資的理念,高度重視搞好本單位繼續教育工作。要充分發揮行業和部門的作用,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繼續教育真正成為專業技術人員提高技能和素質的重要途徑,為專業技術人員的全面發展提供服務。
2.加強繼續教育基地建設。依托各類院校、科研機構、社會團體設立的培訓機構和其他有條件的培訓機構,發揮其師資、設備等教學資源優勢,建立繼續教育基地。鼓勵各繼續教育基地不斷壯大實力,形成各自的重點和特色,在不同的行業領域合理分布。
3.建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按照專兼職結合、以兼職為主的原則,聘請專業領域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較強教學能力的專家或具有高中級職稱的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并完善管理制度。各縣區、各行業要逐步建立繼續教育師資庫,努力建成一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為全市的繼續教育實現更大的師資共享。
4.切實保障《條例》落到實處。各縣區、各部門以及廣大專業技術人員要深入學習、認真執行《條例》,切實做到依法辦事。各縣區要加強領導,做好《條例》配套政策的清理和修訂工作。各繼續教育基地要對照《條例》進行自查,糾正存在問題,依法開展繼續教育活動。各級領導要把繼續教育作為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的基本措施之一,實行目標管理。政府人事部門要在同級人大常委會的監督下,定期對《條例》的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各行業主管部門和用人單位要按照《條例》要求,制定具體實施辦法,認真落實并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