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數據服務> 統計公報

            2016年東海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時間:2017-03-22 10:12:00
            • 來源:市統計局
            • 閱讀次數:
            • 字體:[ ]

            2016年,在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下需要面對多項艱巨的改革發展任務,東海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總體要求開展工作,圍繞“深化改革創新、建設幸福東海”發展目標,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縣域經濟穩步發展,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社會事業取得進步,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綜 合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初步核算,全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3.4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7.28億元,增長1.1%;第二產業增加值186.57億元,增長9.5%;第三產業增加值179.58億元,增長9.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44871元,增長7.7%。全社會勞動生產率較快提高,全年平均每位從業人員創造的增加值達到76605元,比上年增加7001元。年內新注冊登記私營企業2570家,新增注冊資本57.47億元,年末實有私營企業11598家,注冊資本280.62億元。新注冊登記個體工商戶7467個,新增注冊資本18.52億元,年末實有個體工商戶37221個,注冊資本62.11億元。產業結構繼續優化。二三產業快速發展,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5.7:44.2:40.1調整為15.5:43.1:41.4。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1.3個百分點。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33.79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9.2%。戰略新興產業產值283.67億元,增長17.2%,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25.7%。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年末城鎮化率達51.23%,比上年提高1.47個百分點。就業形勢保持平穩。年末全縣就業人口56.58萬人,第一產業就業人口18.63萬人,第二產業就業人口17.81萬人,第三產業就業人口20.15萬人。城鎮新增就業1.1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79%。新增轉移農業勞動力8358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500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就業720人。開展創業培訓4620人,引領大學生創業235人,創業帶動就業9600人,扶持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1060人,支持成功自主創業2562人。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8300人,其中城鄉新成長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3052人。

            二、農林牧漁業種植業產量穩中有升。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59.8千公頃,比上年增加0.5千公頃;油料播種面積10.33千公頃,與上年持平;瓜果蔬菜面積34.53千公頃,比上年增加0.2千公頃。雖有不利天氣影響,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14.53萬噸,比上年增加1.62萬噸,其中夏糧45.14萬噸,秋糧69.39萬噸,分別增加0.12和1.5萬噸。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0.31億元,增長7.2%。林牧漁業總體穩定。全年完成造林2.67千公頃,其中成片造林1.47千公頃;建設農田林網7.44千公頃;完成四旁植樹360萬株;森林撫育面積1.93千公頃;森林病蟲害監測率達95%,防治率為80%。生豬和三禽飼養量分別為115.59萬頭和1152.55萬羽,比上年分別增長4.5%和6.9%;生豬和三禽出欄量分別為76.04萬頭和818.71萬羽,分別增長5.6%和8.1%。水產品產量為6.81萬噸,增長5.7%。農業現代化繼續推進。新增高效農業面積5.4千公頃,其中設施農業面積2.8千公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03千公頃,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16.03千公頃。新增農民合作社64家,有391家合作社進入政府優撫名錄。新增家庭農場70家,家庭農場總數達到332家。根據農業基本現代化指標體系測算,全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程度達31.9%,高效設施園藝比重達17.9%,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88.8%,種植業“三品”比重達49.2%,農業信息化覆蓋率達52.8%,農業基本現代化綜合得分80.94分,比上年增加8.63分,進入全省第二區間。

            三、工業和建筑業工業經濟總量繼續增加。年末全縣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93家,比上年增加33家;總資產398.57億元,增長16.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3%。規上工業總產值1105.47億元,增長16.2%,其中輕工業產值415.37億元,增長13.7%;重工業產值690.11億元,增長17.9%;民營企業產值979.45億元,增長17.1%;農村工業產值790.36億元,增長17.4%;外資企業產值124.03億元,增長10%。硅產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新型建材制造業和機械設備制造業四大主導產業進一步擴容,企業個數達343家,工業產值857.7億元,占規模企業比重分別為69.6%和77.6%。其中硅產品加工企業196家,實現工業產值539.53億元,增長18.7%,占規模工業比重為48.8%;食品制造企業64家,實現工業產值146.33億元,增長12.4%,占規模工業比重13.2%;新型建材制造業企業47家,實現工業產值88.57億元,增長15.5%,占規模工業比重8.0%;機械設備制造業企業36家,實現工業產值83.27億元,增長25.0%,占規模工業比重7.5%。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084.69億元,增長16.4%;利稅總額110.37億元,增長8.5%,其中利潤總額71.67億元,增長9.7%。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152.93萬元/人。


            表1規模以上工業分行業產值
            計量單位:萬元
            行業代碼 行業名稱 產值 增長±%
            1000 非金屬礦采選業 227163 13.3 
            1300 農副食品加工業 1337625 12.9 
            1400 食品制造業 48959 8.1 
            1500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91371 13.1 
            1700 紡織業 159934 11.3 
            1800 紡織服裝、服飾業 551069 12.0 
            1900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99103 10.7 
            2000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380303 6.3 
            2200 造紙和紙制品業 11348 46.2 
            2300 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214791 0.9 
            2400 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137031 21.6 
            2600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312271 9.2 
            2900 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70536 11.0 
            3000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4581706 18.5 
            3200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169534 38.8 
            3300 金屬制品業 251160 20.1 
            3400 通用設備制造業 39496 18.6 
            3500 專用設備制造業 319824 30.9 
            3600 汽車制造業 372506 15.7 
            3700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50003 22.6 
            3800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1489681 18.6 
            3900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113176 17.9 
            表2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指標名稱 計量單位 產量 增長%
            小麥粉 641536 12.5 
            大米 945039 -8.9 
            飼料 185903 35.7 
            精制食用植物油 55136 13.0 
            熟肉制品 8983 3.6 
            發酵酒精(折96度,商品量) 千升 106498 -8.9 
            飲料酒 千升 445 14.7 
            無紡布(無紡織物) 23704 20.9 
            服裝 萬件 2618.41 -29.1 
            人造板 立方米 536140 -6.0 
            紙制品 44869.3 14.6 
            化學農藥原藥(折有效成分100%) 1477 12.2 
            稀土磁性材料 6948 1.8 
            水泥 7278066 18.5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133846 24.7 
            水泥混凝土電桿 26848 16.1 
            平板玻璃 重量箱 8119042 -0.1 
            纖維增強塑料制品 2344 28.4 
            石墨及炭素制品 74789 7.4 
            鋁材 7405 16.4 
            礦山專用設備 5501 33.3 
            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 千瓦 1717287 41.6 
            太陽能熱水器 平方米 31908 15.7 
            電光源 萬只 77281 22.0 
            印制電路板 平方米 691271 -0.9 
            發電量 萬千瓦時 10736 5.8 


            建筑業運行基本穩定。年末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44家,比上年減少1家,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84.29億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在省外施工產值13.48億元,增長47.0%;建筑工程產值83.09億元,增長2.5%。全年竣工產值67.42億元,下降1.3%。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從業人員3.5萬人,增長1.5%,其中工程技術人員0.32萬人,下降9.7%。

            四、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增長。全年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30.58億元,比上年增長21.3%,其中:項目投資310.81億元,增長23.8%;工業投資262.87億元,增長20.0%;房地產投資19.77億元,下降8.1%。第一產業投資7.86億元,下降0.2%;第二產業投資262.87億元,增長20.0%;第三產業投資59.86億元,增長31.2%。房地產去庫存明顯。房屋施工面積258.2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其中本年新開工72.42萬平方米,增長116.9%。房屋竣工面積25.36萬平方米,下降61.7%。商品房銷售面積88.42萬平方米,增長38.9%,其中住房銷售83.22萬平方米,增長34.6%。商品房銷售額38.96億元,增長58.6%。待售面積3.76萬平方米,下降78.4%。全年各類商品房批準上市65萬平方米,降低22%;登記銷售110萬平方米,增長6.8%,去庫存45萬平方米。全年商品住宅均價4319元/平方米,增長9%。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消費品市場平穩運行。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5.89億元,比上年增長12.6%。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5.16億元,增長1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0.74億元,增長11.6%。按規模分,限額以上單位實現零售額72.39億元,增長17.7%;限額以下企業及個體實現零售額103.50億元,增長9.3%。按行業分,批發業13.82億元,增長10.4%;零售業140.24億元,增長8.1%;住宿業3.57億元,增長64.8%;餐飲業18.26億元,增長54.8%。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17.3%,飲料類增長17.9%,煙酒類增長25.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9.5%,金銀珠寶類增長19.3%,日用品類增長13.9%,五金、電料類增長1.4%,書報雜志類增長0.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7.9%,中西藥品類增長21.6%,通訊器材類增長14.6%,家具類增長17.9%,石油及制品類增長4.8%,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0.9%,汽車類增長35.7%,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5.6%。網上零售保持較快增長,全縣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網上零售額增長40.5%。對外經貿形勢向好。全年進出口總額4579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4.0%,其中出口總額36835萬美元,增長27.2%;進口總額8959萬美元,增長12.3%。當年合同利用外資項目37個,其中新辦項目30個,增資項目7個,均比上年顯著增多。合同利用外資額13888萬美元,增長129.2%。實際利用外資額9421萬美元,增長38.5%。外派勞務人數1.03萬人,年末境外勞務人數4.1萬人。

            表3進出口總額分類表


            項目名稱 進出口總額(萬美元) #出口總額 #進口總額
            總量 增長% 總量 增長% 總量 增長%
            合計 45794 24.0 36835 27.2 8959 12.3
            外貿企業 7549 57.5 5772 139.9 1777 -25.6
            三資企業 29610 20.8 22925 17.0 6684 36.2
            生產企業 8635 13.2 8137 17.2 498 -27.1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交通運輸基本平穩。全年公路客運量和客運周轉量比上年分別下降3.4%和5%,貨物運輸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增長4.9%和5%。年末全縣公路里程2971公里,其中國道59公里,省道185公里,縣道465公里,鄉道984公里,村道1278公里。農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比重達100%。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103609輛,比上年凈增19708輛,增長23.5%;私人汽車保有量97673輛,比上年凈增32215輛,增長49.2%。郵政電訊業總體平穩。全年郵電通訊業務收入8.1億元,比上年增長9.1%。年末城鄉電話用戶97萬戶,增長0.8%,其中移動電話84.4萬戶,增長5.0%。互聯網接入用戶76萬戶,其中移動網絡用戶占70.9%,增長6.9%;固定寬帶用戶占29.1%,增長12.3%。旅游業發展興起。全年接待國內外旅游人次503.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8%。實現旅游總收入58.2億元,增長17.3%。省級鄉村旅游點11個,國家A級景區7個。本地旅行社比上年增加1個,達到4家。鄉村游、生態游、商務游成為旅游業發展的新亮點

            七、財政和金融財政收支下降明顯。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61億元,同口徑比上年下降44.9%,其中稅收收入18.5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82.2%,比上年低4.4個百分點。分稅種看,增值稅、改征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分別為1.84億元、1.13億元和0.87億元,分別增長93.4%、111.3%和25.4%;營業稅、資源稅、契稅分別為7.74億元、1.34億元和1.60億元,分別下降59.2%、65.8%和65.1%。分征收部門看,國稅收入3.56億元,增長82.9%;地稅收入15.03億元,下降55.2%;財政部門4.02億元,下降27%。全年上劃中央四稅5.36億元,增長19.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8.12億元,下降15.4%,其中公共安全、文化體育與傳媒、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分別為2.85億元、0.58億元和5.93億元,分別增長32.6%、31.8%和13.4%。金融信貸規模擴大。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22.30億元,比年初增加49.03億元,增長17.9%,其中住戶存款214.11億元,比年初增加25.63億元,增長13.6%;非金融企業存款57.21億元,比年初增加9.37億元,增長19.6%;廣義政府存款50.39億元,比年初增加14.52億元,增長40.5%。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317.38億元,比年初增加47.48億元,增長17.6%,其中住戶存款211.98億元,比年初增加25.28億元,增長13.5%;非金融企業存款54.43億元,比年初增加8.17億元,增長17.7%;廣義政府存款50.39億元,比年初增加14.52億元,增長40.5%。各項貸款余額248.71億元,比年初增加38.48億元,增長18.3%,其中住戶貸款161.79億元,比年初增加25.98億元,增長19.1%;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86.93億元,比年初增加12.50億元,增長16.8%。

            八、科技和教育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年末擁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3家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60家,分別比上年增加9家和1家。通過鑒定的科研成果7個,達到省內先進水平的有5個。有11個科技項目列入省及省以上科技發展計劃。全年專利申請954個,獲批專利522個,其中發明專利41個。企業研發投入4.82億元,研發人員3062人,分別增長21.7%和10.9%。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年末擁有各類學校295所,其中高級中學8所,初級中學30所,小學校118所,幼兒園136所。各類學校專任教師14325人,比上年增加492人,其中高級中學教師1592人,增加15人;初級中學教師2920人,增加39人;小學教師6086人,增加594人;幼兒園教師3468人,減少157人。各類學校在校學生23.79萬人,比上年增加9670人,其中高中生1.64萬人,減少1455人;初中生3.61萬人,增加3391人;小學生11.82萬人,增加7212人;幼兒6.24萬人,增加946人。各類學校招收新生6.01萬人,比上年減少3047人,其中高中生0.57萬人,減少297人;初中生1.34萬人,增加1606人;小學生2.10萬人,減少21人;幼兒1.86萬人,減少4272人。各類學校畢業生4.94萬人,比上年增加5014人,其中高中生0.64萬人,減少132人;初中生1.00萬人,增加482人;小學生1.36萬人,增加1660人;幼兒1.77萬人,增加3186人。應屆高中畢業生6426人,考入高等學校5625人,其中考取本科1715人,專科391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8.01%;小學適齡兒童凈入學率和初中學生毛入學率均達100%;高中學生毛入學率97.3%。

            九、醫療衛生和公共文化衛生事業加快發展。年末共有各類衛生機構549個。其中醫院9個,包括4個民營醫院;衛生服務站24個;綜合門診部6個;個人診所67個。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3950張,其中醫院的床位數為2876張,鄉鎮衛生院1074張。衛生機構的職工人數為6310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5280人,執業(助理)醫師1889人,注冊護士1520人。孕產婦死亡率為0,嬰兒死亡率為2.01‰,新生兒出生缺陷率位1.43‰,婚前醫學檢查率為80.36%,農村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77.2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到79.51萬人,參保率為99.8%,人均籌資水平提高到545元,個人繳費標準120元/人,政策補償比為82%,住院實際補償比達55%。縣內報銷比例80%、縣外報銷比例70%。針對重癥精神病、尿毒癥透析等老大難類病癥,新農合給予特殊的90%報銷比例。公共衛生保障有力。開展以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及慢性病管理等為主的12大類45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控制因病致貧返貧。繼續免費為轄區內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體檢率達到70%以上,累計投入體檢經費達4800萬元。免費為農村婦女進行“兩癌”篩查,全年共篩查農村婦女11.79萬人,確診宮頸癌128人,檢出宮頸癌前病變336人,檢出乳腺癌42人。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升。年末有文化館1個,基層文化站19個,組織文藝活動35次。縣圖書館藏書75萬冊,基層文化站藏書22萬冊。放映電影7458場。全年新上演劇目12個,演出263場。公共圖書館發放借書證3.32萬個,總流通1081千人次,藏書量759千冊/件。年末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4.35萬平方米。

            十、城區建設和環境保護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年末城區實有道路371.7公里,路燈19826盞,公共廁所85座,污水處理廠2座,污水處理率達86.2%。全年新通燃氣用戶3500戶,老小區配套改造33個,城區燃氣配套用戶達5.1萬戶。新增機動車停車位3356個,施劃非機動車停放線14270米,增設停車指示牌72個,有效緩解了停車難問題。租用雨潤公司30畝地作為臨時農貿市場使用,將徐海路430個攤點全部歸入市場經營;取締323省道奔牛東側馬路市場,疏導一批至石榴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生態創建成效顯著。建成國家級生態縣,國家級生態鄉鎮19個,國家級生態村2個,省級生態村22個。環境空氣良好天數達標率78.4%,集中式飲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區域環境噪聲和交通噪聲下降,年均值分別為56.3和66.8分貝。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會保障人口規模繼續擴大。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123.45萬人,比上年增長0.5%,其中女性59.12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47.9%,城鎮戶籍人口50.44萬人,戶籍城鎮化率40.9%。全年戶籍申報出生人口15623人,其中申報往年出生人口為8345人。全年申報死亡人口6315人。年末常住人口96.84萬人,其中0-14歲人口20.50萬人,15-64歲人口65.47萬人,16歲及以上人口75.38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16.40萬人,出生率為12.83‰,死亡率為7.55‰,自然增長率為5.28‰。城鎮化水平達到51.23%,比上年提升1.47個百分點。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全縣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8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工資性收入9819元,經營凈收入6361元,財產凈收入1434元,轉移凈收入2515元。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779元,增長7.9%;食品消費占生活消費比重為34.7%;文教娛樂支出占生活消費比重為18.1%。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7391元,增長8.3%,其中工資性收入14964元,經營凈收入6776元,財產凈收入2919元,轉移凈收入2733元。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8633元,增長5.0%;食品消費占生活消費比重為34.5%;文教娛樂支出占生活消費比重為18.1%。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487元,增長9.0%,其中工資性收入5822元,經營凈收入6039元,財產凈收入280元,轉移凈收入2346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194元,增長12.1%;食品消費占生活消費比重為35.0%;文教娛樂占生活消費比重為18.2%。社會保障進一步加強。年內新建公共租賃住房80套,發放租賃補貼40戶。全年發放城鄉低保資金6299萬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370元,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410元,共有13648戶、26254人受益。年末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07萬人,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7.4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53萬人,比上年分別增長2.6%、1.0%和1.4%。農村新型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1.05萬人,參保率近100%。受理勞動爭議案件625件,查處勞動爭議案件185件,比上年分別增長92.9%和15.6%。年末企業和機關事業離退休人員2.82萬人,比上年增長5.8%。領取新型農村養老金人員達到15.9萬人,比上年增長2.2%。政府優撫費用達到4624萬元,比上年增長17.6%。養老床位達到5278張,比上年增長54%。

            注: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以《東海統計年鑒》為準。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国产成人午夜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最新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av中文字幕在线|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高清版 |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今天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人妻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狠狠躁狠狠爱免费视频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无码不卡av东京热毛片|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成在线人AV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