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省級地名文化遺產——青口港
近日,省民政廳、省住建廳等6部門聯(lián)合公布2024年省級地名文化遺產名單,全省共評選出省級地名文化遺產80個,連云港共3個地名入選,今天介紹贛榆區(qū)青口港。
青口港位于連云港市北部贛榆區(qū)青口河下游,東瀕海州灣,地理位置水陸空交通便利,水運往南緊靠連云港,往北可直通山東石臼港和青島港,陸運可通過港區(qū)專用道路與“同三”高速和204國道相通,漁港南距連云港市40公里,北距青島市250公里,距連云港機場僅50公里。2018年度青口中心漁港獲得“全國文明漁港”光榮稱號,2023年經國家農業(yè)農村部復評合格。2021年5月14日,青口漁港入選國家級海洋捕撈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名單(第二批)。
據《贛榆縣志》《贛榆縣青口鎮(zhèn)志》記載,早在南朝泰始年間(467—471年),青口已成為水陸要沖之地,青口港已經形成。明代前期,洪武十四年(1381年),青口港漸成規(guī)模,是蘇北魯南貨物集散地,貨物進出港十分繁忙。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青口鎮(zhèn)經濟日繁榮,青口港成為當時重要的海運港口和漁港。
青口港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按國家中心漁港規(guī)劃設計,總體規(guī)劃從入海口通航閘向上至贛榆縣城區(qū)青口漫水橋,全長6100米,設計過閘噸級為500噸。一期建設國家一級漁港,總投資4920萬元,開挖港池長2050米,改建通航閘一座,建設碼頭兩座(其中碼頭總長660米,干砌石護坡長3440米);二期擴建申報國家中心漁港,總投資約為5000萬元,在一期工程基礎上,新開挖總長2400米的港池,并在兩岸新建碼頭三座,總長1200米,使?jié)O港形成圍繞青口河、朱稽河兩個出入海口,由通榆運河相連成“U”字形港口。此外,青口港即將立項建設內河運輸港和旅游港,充分利用通榆運河連接京杭大運河交通命脈的優(yōu)勢,興建運輸港,并發(fā)揮地處縣城和沿海的優(yōu)勢,在青口漫水橋東側建設旅游碼頭。建成后的青口港將集漁港、運輸港、旅游港三大功能為一體,為促進漁港經濟區(qū)快速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