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榆:“雙十一”,爆單16.7億!
贛榆海鮮 海鮮源頭。這個“雙十一”,贛榆海鮮香飄四海,電商熱潮再創新高。從9月“時令海味賣貨王爭霸賽”的獨占鰲頭,到持續領跑“雙十一”促銷季;從重慶前置倉的開倉布局,到上海國際蟹博會、廣交會、進博會等國際舞臺的頻頻亮相,贛榆電商企業品牌的步伐堅定而迅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雙十一”大促期間(10月20日-11月11日),全區快遞上行量突破1161萬件,電商交易額高達16.7億元,再次刷新歷史紀錄,彰顯了“贛榆海鮮”強大的品牌影響力與市場活力。
在我區的各大電商產業園和物流倉庫,燈火通明、分揀線高速運轉的景象已成為常態,平均每秒鐘就有3-5個包裹,滿載著來自黃海的鮮美,通過快遞網絡發往全國各地。
數據顯示,我區的對蝦、帶魚、海參等核心海鮮產品網上銷售量穩居全國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民爆款”。一位本地電商企業負責人興奮地表示:“我們的直播間現在都是日播,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尤其是生蠔、對蝦和即食海參,開售首日即告罄?!?/p>
“三鏈融合”戰略,鑄就核心競爭力。亮眼數據的背后,是我區前瞻性的產業布局。今年以來,我區積極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冷鏈“三鏈融合”發展戰略,引導傳統海鮮企業積極擁抱電商新時代。通過探索“海鮮直銷+冷鏈配送”等新型物流模式,我區不僅實現了“買全國、賣全國”,更在向“買全球、賣世界”的目標邁進。
智慧冷鏈與“倉網”布局,打通“最后一公里”。為確保每一份海鮮都能以最新鮮的狀態送達消費者手中,我區大力夯實基礎設施。城發智慧冷鏈物流綜合體、區物流產業園等作為區域的電商冷鏈物流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其“海鮮出海第一站”——“產地倉”的核心作用,實現了從源頭到發貨的無縫銜接。
同時,我區持續優化順豐衛星倉的布局,提升本地發貨效率。更具戰略意義的是,以重慶西南前置倉的成功運營為樣板,我區正加速圍繞全國主要海鮮消費市場建設海鮮前置倉網絡。這一舉措將輻射半徑延伸至內陸腹地,極大地縮短了配送時間,降低了物流成本,讓千里之外的消費者也能享受到“朝發夕至”的贛榆滋味。
從深耕本土到布局全國,從傳統銷售到電商賦能,我區正以獨特的“海鮮+電商”模式,書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隨著“賣全球”的版圖拓展,“贛榆海鮮”的品牌影響力正跨越山海,觸及更廣闊的消費群體,這片黃海之濱的熱土,正成為驅動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的強勁引擎。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