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檢企共建點燃“紅色引擎” 打造“全鏈條”知識產權檢察保護新格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灌南縣檢察院知識產權辦案組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通過保護服務窗口前置、保護關口前移,全力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實踐有力證明,只要黨建工作抓得牢,小院也能辦好“精品要案”,也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聚焦重點領域,擰緊“保護鏈”
緊緊圍繞縣內鋼鐵冶金、化工新材料及精細化工、綠色食品、機械電子四大主導產業以及板材家居、紡織服裝兩個特色產業,灌南縣檢察院將黨員骨干力量部署在辦案一線,共辦理侵犯知識產權案件3件35人。灌南縣檢察院聯合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單位建立“中國馳名商標‘湯溝’”品牌保護工作站,加強對本土品牌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相關做法獲評“江蘇省民營企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協同創新實踐典型案例”。
突出檢企共建,暢通“協作鏈”
建立黨支部結對共建制度,與亞新鋼鐵、金灌集團等相關企業簽訂《檢企共建協議書》,通過政治理論聯學、實踐活動聯辦、黨員隊伍聯建,構建共筑組織基礎、共解群眾急難、共謀多方發展的良好格局。建立黨組班子成員聯系重點企業機制,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聽取企業訴求,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法律問題。在園區及企業設立“護企聯系點”,開展分析研判、法律咨詢、快速處置、綜合保護等工作,幫助企業做好風險預警和防控,助力企業依法維護合法權益。
強化履職擔當,完善“服務鏈”
制作《企業常見法律風險防控手冊》,為企業常態化提供“一攬子”法律風險體檢,以“定制式”法治服務回應企業“點單式”法治需求。定期開展企業“法治體檢”活動,精準掌握本轄區知識產權底數,分析知識產權保護現狀、梳理存在問題,圍繞維權證據固定、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商業秘密保護機制等方面幫助企業建章立制,完善內部風險防控。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