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榆:“智慧水利”護安瀾 “一屏管水”潤城鄉
日前,記者走進小塔山水庫管理處調度室,藍色電子屏幕上實時跳動著水庫、河道的水位、流量、水質、閘門狀態等數據,信息一目了然。近年來,我區借助大型水庫現代化管理矩陣建設契機,依托“智慧水利”平臺,全力打造讓群眾滿意的幸福河湖。
“以前全靠人工巡查,現在動動鼠標就能掌握水庫所有水情。”區水利局工程管理科副科長王艷磊介紹,“智慧水利”平臺設有無人機巡查畫面、AI預警提示、管網漏損分析等模塊,能自動采集、實時傳輸和智能分析數據,工作效率提高了60%以上。
該平臺深度融合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整合當地已有的信息化資源,運用信息資源整合、天空地一體化動態感知、智能應用等技術,以構建數字孿生流域為核心,加強水災害防御、河道事務監管、河長制工作管理、水庫大壩安全監管等智能應用,達成水利管理“一網全感知、動態全掌握、業務全協同、態勢全管控”。
目前,該體系接入1個水文站、2個水位站等監測設備,搭配24路庫區監控、28路防溺水攝像頭,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立體監測網絡。無人機每天定時沿6條航線自動巡查,連庫區偏僻角落都能覆蓋,還能自動識別違規釣魚、游泳、水面污染等行為。此外,系統利用數字孿生技術,能模擬暴雨洪水淹沒范圍,預測受災人口和轉移路線,并及時發出預警。
自運行以來,“智慧水利”系統在防汛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2024年7月,我區迎來自1951年有氣象觀測記錄的最大降雨,平均降雨量達367毫米,小塔山水庫上游黑林鎮降雨量高達450毫米,庫區水位兩天內上漲超3米。該系統提前72小時預警,水利部門科學調度,通過4次精準泄洪,累計分洪9000萬立方米,相當于“6個西湖”的水量,成功化解了青口河的防洪壓力。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