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打造群眾“家門口”文明實踐陣地 38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成為村民集聚地
“叛徒甫志高帶領特務竄到鄉(xiāng)下,江姐不幸被捕,關押在渣滓洞里。在獄中,她受盡了折磨,兇殘的敵人把竹簽釘進了她的十指。面對毒刑,她傲然宣告……”日前,在裝飾一新的白塔埠鎮(zhèn)新元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nèi),文化宣講志愿者馮壽繞正向村民和學生們動情講述《紅巖》中的部分篇章。
近期,白塔埠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針對未成年人閱讀思維及習慣的養(yǎng)成,依托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鎮(zhèn)村文化志愿者利用周末時間走村入戶,廣泛開展“大手拉小手”“我是小小故事家”“暢游知識的海洋”等浸潤式親子閱讀活動,以領讀和伴讀的方式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不斷提升基層群眾和廣大青少年主動參與的“趣味”“韻味”和“品味”。
自2020年以來,馮壽繞先后舉辦“英雄白塔埠”“祥璧故事進萬家”“雨花英烈馮菊芬”等主題宣講活動30余場次,教育學生2000余名,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近年來,白塔埠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還組織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等創(chuàng)新宣講形式、增加宣講層次、強化宣講效果,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大力宣傳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把黨的新思想、新政策講到群眾心坎上,弘揚奮勇前行的精神力量,在全鎮(zhèn)營造出“人人可為、時時可為、處處可為”的濃厚氛圍,先后涌現(xiàn)出“中國好人”劉華成、江蘇教育年度人物周振程、“最美港城人”張道謀、“連云港好人”解三英等一大批群眾身邊典型。
白塔埠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取得的實效,只是東海縣38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東海縣按照有陣地、有組織、有制度、有菜單、有特色、有成效的“六有”標準,充分整合陣地資源,先后投入2800余萬元建設和提檔升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著力打造“15分鐘文明實踐圈”,成為居民“N種生活方式”的集聚地。出臺《東海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實施方案》《縣鄉(xiāng)村三級書記任務清單》等6個保障性文件,將文明實踐工作納入縣高質(zhì)量考核之中,建立實施周六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機制,全域推進實踐所站周周有活動,實行“一月一主題、一月一匯總、一月一展示”考核,真正讓實踐“活”起來、文明“熱”起來。
文明,因?qū)嵺`而進步。城市,因文明而溫暖。“火警電話是多少?”“什么東西著火不能用水撲滅”……2023年12月25日下午4時許,牛山街道幸福社區(qū)文明實踐站工作人員楊洋正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將消防知識根植在孩子們的心中。東海縣第二幼兒園距離牛山街道幸福社區(qū)不足100米,面對每日上下學造成的道路交通擁擠現(xiàn)象,該街道文明實踐站創(chuàng)新設立“幸福每一天”志愿服務品牌。每天早上7時30分,工作人員便身著馬甲走進園門口指揮交通疏導車輛。下午4時30分,又免費幫忙托管孩子,幫助一部分無法接孩子的家長解決實際困難。“實踐站的‘四點半課堂’讓我們做家長的心里踏實多了。”在高新區(qū)上班的劉女士談起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滿是夸贊。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東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芳說。去年,該縣還進一步加強對文明實踐項目的培育力度,首次對18個文明實踐項目進行資金扶持,鼓勵社會組織開展更多滿足群眾需求的接地氣、受歡迎的文明實踐項目,讓文明實踐實現(xiàn)“群眾有所呼,文明實踐有所應”。
“在項目資金的扶持下,2023年已舉辦了6期電商培訓班,培養(yǎng)出300多名電商直播,他們每天活躍在東海規(guī)模不等的水晶超市,通過共享直播間,開啟個人創(chuàng)業(yè)和東海水晶的跨國之旅。”受益扶持的“E起晶彩”電商創(chuàng)業(yè)大講堂負責人沈未華說。2023年8月,大學畢業(yè)生張敏敏通過參加三期大講堂,已從過去的直播“小白”到如今擁有2萬粉絲的穩(wěn)定主播。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