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細化治理是一門大學問,更是一個難課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回應群眾關切,提出要“突出宜居韌性智慧,精心打造山海特色公園城市。”其中特別提到要“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強規劃引領,提升建管水平,推動城市環境功能品質再上新臺階。”
如何“繡”出宜居智慧之城?市兩會現場,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紛紛建言獻策,結合實際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
一座城市的魅力,體現在城市環境維護和城市秩序管理的方方面面。市人大代表,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蘇軍認為:“細微之處最見真章,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考驗著城市治理的‘繡花’功夫,練好‘繡花’功夫也助推了城市功能品質的提升。”
蘇軍表示,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對城市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市城管系統將以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為目標,以創建升級“城市管理示范市”為抓手,以“凈化”為基礎,迅速提升環衛水平。進一步細化環境衛生管理標準,加強環衛作業頻次和機械化清掃力度,全面清除衛生死角,不斷壓減道路揚塵。加大環衛設施建設力度,完成全市環境衛生專項規劃編制,建設垃圾轉運處理設施4座,建設精品公廁10座。不斷健全垃圾分類體系,年內新建垃圾分類提質增效小區100個,為宜居城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以“美化”為核心,不斷健全治理體系。加快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二期工程,加大“城管進社區”工作力度,加快市級城管執法力量下沉海州區步伐,完善城市管理網格化管理體系,實施渣土運輸“兩票制”管理,深化違建信息管理平臺運行和互聯互通,著力提升城市運行管理數字化治理能力。以“靚化”為特色,充分彰顯城市魅力。“疏堵結合”開展市容整治,在確保有序可控的同時燃旺城市煙火氣。推進全市戶外廣告設施科學合理布局,店招店牌規范有序。圍繞城市主要道路,統籌提升亮化布局,打造獨具特色的商業街區,以城市顏值蝶變為提升城市魅力增添色彩。
把城市建設得更美好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形象,而且讓市民能在一個宜居宜業的城市中生活,是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市政協委員,市住建局副局長馮龍表示,讓港城成為更多人的“向往之城”不只需要顏值高、氣質好,好看的“面子”背后更有浸潤著幸福感、獲得感的“里子”,積淀著喜人的民生福祉增量。
完善城市綜合功能,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質升級,已成為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馮龍表示,新的一年,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實施一批主城區百姓關注的“斷頭路”打通工程,開展主次干道和人行道整治維修行動,完善城市支路和次干道體系,構建級配合理、暢達有序的主城區交通路網系統。開展完整居住社區設施補短板行動,推進公共服務品質均等化,重點實施江蘇財會職業學院二期工程學生公寓項目、市紅十字中心血站異地裝修改建工程項目等學校、醫院綜合集中項目。統籌城市發展和安全,提升城市安全韌性,加快實施供水廠、污水處理廠、老舊管網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全面彰顯海濱城市獨有魅力。發揮“山海相擁、港城相融”稟賦特色,塑造海濱特色,打造城市綠脈。圍繞彰顯濱海城市特色風貌,建立2024年度市級沿海特色風貌塑造重點實施項目庫。開展歷史文化名城專項評估,充分運用評估成果,切實提高歷史文化保護能力和水平。加快開展城市體檢有機更新。完成2023年城市更新體檢評估報告和“十四五”城市更新行動計劃,為城市運行管理提供決策依據,結合城市體檢報告,劃定城市更新重點片區,建立年度城市更新項目庫。重點實施海州古城塘巷居住類歷史地段城市更新、連云港老街衛民巷特色風貌地段塑造等項目。加快推進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程,改善老舊小區環境品質。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高質量推進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
精細化管理還體現在許多細微之處。“物業管理是人居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抓手。但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物業管理問題成為民生的痛點、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的難點。”市政協委員,連云港聚謙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市工商聯副主席林文曲認為,進一步加強我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推進智慧物業建設,有利于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
林文曲建議,要構建具有連云港特色的小區管理體制。要建立科學物業收費模式和專項維修資金管理機制。要加強對初新開發小區管理。要做大做強智慧化現代化物業管理企業,做好“關鍵小事”,推動和促進物業管理企業提高服務水平。
讓城市更聰明、智慧,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高水平打造智慧城市,著力提升城市運行管理數字化治理能力。”這激發了市政協委員,墟溝海事處連島海巡執法大隊大隊長沈超的思考:“我很關注城市道路智能化建設,希望通過道路雷達、電子警察、智能卡口等前端感知設備,提升對交通系統參與者全天候全周期感知能力,利用智慧感知設備,建立不同的時空分辨率、柵格化的道路運行狀態數據庫、監測數據庫等:通過構建大數據中心,融合交運、交警、城管等多部門數據,提升我市交通數據使用水平。”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