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哥哥姐姐們,今天咱直播間里福利大放送,大家趕緊拍!”昨日,贛榆區海頭鎮海臍村漁民張麗在碼頭直播帶貨。今年以來,贛榆區聚力“黨建+產業聯盟”共建模式,不斷整合優勢資源,打造區域資源“聚能環”,演繹新時代海洋經濟的“七十二變”。
啟動品牌化戰略,海洋食品越來越“高大上”。今年以來,贛榆區開展“贛榆味道”系列產品開發工作,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多個廠家的品牌從小變大,暢銷各大電商平臺。根據梭子蟹、對蝦等贛榆特產及秦山島、徐福故里等贛榆知名地標,由江蘇海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聯合食品學院,對“贛榆味道”海洋食品外包裝進行設計,推出贛榆區整體形象LOGO。針對電商直播的食品更新快的特點,海福特研制出“金湯海鮮面”,漁樂春研制出“海苔餡餅”,愷騏研制出“風味扇貝”等預包裝食品或預制菜,創新食品已經初步成形。“我們公司現在具備年產4萬噸即食干制調味海產品、6萬噸即食鮮制調味海產品、10萬噸冷凍海產品的生產能力,產品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進出口總額超過5000萬美元。”江蘇海福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主管王康介紹。
構建全產業鏈體系,海洋產業集聚效應顯現。“近年來,我們打造了集養殖、捕撈、精深加工、產品流通的全產業體系,產業空間格局基本形成,集聚效應顯現。海洋經濟成為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動能。”贛榆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陳健介紹。通過打造綠色高質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占地1850畝的設施漁業集中區,運營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的紫菜產業園,贛榆區推動漁業養殖由自然狀態向設施養殖轉型、向標準化規范化轉型,成功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同時,加強與江蘇海洋大學合作,充分利用東海水產研究所贛榆實驗基地等平臺技術支撐作用,實現漁業向深遠海全面發展;加快峰疊生態海產品電商服務中心、城發智慧冷鏈綜合體等項目建設,全面提升蘇魯海產品綜合批發市場能級,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海產品電商直播基地,打造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產品流通端越理越順。
建立產業黨建聯盟,打造區域資源“聚能環”。日前,贛榆區海鮮電商(海洋食品)產業黨建聯盟成立,這讓該區海洋食品產業有了組織,使之變得更有凝聚力、競爭力。“聯盟將發揮季度輪值書記單位作用,整合職能部門資源,提高產業發展活力。同時,依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贛榆試驗基地,組建產業發展‘顧問團’,為產業升級發展提供政策指導、技術支撐、品牌外宣等服務。”贛榆區商務局副局長張連培介紹,該聯盟的建立,將充分發揮組織優勢,把更多優勢資源、優質服務融入產業鏈,全面提升贛榆海洋經濟的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