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挑大梁 沖刺決勝”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灌云縣專場
時間:2025年9月9日10:00
地點:灌云縣臨港產業區規劃展示館
主持人: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劉成文
發布人:灌云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陳創,灌云縣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劉先仙,灌云縣工信局黨委書記、局長封其東,灌云縣商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夏云亮,灌云縣臨港產業區黨工委委員、燕尾港鎮鎮長邵冬冬
劉成文: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舉行“勇挑大梁 沖刺決勝”系列新聞發布暨集中采訪活動灌云縣專場新聞發布會。
我們邀請灌云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陳創介紹相關情況,出席發布會的還有:灌云縣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劉先仙;灌云縣工信局黨委書記、局長封其東;灌云縣商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夏云亮;灌云縣臨港產業區黨工委委員、燕尾港鎮鎮長邵冬冬。我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劉成文,本場新聞發布會由我主持。
首先請灌云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陳創為大家介紹灌云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陳創: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與大家見面,介紹灌云的有關情況。首先,我代表灌云縣,向長期以來,關心、關注、支持灌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聞媒體朋友,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灌云因南有大川灌河、北依名山云臺而得名,縣域面積1528.5平方公里,總人口100.3萬,轄12個鎮、1個街道,以及1個省屬農場、1個市屬鹽場。
“十四五”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經受住了疫情沖擊、產業轉型、園區和景區整治等困難考驗,團結帶領全縣人民承壓奮進、砥礪前行、攻堅克難,在灌云大地上書寫敢于斗爭、奮力拼搏、勇爭一流的嶄新篇章。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從2020年的381.6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491.7億元,年均增長6.5%。反映發展質態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應稅銷售收入分別年均增長20.4%、11.8%;工業用電量年均增長32%,今年上半年增長84.4%;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0.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7%,今年上半年增速居全市首位。多次被評選為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向實向好。
(二)產業轉型加速推進。堅定不移實施“工業立縣、產業強縣”核心戰略,獲批省級灌云海洋經濟開發區,全力打造以石化新材料為核心,以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健康食品、紡織(木材加工)和港口物流等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兩大產業園區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舉全縣之力開展安全環保不達標化工企業關閉退出攻堅,騰退土地近萬畝;化工集中區升格為省級化工園區,嘉澳生物航煤、堿業公司搬遷等一批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實現了從小化工圍海到大產業開篇的華麗蝶變。經濟開發區、北部片區、空港片區“一區多園”全面鋪開,一批超50億元項目落地建設,鎮街工業集中區集聚發展,全縣工業經濟能級和韌性增強。高效農業蓬勃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灌云豆丹獲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食用菌參與太空育種,紫蘇、蘆蒿、淺水藕等一批特色品牌農產品紛紛亮相;現代服務新業態不斷涌現,縣域商業商貿設施煥新,主題服飾產業園入選第三批省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增速居全省縣區前列;“兩新”政策落地落實,消費新業態、新場景加速形成,服務業占比提升到53%。
(三)開放動能持續釋放。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加快建設,進口原木監管場地(A類)通過驗收,液體泊位、散貨碼頭基本建成,海河聯運暢通南北?;@區智慧管理平臺、公共管廊、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等臨港園區配套設施建成投用?;ü絿H機場航空口岸擴大開放通過國家驗收。主題服飾產業跨境出海形成特色產業、富民產業。嘉澳生物航煤獲得全國首張出口“白名單”。灌云高水平開放提速加力,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大,越來越好。
(四)發展環境逐步優化。推廣“綜合查一次”改革,推行“拿地即開工”、并聯審批、容缺審批、幫辦代辦等模式,審批服務“一網通辦、一次辦好”,在經開區、海洋開發區設立政務服務分中心,首創鎮街基層“智慧印章”系統,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在全省首家實體化運營縣級合法性審查中心,推動基層單位依法行政、依法用權。建成云海高新技術產業園、江陰科創飛地等創新載體,創成46個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省市瞪羚企業4家,省科學技術獎、市創新聯合體認定取得新突破?!笆奈濉逼陂g灌云高鐵站、花果山國際機場相繼建成投用,港口功能不斷完備,建成3萬噸級、5萬噸級通用泊位4個,G204、G233、S324、S242國省干道改擴建工程竣工,連淮、連宿高速新改擴建加快建設,年底通車運行?!昂j懣砧F河”五通匯流的立體交通體系初步成型。
(五)民生福祉不斷夯實。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近幾年我們解決一大批群眾關心的堵點難點問題,將有限財力更多投向民生領域。教育資源優化配置,云湖實驗小學、伊西九年制、珠江九年制等學校建成投用,新區高中加快建設。高考一本達線突破1000人,“清北”錄取實現突破。醫療衛生水平穩步提升,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參保全覆蓋,合理布局醫療資源,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不斷健全,縣婦幼保健院年底投用。就業幫扶深入推進,今年開展留守婦女勞動技能培訓500人,推動農村勞力“家門口就業、家里面就業”。
社保擴面扎實推進,新增企業養老保險參保3.6萬人。城市更新加快實施,新建口袋公園8個,建成共享新能源充電樁249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新增城市綠地56.6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4.1%,2024年PM2.5平均濃度為34.9微克/立方米,較“十三五”末下降10.5%;國省考斷面水質連續5年全部達到優Ⅲ標準。鄉村振興縱深推進,建成農村生態河道117條789.2公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提高到64.9%,完成改廁11.8萬戶,完成1000余公里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村均從59萬元增長到109.2萬元,增長85.1%。
我們的一切工作目的,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對照群眾期盼,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經濟社會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總量小、產業基礎弱、發展不充分仍是現階段最主要的矛盾;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服務等供給還不均衡;城市功能品質對照宜居生活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對連云港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踏實、扎實、務實的工作作風,不喊空口號,不做表面文章,凝心聚力、善作善為,全力以赴做好“十四五”收官各項工作,全面科學謀劃“十五五”開好局、起好步,推動灌云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是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圍繞石化新材料等六大主導產業,大力實施項目引育攻堅行動,全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深入開展團組招商、基金招商、以商引商,延伸拉長石化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等產業鏈條。搶抓國家“兩重”“兩新”等政策機遇,推動重點行業設備更新、工藝升級,助力本土企業快成長。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實行“一項目、一專班”,推動一批規模體量大、科技含量高、引領產業發展前沿的戰略性項目落地見效。
二是厚植綠色發展新亮點。協同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綠色產業,打造生態園區、零碳園區,推動新能源產業重點向風光儲氫氨醇一體化、綜合能源基地等領域拓展。保護綠色生態,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三是涵養城市品質新底蘊。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讓城鎮環境變好、品質變高、居住舒適。提升鹽河沿岸環境,打造新消費場景,努力建設群眾認可的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加快高品質住宅建設,滿足群眾需求。實施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加快老舊管線改造升級。均衡布建綠地公園“微景觀”,建設一批社區口袋公園。
四是繪就幸福民生新圖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力推動教育教學工作上水平,提高義務教育“過關率”和高中“提優率”。重抓醫療服務質量提升,積極拓展全生命周期的醫療保健服務,建設緊密的縣域醫共體。弘揚“銀齡文化”,建設老年友好型社區。用心用情做好群眾工作,提升各類人員就業率,兜實兜牢困難群眾生活保障,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站在“十四五”與“十五五”的交匯點,灌云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百聞不如一見,誠邀大家多在灌云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灌云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圖景,感受灌云人民艱苦奮斗、奮力拼搏的生動實踐!希望通過你們的妙筆描繪和宣傳報道,讓更多人到灌云休閑度假、投資興業,讓我們一起攜手并進,奮進新時代,共創美好未來!
我先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劉成文:下面歡迎各位記者提問,提問之前請通報自己所在的新聞機構。
記者:我是江蘇廣電總臺記者。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工業經濟是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請介紹一下十四五期間,灌云縣在壯大產業培育重點項目方面取得了哪些顯著成效?
劉成文:這個問題請灌云縣發改委劉先仙主任回答。
劉先仙:感謝媒體關注和提問?!笆奈濉币詠恚h委、縣政府始終不渝地把主攻重大產業項目、集聚壯大工業產業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十四五”以來,我們累計推動146個重點產業項目納入省市重點項目庫,其中2025年實施市級重點產業項目46個,年度計劃投資152.6億元,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全縣工業產值由“十三五”末的89.29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192.77億元,比“十三五”末增長115.9%;2025年預計實現工業產值225億元,比“十三五”末增長152%。在“工業立縣、產業強縣”上實現了精彩蝶變。主要表現在:
一是重點項目建設量質齊升,發展支撐更加堅實。嘉澳生物航煤、恒邦紡織等項目建成投產;恒基鋰電池、蜂巢新能源等項目相繼落地,形成了“簽約、開工、建設、達效”良性循環。全國生物航煤“白名單”出口試點在我縣正式落地,生物航煤產業打通了國際出口通道,連云港嘉澳成為國內首家納入“白名單”制度出口生物航煤的企業,其憑借技術認證與政策支持雙重優勢,躋身全球航空減排的“黃金賽道”。
二是產業集群效應加速顯現,結構層次持續優化?!笆奈濉逼陂g,我們積極應對臨港小化工整治帶來的陣痛,堅持“鍛長板、補短板”,推動產業結構向高端化、集群化邁進,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高端石化、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輕工紡織、健康食品等主導產業體系。在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方面,著重抓好恒基新材料、蜂巢新能源等項目建設,恒基新材料一期計劃年內建成投產,蜂巢新能源項目已開工建設;海工裝備制造產業方面,和利通、五洲船舶等企業抓住市場有利時機,積極擴大生產規模,預計新增產能13萬噸,搶占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先機;主題服飾產業集聚凸顯,瞄準數字經濟“新賽道”,積極打造主題服飾電商集聚區,大力推動產業鏈式發展,帶動5萬余人就業,網絡銷售已占全國份額的60%-70%。
三是特色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園區承載顯著增強。圍繞“三大板塊”發展定位,聚力主攻臨港產業區、經濟開發區、鎮級工業集中區,集中要素夯實發展支撐。依托連云港石化基地拓展區定位,臨港產業區重點圍繞石化產業鏈開展“強鏈、補鏈、延鏈”,推動產業布局從“單點突破”向“集群發展”躍升。嘉澳生物航煤項目投產后,盛貫油脂、華川油脂等配套項目快速落地。經濟開發區形成了以鷹游、恒邦為龍頭的紡織產業集群、以科倫多、紫燕為龍頭的健康食品產業集群和以軌道交通、罡陽軸研為龍頭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鎮級工業集中區立足本地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明晰產業發展定位,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項目,強配套、優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工業集中區壯大工業、做優產業、富民增收的新引擎作用。
下一步,灌云縣發改委將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在抓緊落實好“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同時,科學編制“十五五”規劃,明確灌云“十五五”時期發展戰略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強化要素保障,推動重點項目早投產、早達效,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動能。
我的介紹就到這里,謝謝。
記者:我是新華日報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請問灌云縣如何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劉成文:這個問題請灌云縣工信局封其東局長回答。
封其東:感謝媒體關注和提問。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全縣工作大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奮力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一是實施“騰籠換鳥”,重塑產業格局。牢固樹立“工業立縣、產業強縣”戰略,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力推動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123家不達標化工企業關閉退出,騰出低效工業用地9000余畝。牢牢抓住“徐圩石化產業基地”拓展擴張、“南北結對共建”等機遇,推動臨港產業區獲批省級化工園區,24.36平方公里石化基地拓展區得到省級支持,嘉澳生物航煤、盛邦新材芳綸、堿廠搬遷升級改造等一批重大項目先后建成投產,全縣工業結構轉型升級邁上新臺階。
二是強化“雙輪驅動”,激活創新動能。堅持把壯大實體經濟同發展數字經濟、產業信息化有機結合,大力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建成江蘇省先進級智能工廠2家、四星級上云企業1家、三星級上云企業31家,連云港市智能制造示范車間10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產業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制造流程數字化、產品供給綠色化全方位轉型,構建綠色增長新引擎,建成江蘇省綠色工廠2家。
三是深化“梯度培育”,助推企業成長。注重小微企業培育,壯大規模企業總量,年均凈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家。強化重點企業扶持,鍛造頭部引領力量,實現應稅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36家,其中過5億元企業8家、過10億元企業1家。以專精特新為方向,發展一批創新能力強、專注細分市場、成長型的專精企業,獲批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28家。加快創新載體建設,推動企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獲批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2家、連云港市企業技術中心11家。
下一步,灌云縣工信局將按照“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堅持“擴大總量、提升質量”發展戰略,立足服務企業發展,強化規劃政策引領,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的介紹就到這里,謝謝。
記者:我是連云港廣播電視臺記者。項目建設是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請問灌云縣如何圍繞產業發展開展招商引資和服務企業工作,主要采取了哪些舉措?
劉成文:這個問題請灌云縣商務局夏云亮局長回答。
夏云亮:感謝您的提問?!笆奈濉币詠恚嘣瓶h始終將項目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以產業發展為核心引擎,精準施策推進招商引資,同步優化營商環境、拓展外貿市場,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39個,其中百億級項目2個(嘉澳生物質航空煤油項目、盛邦新材芳綸項目)、50億元項目3個(堿業公司搬遷項目、納米籠硅基材料項目、蜂巢儲能加動力電池項目)、10-50億元項目43個。
一、精準謀劃,錨定方向,筑牢招商“壓艙石”。首先,建強機制,凝聚“頭雁”合力。構建“4+N”產業鏈聯動招商體系,成立縣級主導產業鏈招商領導機構,由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掛帥,分別帶領招商團統籌指導、督促全縣招商工作,形成高位推動、高效協同的工作格局。平均每年赴重點區域及海外開展招商活動200次以上,招引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00個以上。其次,繪制圖譜,實施“鏈式”招商。圍繞“一核五極”六大主導產業,聚焦強鏈補鏈延鏈,篩選“鏈主+頭部+節點”核心企業,編制產業鏈圖譜,為招商工作提供精準指引。“十四五”以來,每年新簽約項目中,高端石化、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健康食品等主導產業鏈項目占比超70%。再次,突出主體,打造“集群”優勢。結合臨港產業區、縣經濟開發區及鎮級工業集中區的產業布局與資源稟賦,構建“二園二鏈”“兩園多鏈”(兩大園區)+“一鎮一品”(鎮街集中區)發展格局,分類推出針對性“項目包”,深化“1+N”區鎮融合招商機制,引導優質要素加速集聚。
二、創新方式,提升專業度,激活招商“新動能”。其一,多元化拓展招商路徑。以商招商:深耕現有企業服務,依托企業商業網絡吸引上下游伙伴落戶,形成“引進一個、帶動一串”的倍增效應。平臺招商:積極參與國家、省、市級經貿洽談會、產業峰會,成功舉辦杭州電子商務招商會、寧波/佛山投資說明會、“創業中華?僑聚灌云”江蘇僑商行等活動,拓寬招商渠道。資本招商:探索與產業基金、投資機構合作,通過基金投資引導優質項目落地,現已簽約過億元項目3個(含10億元以上項目1個);推動恒邦紡織、嘉澳新能源等企業投資主導產業,支持光大環保、花茂等企業擴股增資、轉型升級,累計實際使用外資約2.84億美元。其二,專業化建強招商隊伍。采用“引、育、培”并舉模式,構建梯次化招商團隊,強化產業政策、談判技巧等培訓,充實園區、鎮街、職能部門招商力量,形成“園區為主力、鎮街為主體、部門為主導”的協同機制。其三,精細化優化招商服務。加強全縣域協調配合,主動對接客商需求,提供投資咨詢、審批代理、建設保障、投后服務全流程支持,打造“清親”營商環境。
三、優化環境,強化保障,夯實發展“硬支撐”。一方面,深化改革。推進“一網通辦”“一件事一次辦”,簡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限,推行“拿地即開工”模式,落實“不見面審批”“證照分離”等舉措,最大限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嘉澳生物質航空煤油項目從開工到試生產僅用18個月,刷新“灌云速度”。另一方面,推行“全生命周期”服務。項目簽約后,配備專屬“項目管家”或“代辦員”,提供從公司注冊、項目立項、規劃建設到竣工驗收的全流程無償代辦服務,為項目落地投產保駕護航。
四、拓展外貿,穩進提質,打開開放“新局面”?!笆奈濉币詠?,灌云縣全力拓展外貿市場,落實穩外貿政策,取得顯著成效:連云港嘉澳新能源成為國內首家納入“白名單”的生物航煤出口企業;灌云主題服飾產業園2021年落戶,2023年入選省級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2025年1-7月,全縣進出口總額達3.36億美元,同比增長100.4%,較2024年同期的1.67億美元實現大幅躍升。
下一步,灌云縣將重點拓展RCEP國家市場,培育5家年進出口額超2000萬美元企業,推進跨境電商聯動發展,力爭2025年進出口總額突破6億美元,以對外貿易“穩進提質”為縣域開放發展提供更強支撐。
我的介紹就到這里,謝謝。
記者:我是新華網記者。灌云縣臨港產業區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和排頭兵,請簡要介紹一下,十四五以來,園區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方面,如何走出具有臨港特色的發展路徑的?取得了哪些最突出的成就?
劉成文:這個問題請臨港產業區黨工委委員、燕尾港鎮鎮長邵冬冬回答。
邵冬冬:感謝記者同志的提問?!笆奈濉币詠?,灌云縣臨港產業區堅決貫徹縣委、縣政府“工業立縣、產業強縣”戰略部署,始終錨定“打造萬億級石化產業集群重要板塊”這一發展目標,把大辦工業、搶上項目作為關鍵之舉,辦成了諸多既利當前又謀長遠的關鍵大事。
在產業轉型上,園區強力推進123家不達標化工企業關閉退出,騰退土地一萬余畝,一舉打通“小化工圍?!钡亩嗄旯W?,2023年化工產業園順利通過省級化工園區復核認定。隨著轉型的深化,園區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總產值等經濟指標較“十三五”末實現翻番,今年均有望突破百億。
在發展布局上,園區全面融入連云港石化基地,全力打造10.64平方公里連云港石化基地拓展區,規劃啟動24.36平方公里連云港石化基地拓展區發展儲備區,以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海洋經濟、新能源為主導的“3+N”產業體系全面拉開,形成了“一核三帶多組團”發展模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江蘇灌云海洋經濟開發區成功獲批,我們正依托燕尾港港口一類口岸和海河聯運的獨特優勢,不斷拓寬藍色經濟發展新空間。
在項目招引上,園區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聚焦主導產業,強化產業鏈精準招商。五年來,累計推動74個過億元項目簽約,其中嘉澳生物航煤項目產品順利出海,盛邦新材芳綸項目一期實現量產,連云港堿廠項目順利投產,鉆石木、恒基等項目相繼開工,伊森、華倫化工等一批新項目成功落地。今年園區累計簽約過億元項目23個,簽約投資總額達151.7億元,目前在手在談40個項目正加快簽約進度,將為產業發展再添新動能。
在營商環境上,園區始終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系統推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軟硬件能力提升。四號碼頭、綜合管廊、中水回用等一批關鍵配套工程即將建成投用,將顯著增強對萬億級石化產業集群的服務保障能力。我們持續深化改革,著力打造公平、透明的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讓企業辦事更省心、經營更放心、發展更順心。
“十四五”期間,臨港產業區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蝶變,走出了一條轉型升級、鳳凰涅槃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下一步,臨港產業區將以“沖刺決勝”的姿態,狠抓產業招商、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配套,優化營商環境,用實干實績為灌云高質量發展貢獻臨港力量。
我的介紹就到這里,謝謝。
劉成文:謝謝陳縣長,也謝謝其他4位發布人。今天的提問就到這里,如果記者朋友還有其他問題,會后可以和灌云縣相關部門聯系進行深入采訪。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我們下次再見。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