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疾病防治行動計劃》解讀
一、出臺背景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居民疾病譜的不斷變化,當前仍然面臨著多種疾病威脅并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其中慢性病是嚴重威脅居民健康的一類疾病,全市居民慢性病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比例高達82.2%,艾滋病和結核病仍是嚴重危害居民身體健康的重大傳染病,精神和心理健康問題日漸突出,精神衛生已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2015年6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制定的《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國辦發〔2015〕44號),2017年1月至2月期間,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了《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國辦發〔2017〕12號)、《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動計劃》(國辦發〔2017〕8號)、《“十三五”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國辦發〔2017〕16號)。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意見,2018年1月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印發江蘇省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疾病防治工作規劃的通知》(蘇政辦發〔2018〕3號)。為推進健康連云港建設,結合我市實際,制定連云港市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疾病防治行動計劃。
二、主要依據
1、《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
2、《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國辦發〔2017〕12號)
3、《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動計劃》(國辦發〔2017〕8號)
4、《“十三五”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國辦發〔2017〕16號)
5、《關于印發江蘇省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疾病防治工作規劃的通知》(蘇政辦發〔2018〕3號)
三、主要內容
(一)關于《連云港市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
規劃分別明確了2020年和2025年的總體防治目標,包含了納入政府高質發展的“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這一核心目標,同時設置了16項主要量化指標。規劃突出重點防治措施和重點人群,強化綜合防治,提出了三個方面的防治策略。一是突出慢性病防治重點舉措。重點圍繞完善監測評估體系、促進慢性病早期發現、開展人群健康干預、落實分級診療制度、開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推廣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推動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新發展7個方面,精準落實防治措施。二是完善慢性病防治管理體系。健全防治服務網絡,推動體醫結合、醫養融合發展。完善專業隊伍,推動慢性病學科和機構建設,提升防治服務能力。引入社會力量,推動健康服務業健康發展。三是構建慢性病防治支持環境。多措并舉,推進建設有利于健康的生產生活環境,打造優良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險、醫療救助、藥品保障等政策環境。
(二)關于《連云港市艾滋病防治行動計劃(2018-2020年)》
行動計劃立足我市艾滋病疫情現狀,明確了宣傳教育、綜合干預、監測檢測、救治管理4個方面的目標任務,并提出了5項行動計劃。一是監測檢測促進行動。進一步健全艾滋病檢測網絡,擴大檢測范圍,加強疫情監測和分析研判,及時掌握疫情動態。二是綜合干預推廣行動。從艾滋病的三條傳播途徑入手,重點在預防控制性傳播、吸毒傳播、母嬰傳播、血液傳播4個方面,形成部門防治合力。三是關懷救治保障行動。規范診療救治,保證感染者和病人及時接受抗病毒治療,提升感染者和病人隨訪管理質量,提高醫療保障和醫療救治水平。四是防治知識宣傳普及行動。在做好公眾宣傳教育的基礎上,強化重點人群和高危人群宣傳教育,加強對感染者和病人的警示教育。五是社會組織引導培育行動。積極培育社會組織力量,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在易感染艾滋病危險行為人群干預、感染者和病人隨訪服務、關懷救助等領域開展工作。
(三)關于《連云港市結核病防治行動計劃(2018-2020年)》
結核病目前仍為甲乙類傳染病中發病率較高的傳染病。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之前,通過實施6大行動計劃,將全市肺結核發病率控制在35/10萬以下。一是防治能力提升行動。提高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診療能力。各地加強專業人才引進,落實傳染病防治人員衛生防疫津貼政策,穩定防治隊伍。二是患者篩查發現行動。在做好因癥就診者篩查的基礎上,對肺結核密切接觸者、65歲以上老人、糖尿病患者、耐多藥患者等重點人群進行主動篩查,不斷提高病原學陽性率。三是規范化診療促進行動。依托深化醫改,開展分級診療綜合防治試點工作,強化質量控制,規范診療行為,提升耐多藥患者治療管理水平。四是患者管理質量提升行動。推進患者轉診、追蹤、治療、管理全程無縫銜接。依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信息化手段,提高患者管理質量和效率。五是醫療保障水平提升行動。將結核病納入門診特殊病種,合理擴大抗結核藥品和檢查目錄范圍,提高醫療費用報銷比例,落實患者關懷救助措施,進一步減輕患者負擔。六是重點人群防控攻堅行動。重點針對流動人口、學校師生、監管人員、艾滋病感染者等重點人群,落實針對性的防治措施,降低重點人群發病率。
(四)關于《連云港市精神衛生綜合行動計劃(2018-2020年)》
精神障礙患者既需要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也需要社會綜合管理服務。行動計劃圍繞我市精神衛生工作短板和薄弱環節,在綜合管理機制、服務網絡體系、人才隊伍建設、康復救治管理、改善社會氛圍5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目標要求,并明確了5項行動計劃。一是防治能力提升行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精神衛生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按標準引進和配置精神衛生專業人員,逐步緩解精神衛生人員短缺的瓶頸問題。多措并舉,穩定精神衛生專業隊伍。二是嚴重精神障礙救治救助推進行動。在保護好患者隱私的前提下,全方位、多部門、多渠道地開展患者日常發現登記和發病報告。進一步提高患者醫療保障和救助水平。三是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推動各部門、各行業完善心理健康服務網絡。組建心理危機干預隊伍,夯實心理健康工作基礎。做好老年人、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四是常見精神障礙防治水平提升行動。著力提高醫務人員對精神障礙患者的早期發現和識別能力,提高診療服務水平。推動精神衛生信息系統與區域健康信息平臺互聯互通,提高數據的分析利用水平。五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普及行動。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針對特殊人群和特殊病種,規范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項疾病防治規劃和行動計劃均對重點防治任務明確了責任主體,并從強化政府組織領導、落實部門責任、加強經費保障等方面明確了保障措施,保障規劃(行動計劃)能夠有效實施,如期實現防治目標。
四、保障措施
為保障《連云港市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疾病防治行動計劃目標的實現,要求加強組織領導,推動地方落實政府主體責任;明確部門職責,加強各部門分工協作,落實經費保障和工作保障。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對本地慢性病、結核病等疾病防治工作情況的監督檢查,市有關部門將按照行動計劃要求組織開展終期評估。
關聯閱讀:《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云港市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疾病防治文件的通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