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供銷合作總社新聞發布會
時間:2017年12月8日下午3點
地點:“連云港發布”新聞發布廳
主持人:市供銷總社黨委委員、理事會副主任徐同道
發布人:市供銷總社財會審計處處長李萬廷,市供銷總社政治處主任吳冬榮
發布議題:市供銷總社深化綜合改革成績、重要舉措等

徐同道: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連云港市供銷合作總社新聞發布會,我是市供銷總社黨委委員、理事會副主任徐同道,今天的新聞發布會由我主持。
下面,我介紹一下參加發布會的人員,我旁邊這位是市供銷總社財會審計處處長李萬廷,這位是市供銷總社政治處主任吳冬榮。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連云港日報、蒼梧晚報、連云港發布、連云港電視臺,感謝你們的到來。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主要是對市供銷總社近年來深化綜合改革所取得的成績、下一步在深化綜合改革、農業社會化服務等重要舉措及中央“新網工程”項目申報政策變化等情況進行通報。

徐同道:首先由我來對市供銷總社近年來深化綜合改革所取得的成績進行通報。
近年來,市供銷總社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及省總社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大局,創新發展方式,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是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不斷深化。今年以來,市供銷總社繼續貫徹落實《中共連云港市委 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全面落實各項改革措施,重點領域改革全面深入??h、區黨委政府都出臺文件,明確將供銷社基層社恢復重建、農資直供專營店建設和社會化服務等主要涉農工作列入農業現代化規劃和年度目標考核,成立工作機構,制定改革方案,強化督促落實。目前,海州區、贛榆區、連云區委區政府已出臺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
二是為農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大力發展以農田托管為中心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放心農資誠信體系建設步伐,以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建設為抓手,完善“基地+加工+銷售”產業鏈,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上水平。
三是基層組織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高標準推進基層社改造,扎實推進農村綜合服務社提檔升級,全方位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為農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截至目前,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共有基層社105個,領辦、創辦專業合作社1152個,農村綜合服務社1630個,農田托管總面積35萬畝,發展農資直供專營店410個;全系統共有社有企業30個,其中:全資企業22個,參股企業8個,資產總額達9.65億元。
徐同道:下面,歡迎記者朋友們提問。
記者:請問,下一步市供銷總社在綜合改革方面將采取哪些舉措?
徐同道:下面由市供銷總社政治處主任吳冬榮來解答剛剛這位記者提的問題。

吳冬榮:下一步,市供銷總社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以服務三農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提高為農服務質量和水平。
一是從政策層面全力推進綜合改革。要統籌兼顧,全面推進,切實保障綜合改革文件精神落地見效。要因地制宜,不斷豐富綜合改革內容,精心打造一批亮點工程,開展一些特色工作。要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做好綜合改革各項工作。
二是從措施層面全力推進綜合改革重點工作。要加快基層組織體系建設步伐,統籌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提升“帶動力”;要加快省定經濟薄弱村農綜社提檔升級步伐,提升“服務力”;要堅定不移推進“三體兩強”示范基層社創建,提升“影響力”;要實現省定經濟薄弱村電商服務站建設全覆蓋,提升“輻射力”。通過努力,把我市供銷合作社系統打造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骨干力量、農村現代流通的中堅力量、農民專業合作的帶動力量。
三是切實解決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雖然供銷社綜合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縣區社的人員年齡結構、身份認定問題以及各縣區供銷社的改制遺留問題還未能得到妥善解決等,嚴重制約了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下一步將在這些方面加大力度,也希望相關部門給予配合,切實為供銷社綜合改革營造良好氛圍。
記者:農業社會化服務是供銷社服務三農的重點工作,請問,市供銷總社下一步在這方面將采取哪些舉措?
徐同道:下面由市供銷總社政治處主任吳冬榮來解答剛剛這位記者提的問題。
吳冬榮:下一步,市供銷合作總社將繼續高舉為農服務的大旗,以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和提升農村現代流通服務功能為抓手,大力發展以農田托管為重點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探索為農服務新路徑,不斷提高為農服務質量和水平。
一是全面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重點打造一批以農田托管、測土施肥、無人機施藥等綜合性服務的專業化組織,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戶提供專業化、系列化、集約化服務。
積極領辦創辦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綜合體,打造“規?;狈铡0凑铡肮╀N社牽頭、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參與”的利益聯結模式,指導有條件的供銷合作社牽頭或參與興辦一批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綜合體。
二是全面提升農村現代流通服務功能。積極構建農村電商運營體系,進一步推進省定經濟薄弱村電商服務站建設,通過電商服務站建設引領帶動特色產業發展、農產品銷售和農民創業致富。繼續推進縣區電商主體與全國“供銷e家”以及省總社“地平線”的對接,推動農村電商發展。
記者:中央“新網工程”項目申報政策有哪些變化?
徐同道:下面由市供銷總社財會審計處處長李萬廷來解答剛剛這位記者提的問題。

李萬廷:根據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供銷廳字[2017]41號《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辦公廳關于轉發中國供銷集團2017年度“新網工程”專項資金實施方案等文件的通知》和供銷廳字[2017]42號《2017年度“新網工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有關精神,“新網工程”申報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變化:
一、專項資金的扶持方式發生了變化
以前專項資金扶持方式主要采取的是財政補助、以獎代補和貸款貼息等三種方式,現在改為股權投資的方式。
二、投資方向發生了變化
以前投資的方向主要是農業生產資料經營網絡、農副產品購銷網絡、日用消費品經營網絡、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網絡等四大網絡?,F在的投資方向主要有三大方向:一是農村電子商務惠農工程項目,二是土地流轉及后續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三是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項目。
三、職責分工發生了變化
以前是項目單位直接向供銷合作總社申報,而現在是由項目單位向中國供銷集團公司進行申報。中國供銷集團公司作為投資主體,主要負責項目征集、盡職調查、審計評估、投資談判、投資決策和跟蹤監管;總社主要負責監督考核和績效評價;而項目單位主要負責項目填報、項目實施、項目決算、項目運營、績效自評,并對項目的真實性負責。
四、專項資金的使用與管理發生了變化
以前專項資金是直接由財政部門撥付給項目單位,資金的使用由項目單位自行支配,而現在專項資金實行的是專戶管理和支付審核機制,支付時實行的是前置審核,動用每一筆款項都要進行申請,經批準后方可使用。特別強調專項資金一定要落實到具體項目之中,不得用于征地拆遷、人員經費等經常性開支及提取工作經費,嚴禁用于非實體經濟的金融投資等領域,充分體現“專款專用”的原則。
徐同道: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